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促使果业优化升级

2019-12-04 17:11叶春祥
北方果树 2019年4期
关键词:果业果树水果

叶春祥

(辽宁省绥中县果蚕局,辽宁绥中125200)

绥中县地处辽宁省西南端,东邻兴城市,北靠建昌县,南临渤海,西连河北省青龙、抚宁、山海关,为“关外第一县”。 全境东西长60 km,南北宽46 km,土地面积2 765 km2。西北部为山区,由西向东中间为低山丘陵,东南及沿海为平原岗地,地貌为“六山一水三分田”。 绥中县现有苹果、梨、桃、李、杏、山楂、葡萄等果树10 多个树种,200 多个品种,以苹果和梨为主。全县25 个乡镇,有19 个乡镇规模栽植果树。2016 年大台山果树农场和前所果树农场划归绥中县,2018 年,全县果树面积5.47万hm2,产量108 万t,产值38 亿元左右。果业已成为绥中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绥中县应当充分利用自身土地、 气候等优势自然资源, 做好产业发展的各方面工作,促使果业优化升级。

1 丝足四大优势

1.1 果树种植历史悠久

早自唐代,绥中果树资源就很丰富,落叶果树应有尽有。 果树面积大、产量多,1998 年水果总产量居全省第2 位,跨入全国十强县。 特产‘绥中白梨’闻名于世,香飘海外,出口东南亚和俄罗斯。 果树生产在全县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支柱产业。从20 世纪80 年代至今,果业蓬勃发展,成就辉煌。

1.2 生态环境好

绥中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寒夏热,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无霜期178 d,雨量适中,土壤以棕壤土为主;水果产区天蓝地洁、水清气爽的优势生态环境有利于发展无公害、 绿色和有机果品。 1982 年绥中县被定为辽宁省白梨和‘富士’苹果基地,1986 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苹果商品化生产基地县。2013—2017 年共承建国家标准园8 个, 省级高效精品园13 个。

1.3 果品质量优

绥中所产水果色泽好、肉质细脆、汁液丰富、甜酸适度、风味浓郁、耐贮藏,曾多次在国家和辽宁省优质果鉴评会上获金奖和银奖。 ‘绥中白梨’色泽金黄,外观美丽,皮薄,果肉细脆,汁多,味甜,耐贮藏,曾在2000年辽宁省优质水果评选活动中获特别大奖。

1.4 区位优势

绥中地处关内外咽喉要道,102 线国道、京哈高速、京沈铁路、高速铁路横贯全境,绥青公路和306 线公路贯通西北山区;乡(镇)、村均可通行机动车辆;在高岭镇海域建有绥中港,可供海上运输。 总之,县域水果进入周边重点市场运输便捷、成本低。

2 突出八个重点

绥中果业虽然得到长足发展, 但产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尤其在品牌打造、标准化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与先进市县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坚持走精品果业发展之路,推进果业向精品化、绿色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打造产品高效、绿色安全、特色鲜明的绥中特色果业。 围绕以上思路今后要突出抓好以下八项措施。

2.1 抓产业规划引导

突出区域优势,坚持在优势区抓好规模化种植、标准化发展。 高岭镇以西乡(镇)的优质苹果栽植区发展以‘红富士’为主的优良品种,前卫镇以东至绥中北部3个乡(镇)发展以‘寒富’为主的优势品种;大王庙、明水、秋子沟等西北山区发展优质白梨等优势品种。 突出地域优势,推进品种结构调整。 突出品质优势,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狠抓老果园更新改造,为打造精品果提供支撑。

2.2 抓种苗基地建设

立足绥中,带动周边,服务全省,建立以育苗企业为主体、 果树研究所参与、 果业专家组为依托的产学研、育繁推一体化苗木基地;积极推广矮化砧木大苗繁育。

2.3 抓标准化园区发展

坚持“政府引导、科技支撑、部门支持、群众参与”,按照县(区)66.67 hm2以上、重点乡(镇)33.33 hm2以上、重点村6.67 hm2以上规模建设示范园, 积极申请上级扶持资金,创建国家、省级、市级科技示范园项目;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园在新技术、新品种、新机制、新模式等方面的典型引导作用,推进标准化产业园区建设。

2.4 抓服务能力提升

组织县、乡果树技术推广机构,依托省市产业专家组,加强与大学院校、科研院所合作交流,开展关键技术研究的试验、 示范与推广, 重点在矮化密植栽培技术、种苗繁育、适用型省力化技术和提质增效技术等的应用方面取得新突破,不断健全、完善绥中果树现代产业规程,推进绥中果品良好农业规范认证。 实行技术人员挂钩果园,指导基地,促进“技术进村入园”,实施“科技推广人才培养计划”“乡土人才培养计划”,加快培养一批领军型、科技推广型、示范应用型人才。

2.5 抓经营主体培育

大力引进、培育有实力、有品牌、有市场的水果加工和贮藏等营销企业及包装材料生产等配套企业,培育产业集团,延长产业链条。 发展果业专业合作社,鼓励龙头企业、农村能人、基层站所等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开展相关技术推广、农资供应、病虫害防治、产品销售等配套服务,提高果农组织化程度。 大力扶持种植大户、种植能手发展果树家庭农场。

2.6 抓特色品牌创建

强化果品投入品监管,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研究制订精品苹果,梨等优质品种技术标准,申报注册“绥中苹果”公用品牌,充分发挥“绥中白梨”公用品牌力度, 支持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申报绿色、 有机果品认证,按照绿色、有机果品生产要求,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 指导符合条件的水果生产销售企业参与品牌整合,积极创建驰名商标、名牌产品,聚力打响“绥中苹果”和“绥中白梨”两大水果品牌。

2.7 抓营销方式创新

大力推进实体流通与电商相结合,做到“线上线下互动”“场内场外共推”,完善水果流通骨干网络。 加快构建冷链物流体系, 加快水果主产乡镇交易市场建设,鼓励支持水果营销企业、合作社走出去,在国内大中城市和国外设立绥中水果营销窗口, 创新发展多元化营销模式, 加快推进传统营销方式向现代化营销模式转变。

2.8 抓政策扶持

要在组织领导、产业投入和政策措施上积极推进,每年安排300~500 万元专项资金, 重点支持标准产业基础建设、科技服务、品牌创建、市场开发等主要环节,做到“六有”,即有县级领导主管、有部门分管、有服务机构、有规划引导、有企业和经营主体带动、有科技示范园引领,为果业优化升级创造有利条件。

猜你喜欢
果业果树水果
果树冬季要休眠 易受冻害要注意
果树秋季施肥三要点
果树夏剪有诀窍
山西:运城果品进一步打开香港销路
四月里该吃什么水果
辽宁果业技术装备融合发展研究
邮购光盘
水果篇之Cherry
水果畅想曲
好看更好吃的水果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