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中学校长职业角色认知的调查研究

2019-12-05 08:40阮为文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9年9期
关键词:中学校长新任选项

阮为文

[摘           要]  校长的职业角色认知是校长角色实践的先决条件。通过对G市中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学员进行校长职业角色认知的调查发现,G市新任中学校长具有“以德为先”认可度高、“育人为本”观念牢固、“校长角色”认识清晰、“职业压力”深感巨大、“职业性向”显示一般、“自我效能感”显示不强、“目标定位”比较模糊、“社会地位”认可度不高等特点,并从性别、任副校长年限以及学校类别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无显著性差异,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    鍵   词]  新任中学校长;职业角色;认知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7-0280-05

一、引言

自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乔治·米德(G·H·Mead)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将“角色”(Role)概念应用于社会学以后,经过社会学家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已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社会角色理论。角色理论认为,个体扮演每一社会角色可分为三个阶段:角色占有阶段、角色认知阶段和角色实践阶段。角色认知是指角色扮演者对社会地位、作用及行为规范的实际认识和对与社会其他角色关系的认识,包括对角色规范的认知和对角色评价的认知。任何一种角色行为只有在角色认知十分清晰的情况下,才能使角色很好地扮演,也就是说,角色认知是角色扮演的先决条件。

校长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与学校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承担的任务有关。在中国古代,学校是培养统治者和幕僚的地方,是国家机器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校长”本就是官吏。在1949年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学校是意识形态斗争和社会主义改革的主阵地,具有很强的政治属性。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期,办好学校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校长就成了社会活动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属性日益突显,特别是对校长专业化研究的不断深入,校长成为一种专业,而不再是“首席教师”,校长的学校领导者、教育者、管理者角色得到广泛认可。其角色要求包括树立以德为先、育人为本、引领发展、能力为重、终身学习五大基本理念以及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等六大校长专业职责。而就校长对自己的职业角色认知的研究并不多,相关的研究有程思明的硕士研究论文《吉林省中小学校长职业角色认同的研究》等。对新任中学校长的职业角色认知研究,尚找不到相关的文献。

校长对学校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因此,要当好校长,扮演好校长角色,校长必须对自己所扮演的校长职业角色有一个清晰、正确、全面乃至深刻的认知,这也是本研究的意义所在。

本研究试图通过问卷调查,对新任中学校长就自己的职业角色认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回答新任中学校长职业角色认知中的优势、不足,并分析不足及存在问题的原因,以促进新任中学校长的职业角色认知,提高其职业角色实践的有效性,促进校长专业成长与学校发展,进一步提高中学教育教学质量。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调查研究利用G市①中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学员在G市教育学院培训的机会,对参训的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5份,收回问卷45份,其中有效问卷41份。问卷的部分与后面的分析相关的重要基本情况如下(见表1):

(二)研究工具

笔者参照陈永明教授等所著的《<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解读》中校长专业标准框架内容自行编制了问卷,包括三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学校类别、性别、学历、年龄、教龄、担任副校长时间、任职之前的岗位等。第二部分是对校长职业角色的认知情况,内容包括对校长职业的性向、校长职业角色的认识、校长职业角色的定位、校长职业角色的要求等,共10个小题,采用李克特5等级量表对问卷中的答案进行计分,“完全符合(认同)”记1分,“基本符合(认同)”记2分,“不确定”记3分,“基本不符合(认同)”记4分,“完全不符合(认同)”记5分。第三部分为对校长职业角色定位的开放性问题。

(三)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主要采用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进行分析。

三、研究结论与分析

(一)从均值和频数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G市新任中学校长的职业角色认知总平均分为1.55分(见表2),反映出新任中学校长对自己的校长岗位的角色认知程度良好,但在10个选项中也存在着差异。具体结论及原因分析如下:

  1.“以德为先”认可度高

在“我认为校长应该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选项中,平均得分为1.07分,选择“完全认同”有38人,占92.7%,认可度位列十个选项的第一。这也说明,多年来,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十分重视师德建设,每年进行师德的专项培训,在各种考核中都将师德列入一票否决的条件,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对校长是入耳入脑。我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也将“以德为先”列为办学核心理念的第一条,这得到了广大中小学校长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响应。当然,坚持“以德为先”不仅需要校长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做到为人师表,公正廉洁,勤勉敬业,关爱师生,尊重师生人格,更要在办学过程中践行以德为先,比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

2.“育人为本”观念牢固

在“我认为校长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有相当重要的责任”选项中,平均得分为1.20分,选择“完全认同”有34人,占82.9%。这反映出校长“育人为本”观念牢固。促进每个学生健康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坚持“育人为本”的内在理由。我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中也将“育人为本”列为校长办学的基本理念之一。要求校长在办学过程中为学生发展提供多样化的选择,积极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遵循教育规律,注重内涵发展,始终把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放在重要位置;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科学的质量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这些也都得到了新任中学校长的广泛认可,也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校长角色”认识清晰

