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才是阅读的眼睛

2019-12-05 02:48肖培东
语文建设 2019年10期
关键词:体悟文字文本

肖培东

《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文辞清丽,堪称六朝山水小品名作。全文结构巧妙,语言精奇,短短六十八字,已集江南之美于一文,道出了山川之自然美,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清高思想。它在统编本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虽残缺不全,但选为课文,则又赋予了它完整性。文章短小精悍,艺术性颇高,无论语言、结构,还是写景手法,都精致之极。本单元的教学任务就是学会读写景散文,通过把握景物的特点,体悟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怀。教学此文,可以让学生在丰富的语言活动中实践上一节课(郦道元《三峡》)的知识,以达到教学目的,使教学尺水兴波、曲径通幽、妙趣横生。根据文章短小精悍的特点,可以试着让学生进行陌生化阅读,在纯文本接触中零距离感知文字,真切感受文字背后作者的心境到底为何境。

实录一

师:大家知道今天学习哪一篇课文吗?

生:不知道。

师:请看屏幕。(投放没有标题和标点的文字)

(生朗读)

师:读得很准确,大家为何这么快就能够读准确?

生:文章句式很整齐,很有节奏。

师:那我们再来读一读,再感受一下我们所体验到的句式很整齐、很有节奏。预备,起!

(生读)

师:大家再读一读,有没有不好理解的地方。

生:“欲界”是什么意思?

生:“夕日欲颓”的“颓”字。

生:“沉鳞”的“沉”字。

师:好,还有没有其他的字。

(生沉默)

师:有没有什么方法来帮助我们思考,确定这些字词的意思?

生:“颓”字应该是“落”的意思。

师:何以见得?

生:前面是夕日,“欲颓”应该是将要落下。

师:很有道理!他是怎么思考的?

生:结合上下文。

师:那怎么解决其他的?

生:“沉”字应该是在水里。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鳞”是鱼的意思。

师:会思考!不过你刚才的回答改一个字可能会更好。

生:在水底?

师: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在水里”和“在水底”哪一个能更生动地表现“沉”字?

生:在水底。

师:欲界呢?

生:欲望的世界。

师:在哪里?

生:人世间。

师:对啊,就是人间。这是怎么得出来的?

生:根据“欲”字推理。

师:这是好方法。老师补充,“康乐”指的是山水诗歌的开创人谢灵运(板书:谢灵运)。大家判断一下“晓雾将歇”的“歇”字还有“与其奇”的“与”字是什么意思。

生:“歇”应是“散开”,“与”应是“欣赏到”。可以根据语意连起来。

师:了不起!就是语感。咱们再一起来读,体味一下句式整齐、节奏,还有大家自己读懂的字词的意思。

在课的一开始,教师一反传统的做法,将文本还原成原始的、没有标点的。学生没有预习,可谓是陌生化阅读。学生初读时会有一种强烈的语言刺激,思维一下子会紧张起来,心理上会有一种“需要”的感觉。在“无”的情况下去读书,才能更好地读出“有”来。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就会发现本文句式整齐,朗朗上口,很有节奏感。文本的语言特质会真正与学生的体验发生紧密结合,这样语言的感觉就会强化。这一过程也就是文本语言的特质被学生发现的过程,即学生学习获得的过程、“自悟”的过程。如此一来,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句式、节奏等方面的知识才会更好地被认知、被需要、被激活,从而在内心扎根。

有时候教师给予学生太多的东西,这不是“教会”,恰恰是把他们教麻木了,把他们的机敏遮蔽了。教师给得太多,给得不讲究,学生得到的太顺利,就发现不了自己在解决问题时真正需要什么。知识只有在被需要中体验到、捕捉到,才会更有价值。这正如学生受教育过程中的延迟满足一样,会让他们有强烈的需要感,进而使内心对需要之物的感觉更加强烈。在学习上一课《三峡》时,学生已经感受到文本语言节奏与句式的整齐,形成了自己的知识。当学生面对无断句文本时,原来学到的知识才会被唤醒。

基于文本篇幅短小的特点,在读出节奏之后,面对疑难字词,没有凭借,直面推断是更为亲密的接触,比直接看注释理解来得更加深刻。况且,学生在自我求證的情况下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即联系上下文,在其周围语境中上下求索。这种能力本身就是语文核心素养。这样的训练过程使学生更能找到方向感,更加习惯陌生阅读的情境,更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文章,不纯粹是教文章本身,而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增强感知语言的能力,这也是在实践一种思维方法。

实录二

师:大家通过朗读有没有读出什么感觉?

