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评价

2019-12-03 00:36山东临沂市临沭县妇幼保健院手术室山东临沭276700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无菌骨科手术室

徐 艳( 山东临沂市临沭县妇幼保健院手术室 , 山东 临沭 276700 )

骨科无菌手术患者易出现手术切口感染情况,为保障患者治疗效果,需采取积极的临床护理干预[1]。而在常规护理措施同时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骨科无菌手术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率,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骨科无菌手术患者88例进行研究。所选取病患对于本次研究内容均有所了解,且同意配合参与。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对照组44例手术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5:19,患者年龄在20岁-58岁间,年龄均值为(39.54±7.54)岁;观察组44例手术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4:20,患者年龄在21岁-57岁间,年龄均值为(39.46±7.31)岁。对比2组骨科无菌手术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可知,无显著差异(P>0.05)。

2 方法:对照组、观察组2组手术患者均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即术前生命体征监测、心理疏导,术后健康教育、功能康复锻炼等。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主要护理措施为:(1)术前。①在了解患者生命体征及疾病情况后,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全面评估,进而更好进行手术准备。②强化病房巡视,同时根据患者疾病情况进行对应皮肤清理、消毒。③强化心理疏导及健康宣教。耐心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引导患者以积极心态配合临床工作,同时,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讲解以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④准备好手术所需器械,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消毒、灭菌处理。(2)术中。①手术开始前对患者皮肤及手术切口周围皮肤进行消毒,手术相关人员做好消毒防护工作以避免手术切口感染。②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观察,若出现异常需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3)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同时指导患者取正确体位以避免拉扯伤口而引发感染。

3 评价指标:记录2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并进行对比。同时采取问卷形式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及护理满意度情况,问卷均行百分制。患者焦虑、抑郁评分越高则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护理满意度评分越高则满意度越高。

5 结果

5.1 2组手术切口感染情况比较:经记录、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6.82%(3/44),显著低于对照组27.27%(12/44),差异显著,P<0.05。

5.2 2组临床指标结果对比:经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细结果数据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指标结果对比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讨 论

临床治疗骨科疾病多采取手术方式,其中骨科无菌手术为修复、重建手术,一般需要植入内固定物,因此易引发手术切口感染,进而影响手术效果及术后修复情况。为此需积极采取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以减少或避免手术切口感染,提升整体护理效果[2]。

相较于常规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行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护理效果,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3]。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对骨科无菌手术患者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术前强化病情监控及健康宣教,并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密切对患者进行观测;术后则为患者提供舒适环境以及伤口护理指导[4]。手术室护理干预更为全面、整体的改善骨科无菌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价值显著[5]。

结合本文结果数据可知,观察组44例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为6.82%,住院时间为(5.06±2.17)天,焦虑评分为(34.57±4.51)分,抑郁评分为(33.25±4.18)分,临床护理满意度评分为(72.14±4.16)分,以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综上,对骨科无菌手术患者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情况,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无菌骨科手术室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数字骨科”专题文章导读
现代骨科“三新”之光——快速康复外科、现代数字骨科、冲击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追溯系统在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扇形折叠法”治疗巾在“三巾”无菌盘中的改良应用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这7个动作骨科专家从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