斯佩克(M.Speck)认为,校长有三个职业角色:领导者、教育者和管理者,每一种角色都有相对应的工作行为。目前,我国的学术界也都认可斯佩克的观点。新任校长也认同斯佩克的观点。在“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教育者、管理者”的选项中,平均得分为1.17分。选择“完全认同”有34人,占82.9%。在“校长是学校的价值领导者、组织领导者和教学领导者”选项中,平均得分为1.24分,选择“完全认同”有33人,占80.5%。这也表明,新任校长对自己所扮演的三种主要角色要求认识清晰。

4.“职业压力”深感巨大

校园安全、教育质量、经费筹措常被人们认为是压在校长身上的“三座大山”。从调查情况看,虽然被调查的对象不是学校的正校长、一把手,但仍感到“压力山大”,在“我觉得担任校长这一工作所承受的压力很大”的选项中,平均得分为1.27分,选擇“完全认同”有31人,点75.6%。反映出当前的初中、高中学校教育中,校园安全特别是学生的安全问题,学校的升学质量问题成为校长们时时绷得很紧的弦,也是校长们感到焦虑的问题。

5.“职业性向”显示一般

职业性向反映了一个人对职业的情感态度,是影响着一个人对职业工作积极性的内在的因素。在“我很喜欢校长这份工作”的选项中,平均得分为1.83分,在十个选项中排名倒数第四。选择“完成认同”仅为15人,占35.7%,仅超过三分之一。这说明,还是有一定数量的副校长并非自己很想去当这个校长,或者说想当校长的欲望并不是很强。这也与目前我们实行的是校长任命制以及校长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有一定的关系。

6.“自我效能感”显示不强

在“我认为自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校长”的选项中,平均得分为1.98分,在十个选项中排名倒数第二,选择“完全认同”为13人,仅点31.7%,还不到三分之一。在“我为自己是一名校长而感到骄傲”的选项中,平均得分为1.73分,选择“完成认同”为18人,占43.9%。这两个选项的调查显示新任中学校长们对当好校长的自我效能感不强。这也与校长的“职业性向”一般形成呼应。其中的原因可能与其担任校长时间短,缺乏管理成功的高峰体验有关。

7.“目标定位”比较模糊

虽然被调查的新任中学校长们对校长的职业角色,即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教育者和管理者认识清晰,但具体到自己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学校领导者、教育者和管理者,有什么样的目标定位还是比较模糊的。在“我目前对校长职业角色的定位很清晰”的选项中,平均得分为1.93,在十个选项中排名倒数第三。选择“完全认同”仅为11人,仅占26.8%。为了进一步了解新任中学校长的角色定位情况,我们又拟了一道开放题“您对校长职业角色的定位清晰吗?如果很清晰,请描述您对校长职业角色定位的理解;如果不够清晰,请说明原因”。结果,有校长在问卷中写道“目前还不够清晰,主要是刚进入该岗位,没有经验和积累”。也有校长写到“不够清晰。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挫折较多;与上下级沟通、促进共同愿景有难度;下了功夫,花了时间,但成效不足”。这也反映了新任中学校长在角色适应过程中的困难,需要有一个成长和认识深化的过程。

8.“社会地位”认可度不高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校长是学校的领导,有比较大的权力,社会地位很高。但从调查发现,新任中学校长对校长的社会地位的认可度并不高。在“我认为校长职业的社会地位很高”的选项中,平均得分为2.05分,排名十个选项中倒数第一。选择“完全认同”仅为11人,仅占26.8%。这也说明,目前我国中小学校长的社会地位还不够高,校长的薪酬待遇也偏低,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从类别差异性分析

从不同性别、不同任职年限、不同学校类别三个方面对校长职业角色认知情况的差异性(见表3)进行分析。

1.不同性别新任中学校长对校长职业角色认知情况差异分析

从表3中不同性别新任中学校长职业角色认知情况统计可以看出,男女中学校长在职业角色认知上还是存在差异的。(1)在“我很喜欢校长这份工作”和“我为自己是一名校长而感到骄傲”的选项上,男校长平均得分明显优于女性校长,说明男性更喜欢当校长,而在培训班的男女校长的比例中(男校长为45人,女校长仅为6人)也证明了这一点。(2)在“我目前对校长职业角色定位很清晰”的选项中,男性优于女性,说明男性校长对自己校长的职业定位更清晰,目标更明确。(3)在“校长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有相当重要的责任”选项中,男校长优于女校长。(4)在“我觉得担任校长这一工作所承受的压力很大”选项中,女性校长的认可度明显高于男性,说明女性当校长压力更大,这或许是由于女性校长除了学校工作中的压力以外,还要面对许多来自家庭、社会的影响,工作的难度往往更大。(5)在校长社会地位及认为自己能成为优秀校长方面,女性校长的认可度比男性校长高。(6)在对校长的职业基本角色的认识上,男女校长相差不大。经独立样本t检验,P>0.05,说明男女中学校长在校长职业角色认知上无显著性差异。

