探讨直肠指力刺激法用于防治腰椎手术后腹胀的护理效果

2019-12-03 00:36杨选花周海婷东莞市企石医院骨科广东东莞523500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直肠腰椎护理人员

杨选花 陈 丽 周海婷( 东莞市企石医院骨科 , 广东 东莞 523500 )

对于腰椎骨折患者而言,手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治疗手段,但其引起的术后并发症也较为普遍,腹胀便是其中典型的一种[1-2]。腰椎术后腹胀的患者通常面临着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的问题,轻则食欲下降、腹胀、腹痛,重则可引起心肌梗死等,十分不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对此,临床上常通过合理的护理方式来尽可能地降低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的腹胀发生率,以促进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升。目前来看,临床上常用于这一情况的护理手段通常为腹部按摩、饮食控制等,但往往收效有限,需要辅以其他手段加强疗效[3-4]。现探究本院2015年8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30例腰椎手术术后的患者采用2种不同护理措施展开了分析研究,现将取得的研究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病例筛选的时间范围为2015年8月-2018年2月,随机抽选此期间于我院实施腰椎骨折手术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护理方式的不同进行组别划分。实施常规肠道护理的15例为对照组,本组患者中,男女人数比例为9:6;平均年龄为(58.76±8.29)岁将同时实施直肠指力刺激护理的15例为观察组,男女比例8:7,平均年龄(57.90±9.21)岁;共4例椎间盘镜下行髓核摘除术,26例椎棒内固定术。经比较,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式等组间资料均无明显差异,且经排查,无肠道器质性病变,具有可比性(P>0.05)。

2 护理方法:对照组:行常规肠道护理。本组患者均于术后接受常规肠道护理,主要护理内容包括饮食指导、腹部按摩等,如情况仍无好转,则由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遵医嘱用药进行处理。观察组:实施直肠指力刺激护理。本组患者均在常规肠道护理基础上另外采用直肠指力刺激法进行护理,具体护理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健康教育。护理人员主动告知患者术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如不要忽视便意,及时排便等,同时指导患者正确的床上排便,以帮助患者及时排便;(2)饮食指导。术后第1天,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仅可食用便于消化的流食,第2天可开始加入清淡的正常饮食,避免过度油腻,确保每天饮水量达到1500ml以上,多食用水果、蔬菜等助消化食物,并于晨间适当饮用温开水;(3)按摩护理。为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以及排便进程加快,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可于每天3餐过后的30分钟从右到左顺时针方向进行的腹部按摩,于患者腹部右下处取一点,将双手无名指、食指、中指放置上方,以肠部走行方向为基准进行环形按摩,具体方向主要为升结肠至横结肠,降结肠至乙状结,将发力点集中在掌根及大鱼际,每次按摩时间约控制在10-15分钟左右即可;(4)直肠指力刺激护理。患者术后第1天起,护理人员即可对患者实施直肠指力刺激。首先,做好清洁工作后,护理人员戴上手套,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指导患者以左侧卧位,如果术后第1天可以让患者平卧位屈膝接受护理,随后用石蜡油润滑食指,指导患者张嘴呼吸缓缓向患者肛门内插入,以顺时针为方向,用指腹的力量对患者的直肠肠壁进行按摩,每轮约进行20-30秒左右,一轮结束后抽出食指,间隔5秒左右,再重新插入,如此循环往复,以患者实际承受能力为基准,共进行5轮左右的直肠刺激。

3 观察指标:(1)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腹胀时间,以及第1次排便所需时间,并作为相关指标进行比较。(2)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的便秘发生率。并作为相关指标进行比较。便秘评定标准为:术后3天内患者无法自行排便,或排便极为困难且性状干结,排便过程较痛苦。

5 结果

5.1 2组患者经护理后的腹胀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腹胀时间为(15.78±5.34)小时;平均首次排便时间为(16.81±3.69)分钟;对照组患者经护理后,腹胀时间为(25.44±6.35)小时;平均首次排便时间为(31.47±4.07)分钟。2组相比,观察组的腹胀时间明显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2组患者经护理后的腹胀时间比较

注:2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

5.2 2组患者经护理后的便秘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便秘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患者经护理后,便秘发生率为46.67%。2组相比,观察组的便秘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2组患者经护理后的便秘发生率比较(n,%)

注:2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

讨 论

腰椎骨折多由受到外力作用形成,可对患者身心健康及活动能力构成不同程度的严重伤害,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但经手术治疗后,患者极易出现腹胀、便秘等相关并发症,在没有得到及时处理与缓解的情况下,极易对患者的康复进程造成不利影响[6-7]。因此,如何针对腰椎手术后便秘频发的问题进行改善,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问题。笔者特结合我院相关病例,对腰椎手术后便秘高发的原因作出了探究,现概述如下:(1)手术过程中,患者极易受到麻醉药物影响,对排便中枢形成一定抑制作用,导致排便反射程度出现不同程度减弱;(2)术后需要卧床躺卧,饮食结构出现改变,种种因素加诸之下,患者肠道功能极易呈紊乱状态,肠蠕动强度随之减弱,加重了排便困难程度;(3)术后麻醉药效消退后,患者感知逐渐恢复,痛觉逐渐变强,在移动过程容易对伤口形成牵扯,加入椎体损伤的影响,腹膜后壁形成不同程度的血肿,可对交感神经形成一定刺激,不利于患者顺利排便[8-9]。对此,临床上通常采用饮食指导、腹部按摩等方式来促使患者顺利排便,以降低患者的便秘发生率。从上述2种方法的原理来看,合理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有助于使患者摄入足量纤维素及水分,从而对体内粪便形成一定软化作用,再通过手法正确的按摩操作来促使肠蠕动强度增大,使患者更容易出现排便反射,刺激患者排便。

上述2种方法虽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缓解排便困难情况,但由于仍然缺乏相应的刺激手段,成效往往相对有限。因此,近年来,手指刺激直肠的护理方式逐渐在临床上得到普及推广,部分学者纷纷对这一方式的实际效果展开了分析研究。从这一方式的应用原理来看,其主要是通过将手法信号转化为粪便对于患者直肠壁的刺激作用,使直肠肠壁的末梢神经更为活跃,从而促使迷走神经处于兴奋状态,由此实现平滑肌收缩功能的恢复,加快患者胃肠蠕动速度,加大患者便意。这一方法的实施主要立足于护理人员专业规律的手法,通过指力的发散,使低级排便中枢逐渐形成,甚至可对患者直肠功能的重建产生一定的重建意义,有助于排便障碍的清除。临床研究表明,通过直肠指力刺激法的应用,患者的首次排便间隔时间及排便所需时间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缩短,对于患者便秘发生率的降低也具有重要意义[10]。本次研究取得的结果也对这一观点进行了论证。本次研究中,实施直肠指力刺激法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术后腹胀时间为(15.78±5.34)小时;平均首次排便时间为(16.81±3.69)分钟;便秘发生率为13.33%,以上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的便秘防治情况明显更优,2组患者术后取得的护理效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述,对行腰椎骨折术的患者实施直肠指力刺激法,有助于针对术后便秘情况进行防治,对于护理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可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直肠腰椎护理人员
便血建议做直肠指检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经会阴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CT及MRI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
腰椎滑脱可以靠按摩恢复吗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