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语境中的“英汉夹杂”现象的审美

2019-12-05 08:41张曦
艺海 2019年10期

摘要:“英汉夹杂”作为一种从属于当代审美意识的语言时尚,随着网络新媒体的普及频繁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所谓的“英汉夹杂”就是中英语码转换现象。相关的研究多集中在社会语言学、语用学和二语习得领域。从美学的角度来分析,“英汉夹杂”现象源自大众语言的审美化。其中蕴藏的形式美与内容美在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也会带来非美的体验。对其审美价值的判断也受到来自审美主体和客体的制约。

关键词:审美泛化;中英语码混合;语言美学

近些年,随着网络与新媒体的普及,将这种泛滥的“英汉夹杂”现象推到了大众的日常生活中。“你买的这件衣服真LOW”,“我GET了一个新技能!”,等等。无论是新闻、广告、流行歌曲、影视剧台词、甚至是日常交谈中都充斥着“英汉夹杂”的影子。其实,这种所谓的“英汉夹杂”就是中英语码混合(也有部分专家学者称之为中英语码转换),是指在同一次谈话中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变体或是在连续的话语中出现不同语言的句子或句子片段的现象[1] [2] 。在中国,语码混合现象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大多集中于社会语言学、心理学、语用学和二语习得领域的探讨,并支持在外语教学中应用中英语码混合对英语学习是有促进作用的。[3]

一、审美泛化

“审美泛化”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的逆向运动过程:第一,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第二,是“审美日常生活化”。“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将“审美的态度”引进现实生活,其基本内涵是基于“后现代文化”的基本转向;而“审美日常生活化”则是将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线尽力的抹掉,它的内涵主要是基于“后现代艺术”的大致取向。[4]

“英汉夹杂”是一种用审美的态度进行语码选择的交际行为,因此此处只讨论“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概念。“日常生活审美化”这种文化现象指的是审美活动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这已经超出了所谓的纯艺术、文学的范畴。这一概念是英国著名的社会学与传播学学者费瑟斯通教授第一个提出来的。这便导致了一种后果,就是越来越多的“艺术品”走进大众生活,整容、美体流行,说话讲究语言的艺术,等。更深层次来讲,人们更加注重个人的完善,追求人生艺术化。[5]现在,“审美泛化”已成为当代文化和人们生活影响最大的美学特质。

二、“英汉夹杂”现象是顺应当代审美文化而生的

从语用学角度来看,语言是一种变化的交流工具,需要不断地适应不同的使用目的与环境。“英汉夹杂”现象就是人作为语言交际的主体,同时也是审美的主体,以审美的态度进行中英两种语码之间的转换、选择的过程。它的生成需要顺应客观社会因素和主观心理因素。

(一)顺应客观社会因素——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影响

审美泛化是后现代主义文化的主要特征,是“拟像”(Simulacrum)在当代文化内部的爆炸。任何艺术形象都可以被转化成影像在网上传播。在法国社会学家鲍德里亚看来,“拟象”主要是用来描述 “视觉文化转向”(the turn of visualculture) 或者是“图像转向”(thepictorial turn) ,这一现象主要出现在后现代社会。[4]同时,后现代主义以消解和复制的手段将不同风格艺术手法混合,形成文体的杂揉;或强调并置、拼贴和挪用的策略。从而,为了迎合这种“吸睛”“夺眼球”的“视觉文化”在众多平面媒体海报中“英汉夹杂”现象司空见惯。

(二)顺应主观心理因素——当代审美意识的影响

“英汉夹杂”现象主要发生在对英语有相当的认知程度的群体,特别是学生群体中。而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影响最直接的也正是青少年。而在当经济的低位提升,变成具有主导性的一种社会力量后,我们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成员便成为社会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传统的沉思性审美静观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感受性审美猎奇。

同时,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不仅仅是铺天盖地的外国商品,还有作为世界语言被广泛使用的英语,更有对英语背后那强大经济体的向往与崇拜。可以在母语交际时适当的插入一些英语成为一种心理优势和时尚。

