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陈家大屋》中“夏明”的人物形象塑造

2019-12-05 08:41罗汉
艺海 2019年10期
关键词:艺术形象歌剧

摘要:《陈家大屋》是一部革命历史题材的大型原创民族歌剧,于2018年3月27日在郴州新田汉剧场首演。作为剧中“夏明”的扮演者,作者对这一角色的艺术形象构成和舞台形象呈现展开了分析阐述,并将在扮演该角色的过程中,所积累的心得体会做出了梳理和总结,希望能给在歌剧中扮演不同角色的其它演员提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歌剧《陈家大屋》  夏明 艺术形象  舞台形象

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文化部对歌剧艺术的发展空前重视,资金上有国家艺术基金的大力扶持,政策上有各种形式的文化艺术活动平台集中推广展示,使我国的歌剧创演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在此期间,本人有幸参与了多部歌剧的排演,并担任主角,感受非常深刻。接下来对歌剧《陈家大屋》中“夏明”这一角色,展开分析阐述。

一、歌剧《陈家大屋》概述

歌剧《陈家大屋》是为纪念湘南起义九十周年(1928-2018),由湖南省郴州市民族歌剧团委约剧作家冯之,作曲家陈经荣创作而成。该剧获得了2017年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于2018年3月27日在郴州新田汉剧场首演 。

歌剧《陈家大屋》的创作植根于民族音乐、民族故事、民族风情,集观赏性与艺术性为一体,整部歌剧中融入了大量的湘南音乐元素和风土人情,将民族文化搬上了高雅的艺术舞台。交响乐队、舞美灯光、人声合唱纵横交错,有机结合,表演唱腔民族化,舞台布景民俗化,为戏剧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体现了民族音乐的交响化。

二、“夏明”的艺术形象构成

编剧给予角色骨架,作曲赋予角色血肉,在歌剧《陈家大屋》“夏明”这一角色的塑造中,创作者通过对“夏明”的戏剧形象和音乐形象创造,匠心独运,使这一角色个性突出、性格鲜明,戏剧性与文学性并存,与整部歌剧的氛围、情境充分融合,完整的表达了歌剧的主题思想。

(一)戏剧形象

在歌剧中,塑造角色的戏剧形象是关键,鲜活的人物形象往往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剧作家在塑造“夏明”这一角色的戏剧形象时,表现出了不同的三重形象:一、返乡学生。回乡路上风雨兼程,虽然天寒地冻,树枯草黄,但是“夏明”怀揣着革命的理想,无限暖意涌上心头。虽年龄不过二十,心中却早已豪情万丈,壮志满怀;二、英勇的起义领导者。在起义前夕,“夏明”凭借其勇敢和智慧,一次次的化解困境和危险,成功发动群众,迎接朱德、陈毅的革命军顺利进城,并发动了湘南起义;三、大婚在即的丈夫。男女主人公从小就青梅竹马,长大后,共同的理想和信念让两人再次走到一起,二人既是生活中的伴侣,也是事業上的知音。二人伉俪情深,在生死绝恋之际,“夏明”一人勇挑重任,为理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三重身份相互交织,形成了“夏明”生动丰富、极具戏剧性的戏剧形象特征。

(二)音乐形象

在歌剧中,音乐具有抒发人物情感、烘托剧情氛围、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戏剧冲突的重要功能。“夏明”的音乐形象塑造中,曲作者充分吸收了湘南地区嘉禾民歌的商徵调式,并借鉴了大量西方作曲技法,大小调交替融合,使得“夏明”的音乐形象生动丰满,色彩鲜明,随着剧情的变化,将整部歌剧带向了高潮。其音乐形象可概括为悲壮性、激情性、柔情性三个主题。歌剧序曲在交响乐队铿锵有力的重音演奏下逐步展开,g小调,速度76,铜管乐上行八度的大跳,有如哀嚎,一开始就暗示了剧中角色的悲剧性。随后,在弦乐轻松欢快、热情洋溢的铺垫下,“夏明”登场。旋律大跳,节奏激昂,表现出“夏明”对革命事业满怀信心,激情昂扬,以及年轻人特意有的青春朝气。在表现男女主人公的爱情部分,曲作者以嘉禾民歌中的商徵调式为动机,柔美动听,却又略带哀怨色彩,极大的增强了戏剧的感染力。

