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九江市博物馆馆藏清程门款浅绛山水人物瓶看程门浅绛彩艺术

2019-12-05 02:44胡忻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20期
关键词:彩瓷九江市珍藏

胡忻

摘 要:文章通过对九江市博物馆馆藏清程门款浅绛山水人物瓶进行介绍,并全面介绍浅绛彩瓷器产生的历史背景、工艺特点,了解浅绛彩瓷画的开创者程门的艺术世界,特别是他晚期“筱园珍藏”款浅绛彩瓷器的艺术特点。

关键词:程门;浅绛彩

九江是个因水而生的城市,因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成为长江上的重要码头。九江在明清时期是中国的三大茶市和四大米市之一。同时九江还是景德镇陶瓷的主要集散地。因瓷器沉重易碎,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水路就成了其最主要的输出通道。民国时期,九江有瓷器商户近百家。九江民间收藏有大量珍贵的瓷器可能也源于此。在文博界,把这种不是通过考古发掘而来、而是民间世代相传的文物称为“传世文物”。

九江市博物馆就藏有众多通过征集而来的传世文物,其中一件清程门款浅绛彩山水人物瓶更是弥足珍贵。该瓶高38.2厘米,口径10.5厘米,底径12厘米。撇口,束颈,溜肩,鼓腹,撇足。颈部有一道弦纹。瓷瓶腹部满工绘山水,层峦叠嶂,云雾升腾。近处小溪潺潺,山径之中一士着红袍骑驴缓行,身后童子着蓝衫,担书疾步。道旁红枫灿烂,青松挺拔。举目远望,山峰耸立,深壑之中丛林庙宇若隐若现,似闻风铎之声,或以梵音入耳,真人间仙境。画上行书横题“秋山深有路,秋水净无波,借问骑驴客,诗情更若何”,款“笠道人程门”,下钤朱文印“松生”,底款为钒红四字双行楷书款。

清代晚期,因国力空虚,御窑厂的生产也是时断时续。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各地,咸丰五年(1855)太平军占领景德镇,御窑厂被付之一炬。一些生活无着的御窑厂画师只有省工省料,依仗画技去打开市场,在工艺上进行创新。他们用浓淡相间的黑色釉上彩料,在瓷胎上绘出花纹,再染以淡赭、水绿、草绿、淡蓝及紫色等,经低温(650~700℃)二次烧成。这种低温彩釉被后人称为“浅绛彩”。它开启了瓷器彩绘工艺上一个崭新的篇章。

浅绛彩瓷不仅是一种绘瓷工艺和材料上的革新,更是“艺术上的革命”。在浅绛彩瓷出现之前,清代彩瓷由于分工细、工匠文化程度不高,导致多数人在绘画题材上只能专工一种题材。并且一般都是按本照描,描完后填色,很难表现出绘制者的个性。而浅绛彩从图案设计、勾线到渲染都由一人完成,能自由体现绘画者的风格与个性。如果说粉彩是局部工人分工合作的产物,那浅绛彩则是文化层次较高的艺人得心应手之作。浅绛彩瓷首次将中国画自宋元以来形成的诗、书、画一体的优良传统表现在瓷器上,开创文人画与瓷绘相结合,其文化气息更加浓郁,可以算作真正的艺术创作,为后来的新粉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浅绛彩瓷器虽没有确切的创烧年代,但学界普遍赞同其起源于道光、咸丰年间。目前已知最早的确切纪年的一件浅绛彩瓷为安徽省黟县文物管理所收藏的程门浅绛彩山水人物花耳扁壶。据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刘新园先生的调查考证,此件作品应绘于咸丰五年(1855)。浅绛彩一经出现就受到文人士大夫的喜爱,在江西地方官员的推动下,涌现出以程门、王少维、金品卿为首的一大批浅绛画师,风靡一时。以程门为代表的景德镇瓷绘艺术名家将其艺术审美理念引入瓷绘业,竟然开创了景德镇彩绘瓷业的一片新天地,不僅影响了民国中后期的新粉彩山水瓷画,其影响可以说一直至当代。

