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
——以延边大学为例

2019-12-05 01:26朴银姬金学哲
福建茶叶 2019年9期
关键词:交友主观幸福感

朴银姬,金学哲

(延边大学,吉林延边 133000)

如今社会发展飞速,科学技术也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竟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擅变,人类进入情绪负重年代,心理压力日益增加。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群体,祖国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正处在人生最关键的时期,其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近年来有关调查和研究表明,很多学生心理上存在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心理疾患发生率呈一定比例上升。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成才与发展的客观要求。如何使大学生拥有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理是教育界和心理学界共同探讨的课题。其中,大学生的幸福感水平、人际关系成为重要的关注点。目前,我国对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或人际关系的单独研究较多,对于两者相关的研究还较少,特别是民族地区大学生群体的主观幸福感与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展开。

本文对民族地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人际关系进行差异比较,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以期对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提供有意义的研究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对象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延边大学一到四年级本科学生,发放问卷270份,收回249份,有效问卷240份,有效率为96.3%。其中男生124人(52%),女生116人(48%);汉族127人(51%),朝鲜族113人(49.5%);文科生107人(45%),理科生133人(55%);城镇人数134人(56%),农村人数106人(44%)。

1.2 工具

1.2.1 《总体主观幸福感量表》(GWB),系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编制,共18项,得分越高,幸福度越高。本量表六个因子是:对健康的担心(H)、精力(E)、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S)、忧郁或愉快的心境(SH)、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O)、以及松弛与紧张(焦虑)(RT)。国内段建华(1966)对此量表进行了修订,修订后量表单个项目得分与总分的相关在0.48和0.78之间,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为0.56~0.88,内部一致性系数男性为0.91、女性为0.95。重测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

1.2.2 郑日昌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共28项,该量表可分为交谈、交际与交友、待人接物、异性交往、人际关系5个维度,每个维度都由7个陈述性问题组成。被试的得分越高,表明其人际关系困扰程度越严重。该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是0.81,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1.3 统计与分析

用SPSS17.0数据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比较

结果显示:除性别外,民族地区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在民族、文理科、生源地上不存在群体差异。

表1 主观幸福感的性别比较

表1看出,男生在生活的满足和兴趣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

2.2 人际关系的差异比较

结果显示:除民族、文理科外,民族地区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在性别、生源地上存在不同程度差异。

表2 人际关系的性别比较

表2看出,男生在交际与交友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

表3 人际关系的生源地比较

表3看出,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在交际与交友、人际关系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

2.3 主观幸福感与人际关系的相关分析

表4 主观幸福感与人际关系各因子的相关分析

表4看出,除健康的担心这一因子外,主观幸福感各因子与人际关系各因子均存在不同程度相关,其中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因子与接人待物因子不存在显著相关,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因子和交际与交往因子不存在显著相关。

3 讨论与分析

3.1 民族地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人际关系的差异分析

结果表明,男生在生活的满足和兴趣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原因可能是男、女生对生活的中的追求不一样,男生性格较容易得到满足,而女生愿意挑三拣四,不容易得到满足。男生的兴趣较为务实,相对执着,这样就会得到或多或少的成就感,而女生的兴趣多为些许飘渺的东西,时常变换,这样就会有一种前功尽弃的感受。

结果表明,男生在交际与交友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说明男生承受的困扰更多。原因可能是实际生活中,女生关注交际与交友,认为这是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相应对此付出的时间与精力相对较多,体验到美好友情的机会也多,而男生的友情交际较为简单直接,因此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相对较高。

结果表明,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在交际与交友、人际关系上体验到更多的困扰。

究其原因,性格特点、生长环境、成长条件、家长教育方式以及学校人际环境的不同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这一现象。

目前,高校都设有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可依托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激发每位学生关注自我、探索自我、热爱自我,为存在困扰与压力的学生提供专业性的咨询与引导。其中,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定期发布相关讯息,在线网络调查与咨询,高效地推进对学生的服务、管理与教育,让学生舒心地学习与生活。

3.2 民族地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际关系的关系

结果显示,民族地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际关系有着密切的关联。高校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能够经常接触到学生的辅导员、班主任应多关注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及时了解学生的近期交往质量,结合其身心发展特点,正确地引导学生处理好可能出现的困扰与问题,促进其身心发展,从而提高个体幸福感。

猜你喜欢
交友主观幸福感
孔子论交友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后印象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交友如择居
交友之道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对立与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