三、“英汉夹杂”现象的形式美与内容美

(一)“英汉夹杂”现象的形式美

和谐、比例、对称是永恒不变的古代形式美概念。时至今日这种对和谐,对称,押运的追求仍在。而这种为了追求语言形式对称和押运而使用“英汉夹杂”的现象,在歌词和诗歌中尤为普遍。如在Sweety组合的歌曲《Sweety》中,有如下歌词:“行不行懂不懂在不在,我不懂你的爱;配不配怪不怪high不high,come on lets have fun tonight”。在这段歌词中,通过使用英汉夹杂的方式,通过利用每句歌词尾部的“在”、“爱”、“怪”、“high”、“tonight”等词语的押韵效果,达到节奏紧凑,朗朗上口的效果,而如果全部用中文,就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

与永恒的和谐美不同,“英汉夹杂”体现出来的另一种瞬间的美,就是陌生化的形式美。“英汉夹杂”通过不同语码的转换、组合、句法结构的非常规运用而产生的新穎或反常的意象,使言语交际产生审美的陌生化效果。然而,这种特殊的意象存留的时间通常很短暂,流行过后变会渐渐被人们遗忘。如:曾经非常流行的geilivable(汉语拼音geili与英语后缀vable的组合)这一混合词如今就已被大家忘记不再使用了;再如:工作ing这种特殊的形式现在也很少见了。

(二)“英汉夹杂”现象的内容美

在经济美方面:首先,用特定英文单词代替汉语可以有效减少语素使用的数量。在意思表达清晰明了的前提下,“英汉夹杂”的使用更节省时间。如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用大量的英文缩写代替中文全称:MBA=工商管理硕士;NBA=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等等。其次,语义的模糊性可以更有效的传达出交际主体的理念。

在得体美方面:在特殊语境中应用“英汉夹杂”更为合适,得体。在这方面,“英汉夹杂”在委婉语和禁忌语使用语境中表现的尤为出色。例如在台湾歌手郑智化的歌曲《面子问题》中,有这样一句歌词:为了一点虚荣争个你死我活,一掷千金不皱眉头面不改色;人前人后高高低低比来比去,到头来只是为了面子问题。I give you face,you dont wanna face; you lose your face,I turn my face。在这段歌词中,作者直戳人们最为敏感的“面子问题”,甚至还有“dont wanna face”(不要臉)类似的语句,如果用中文直接唱出来,大众肯定难以接受,甚至会觉得十分低俗。

(三) 形式美与内容美的矛盾

然而,语言系统与审美主体的审美意图并不是永远嵌合的。“语言体系的自在性与人使用语言的目的性也并非永远是前者顺认后者,它们还有矛盾。”

过多的转换应汉语码会使得交际双方需要频繁地转换两种语言思维,使得语言失去了其原有的和谐和流畅;或者过分地追求形式上的整齐、押运而忽略语言所指内容,这些都会影响交际主体的意志表达。这样的语言也就不能称之为美了。

结束语

“英汉夹杂”现象从一种带来感觉愉悦的形式,渐渐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中。对英汉夹杂现象的审美价值的判断充满了各种局限性。它不但受到审美主体的主观因素的制约,作为一种审美客体,它体现出来的美也充满矛盾性。这种语言的审美化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也会带来非美的体验。然而,用进步的、审美的态度来判断“英汉夹杂”,就不难发现这种现象既是特殊、瞬间的,又是普遍、永恒的。在历史的进程中,在人们意志的不断创造中,会遗忘它瞬间的美,也会积淀下其永恒的美。

参考文献:

[1]张曦.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应用“中英语码混合”现象的个案分析[J].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3,(01).

[2]刘悦笛,许中云.当代“审美泛化”的全息结构——从“审美日常生活化”到“日常生活审美化”[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7).

[3]皮埃尔·布尔迪厄.区分:鉴赏判断的社会批判,[J]国外社会学,1994(5).

[4]余虹.审美文化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5]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商务印书馆.2002.

责任编辑: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