程门被视为浅绛彩瓷的开山鼻祖。据《黟县四志·人物志》记载:程门,字松生,一号雪笠,又名增培,安徽黟县五都田段村人,“幼聪慧,工书善画,作行书随意为之,有不衫不履、游行自如之致。画犹精妙绝伦,凡山水、人物、花卉以至虫、鱼、鸟、兽,兼擅其长,其得力于唐、宋、元、明及国初大名家甚深,故所谓直到古人。咸丰、同治时,名噪大江南北,赏鉴家得其片幅零缣什袭,藏之。杜工部(杜浦)所谓‘贵戚权门得笔迹,始觉屏上生光辉”。从上可知程门能取百家之长,各种题材都能得心应手,但笔者认为他最大的艺术成就还是体现在浅绛山水上。其山水意境幽雅,书卷气浓郁。这可能与其身处徽州受新安画派影响密不可分。其画风分为前、后两个时期。程门前期山水沉雄苍劲;后期以“筱园珍藏”款作品为代表,苍浑秀润,多以没骨法作山石坡岸,水墨苍茫,气韵沉厚,所画云山有似米(芾)非米(芾)之妙。相对前期的用墨居多,后期色彩变化丰富,皴法较少,点苔和渲染明显多于前期,从而使山水更加秀润鲜活、淋漓尽致。其山水中的点景人物也颇具动静等观之趣。通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抒写,把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景交融,形成一幅幅深沉、隽永的图画。九江市博物馆收藏的这件藏品充分展现了这个时期的特点,是程门晚期“筱园”风格的山水作品中的难得佳作。

关于程门“筱园珍藏”款瓷器,最近很多学者都高度关注。如《瓷艺与画艺》《中国浅绛彩瓷》《浅绛彩瓷画》《谦益堂藏瓷》等都著录了一些“筱园珍藏”款浅绛彩瓷并予研论。但关于“筱园珍藏”款浅绛彩瓷仍有不清楚乃至有争议之处,其中洪则涌先生据《饶州府志》中记载考证认为“筱园珍藏”为任玉琛(字小园,浙江萧山人)的私人定制产品。他认为因同音通用之故,小与筱、园与垣多有变替使用。小园、筱垣和筱园皆为任玉琛的字、号或轩室堂名。他大胆推测“筱园珍藏”款瓷器实为任玉琛的私家款藏瓷器。

据刘新园先生考证,浅绛彩一经出现就受到当时文人士大夫的喜爱,在江西地方官员中流行将其作为馈赠之物,很多传世的浅绛彩瓷器上都可以看到定制人的名字或斋(堂)号。例如,九江市民俗博物馆收藏的一件程门款浅绛彩山水鹿头尊,据题跋上反映是程门为景德镇御窑厂督办黄定占绘制的瓷器。像这样的情况还有南康知府王凤池等。

至民国初年,随着洋彩的输入,因洋彩色泽鲜艳、变化层次丰富、绘画手续简单,逐渐取代了浅绛彩。浅绛彩虽前后时间只有七八十年,但它开创了瓷画的新面貌,将一批有一定绘画创作能力的无名画家引入瓷画创作中来,在中国彩瓷史上留下重要的一笔。

参考文献

[1]梁基永.中国浅绛彩瓷[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

[2]陈建欣,穆青,刘正波.浅绛彩瓷画[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3]洪则涌.“筱园珍藏”主人初探[J].收藏界,2013(4).

[4]吴克俊.黟县四志·人物志[M].黟城藜照堂,民国十二年(1923).

猜你喜欢
彩瓷九江市珍藏
老师的珍藏
马晓军
珍藏
九江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浅析明清时期彩瓷纹样的艺术特征
我爱我的祖国
捉拿
九江市青联七届三次常委(扩大)会议召开
给您推荐两部值得珍藏的宝贵医书·博学奇书
谈浅绛彩瓷画及其蚌埠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