三、“夏明”的舞台形象呈现

演员是剧本与观众之间传播的纽带,怎样才能准确传达剧本,这需要导演指明一个方向,演员积极配合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真听、真看、真感受,观众才能从中产生共鸣。在扮演“夏明”这个角色的过程中,本人在编剧和作曲的原有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理解,进行了新的二度创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声音塑造

歌剧中,角色的声音定位是其舞台形象呈现的重要部分,必须符合所饰演人物的年龄、性格、气质、身份等特点,主要表现在语言和唱腔上。

拿到剧本首先要熟悉台词,找到人物的状态、语气、情绪,以及戏剧的规定情境。如第二幕开场,“夏明”的一段台词规定情景是“夜、后院、悄然而下”。按照常理应该是悄然无声,附耳低言,但是在舞台实践中则不然,必须戏剧性的夸张、放大角色。因此在表演时,声音不能含糊不清,可以收着点,但还得保持十分的精气神,要做到“目中无人,心中有人”。所谓“目中无人”就是此时眼里没有观众,也没有外人,只有舞台人物。“心中有人”是指声音不能过于小,还得吐字清晰,找到语言的逻辑重音,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让最后一排的观众都能清楚听见,这一点歌剧演员要向话剧演员学习。

在唱法上,考虑到主人公从小接受过高等教育,在当时环境下思想是超前的、进步的,发动湘南起义的时候,年龄不到二十岁,性格、阅历、心态上却已经非常成熟了。且在歌剧作曲中,夏明的音乐有别于其他角色,创作手法偏向西洋化。故而在唱腔上要尽量避免声音上的尖、亮、单薄,多借鉴美声的发声位置和共鸣腔体,以塑造大气、沉稳、浑厚的人物声音色彩。

(二)形体表现

西方歌剧注重于唱,主要靠华丽的咏叹调征服观众,而中国歌剧受传统戏曲的影响,人物的形体塑造在歌剧舞台的呈现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歌唱演员们在学校当中所学到的形体知识,只是模式化的动作,程式化的表演,固然有优雅的姿态,但是它是没有生命力的,演歌剧塑造人物是远远不够的。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形体表现,舞台上塑造人物,还得将所学结合人物本身,给人物注入灵魂。据考证,“夏明”这一角色的原型“夏明震”,最大的特点就是激情,因此在表演上要符合人物性格,保持人物的本性,无论对人或事,始终要充满激情、阳光、自信,不能拖沓。

首先要找到角色在剧中的舞台行动。“夏明”在剧中从头至尾的舞台行动只有一个目的,就是闹革命,发动起义,因此在形体表演上,始终要精神饱满,行动积极。其次,了解角色的身份。“夏明”的三重角色,一是返乡学生,在表演时要注入年轻学生特有的青春阳光、朝气蓬勃;二是新婚在即的丈夫,借筹办婚礼之机,发动革命,在表演上要稍显成熟,睿智;三是英勇的起义领导者,在表演上要更显沉稳大气、果敢。最后,要从台词中去挖掘潜台词,找到事件和人物的准确内在关系。要清楚是什么人在唱,唱的是什么,形体表演跟着表达内容走,动作要协调,松弛,眼到手到,不能断戏。站在角色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看待周围,体会人物的真实感情,将情感和行为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塑造的人物形象才是是角色本身最真实、最自然的反应。

通过歌剧舞台的磨练,本人深深感受到作为一名民族唱法的歌手,要在歌剧舞台表演中,成功塑造不同人物,演唱不同风格咏叹调,极具挑战,单一的演唱技术和表演是没法做到的。歌剧市场对歌剧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可说是供不应求,而专业院校的毕业生歌唱人才挤挤,歌剧演员却寥寥。可见,目前艺术院校对综合型的歌剧人才培养相对滞后,张得开嘴,却迈不开腿,能唱不能演的现象较普遍,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目的已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和需求。歌剧数量有了量的提升,歌剧演员和歌剧观众的培养相对也应当要跟上步伐。

作者简介:罗汉,男,湖南永兴人,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艺术形象歌剧
朝鲜族传统文化艺术形象的多元一体建设与推广研究
走进歌剧厅
岸然的形象?唯美的语言
浅谈艺术歌曲中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关系
论文学艺术形象的感应再创造
戏曲表演技巧对艺术形象的塑造研究
试论广告艺术形象的伦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