2.不同任职年限中学校长对校长职业角色认知情况差异分析

从表3中不同任职年限新任中学校长职业角色认知情况统计发现,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得知,P>0.05,说明不同任职年限的中学校长在校长职业角色认知诸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从均值看,任职三年以上的中学校长的职业角色认知很明显要优于三年以内的中学校长。除“我觉得担任校长这一工作所承受的压力很大”的均值高于三年以内的校长,其余九项的均值均优于(小于)任职三年以内的校长,这也说明,对校长的职业认知也有一个体验和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有学者把校长的成长过程分为五个阶段:角色确定阶段—角色适应阶段—角色成熟阶段—角色高原阶段—发挥骨干作用阶段,而新任校长是由“角色确定阶段—角色适应阶段—角色成熟阶段”过渡的群体,任职三年以上的校长则基本上达到了“角色成熟阶段”,因此,其校长的角色认知明显优于三年以内的校长。

3.不同学校类别新任中学校长对校长职业角色认知情况差异分析

从表3中不同学校类别新任中学校长职业角色认知情况统计发现,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得知,P>0.05,说明不同类别新任中学校长在校长职业角色认知诸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从均值看,城市新任初中校长的每一项职业角色认知都优于农村新任初中校长,城市新任高中校长的多数项职业角色认知优于农村新任高中校长。表明,城市新任中学校长的素质要比农村新任中学校长高,对校长的职业角色认知水平也更高。

四、讨论与建议

鉴于问卷调查中反映出的中学新任校长“目标定位比较模糊”“自我效能感不强”“社会地位认可度不高”等问题,笔者作如下分析与建议:

(一)强化校长职业认同,明晰校长职业定位

新任中学校长在任校长之前,大多是学校的教学骨干,是学校的“首席教师”。担任校长后,仅管可能仍然兼着一门主课,但其职业角色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学校的“首席教师”转变成了学校的领导者、教育者和管理者。然而,在校长的岗位实践中,我们发现,还是有很多的校长,他在任职之初将自己任教的那门课看得比学校的管理工作更重要,仍然继续把自己看成是学校的“首席教师”,混淆了“首席教师”与校长的职业边界。因此,只有强化校长的职业认同,清楚了解自己作为校长的角色、职能、使命和标准,准确进行职业定位,才能实现最有效的角色实践。

(二)完善校长知能结构,增强校长自我效能感

校长的自我效能感是指校长对自已能否利用所拥有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学校管理任务的自信度评价,包括计划、问题解决、人际协调、员工管理、监控、信息处理等六方面的自我效能感。要提高校长的自我效能感,(1)要完善校长的知能结构,提高校长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特别是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等六大校长核心专业职责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这是增强校长自我效能感的基础。(2)确定合适的期望水平,增加学校管理的成功体验。校长也要经常肯定自己在学校工作中的成绩,提高自信心,同时,在平常的工作中勤于总结,善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领导和管理实践能力,做出业绩,体验成功。(3)要正确看等待他人的评价与反馈,采用积极的归因方法来提高自我效能感。

(三)提高校长的社会地位,增强校长的职业吸引力

一个职业要想吸引优秀人才,必須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较丰厚的职业报酬和良好的职业声望。总体上说,中学校长的社会地位还是处于比较高的水平,但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在问卷调查中“我认为校长职业的社会地位很高”,选择“完全认同”的仅占26.8%。程思明的《吉林省中小学校长职业角色认同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校长的职业报酬也不够合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中小学校长的职业报酬处于较低的水平,而且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校长职业报酬基本上是按照教师的职称工资执行的,虽然一些地方(如上海)很早就实行了校长的职级工资,但仅为少数。校长的职业声望是社会人员对校长职业的地位、声誉、价值的综合评价,它直接影响到校长的职业角色认知、职业自我满足感和幸福感,也影响着校长的工作热情、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率。调查显示,中学校长的职业声望还是不错的。对此,我们建议政府要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校长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

参考文献:

[1]陈卫平.角色认知的概念与功能初探[J].社会科学研究,1994(1):106-111.

[2]李轶,褚宏启.校长角色与职能的再认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4):24-28.

[3]褚宏启.校长专业化的知识基础[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2):27-32.

[4]吴恒山.校长成长的过程与规律[J].吉林教育.现代校长,2006(4):7-9.

[5]李燕燕,林国健.论中小学校长的管理自我效能感及其培养途径[J].教育探索,2011(3):69-70.

[6]程思明.吉林省中小学校长职业角色认同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编辑 原琳娜

猜你喜欢
中学校长新任选项
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中学校长领导力的路径探究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独立灵魂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
当前中学校长管理艺术研究
漫谈中学校长之管理艺术
反腐败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