生:作者很喜欢这里的景物。

师:为什么这些句子会给人这样的感觉呢?

生:四字句连续读下来,喜欢的情感就自然流露出来了。

师:大家觉得哪几个字词要读好?

生:“入云”“见底”“五色”“四时”。

师:还有吗,读读看。

生:“乱鸣”“竞跃”“实是”。

师:我们再来读。(生读)

师:作者喜欢这里的什么呢?大家再读一读文章。

生:喜欢这里生机勃勃。

师:从哪里可以读出来?

生:“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四个季节都是苍翠的林竹。“沉鳞竞跃”中的“竞”字,写出鱼儿生龙活虎,数量多。

师:有道理!还有吗?

生:“猿鸟乱呜”中的“乱”字,在这里意为杂乱的、胡乱的。

师:好像没有把它的神韵阐释到位。(生沉默)

师:它的反义词是?

生:齐。

师:齐鸣的效果是?

生:不自然了,没有自己的个性了。

生:也不自由了。

师:这个词语用得好,自由,各叫各的,没有规律。可见作者也喜欢这里的自由。我们大致是通过什么方式体悟得更清楚的?

生:结合反义词。

师:对,反着思考。还喜欢这里的什么?

生:五色交辉,是说多种颜色交相辉映。有四时俱备的翠绿色,有云的洁白,还有淡淡的雾。

师:淡淡的雾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歇”应该是散开的意思,“将歇”就是将要散開。

师:很好。五色交辉,很可能有哪些颜色呢?

生:山石的青色、灰色、红色。

师:很有道理!还有没有阅读发现?

生:喜欢这里的与世隔绝。

师:怎么讲?

生:山高耸入云,两岸石壁,晓雾将歇,这些可以看出与世隔绝。

师:有道理!那么“实是欲界之仙都”呢?“欲界”是人间的意思。

生:人来得少。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可以看出来。

师:你再翻译一遍。

生:不再有领悟它们奇特之处的人了。

师:那是不是说人来得就少呢?

生:喜欢的不仅是山水秀美,也是少人体悟到奇特之处的那种感觉,领悟的人越少,越是隔绝的。

师:有些哲理。还发现作者喜欢这里什么?

生:喜欢这里的幽静。乱鸣、竞跃都可以烘托出这里的幽静。

这一教学环节,是在承接学生对文本语言的第一感知的基础之上,体验作者对山水的钟爱赞美之情而品析语言的过程。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在无凭借的情况下对个别字词的语义作出推断。这也是理解文意必要的一步,是训练文言文语感的方法之一。在课堂上练习推断,思维张力得到增强,学生在陌生环境下的语言思维能力就会得到锻炼与提升。这也是文言文硬功夫的训练,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使学生对文言文的掌握更加牢固。

情感要诉诸学生的体验,就要使语言真实地走进学生的心灵。“文学作品是声音与意义、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的统一体,其中综合了听觉、视觉、触觉、味觉、运动觉、心理觉以至智力的各种因素。因此,欣赏文学作品要求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发挥我们全部感官的智力的力量,才能充分领略作品全面的丰富的魅力。”为此,学生的感官就要充分调动起来。那么,有声朗读是尤其要重视的,声音的还原会使情感更加立体地呈现。读出重音,读出变化,使得“读”真实成为增强语言感知的有力凭借,而不是概念意义上已经沦为摆设的点缀。因此,增强隋感体验的朗读,就要将关键字词的重音和诸多变化读好。它是情感流露的“泉眼”。不可浮光掠影,只求真实的价值存在。在学生读出喜爱的情感时,教师顺水推舟,紧紧贴着学生的思维阶梯,进一步聚焦研习文本的语言。这依然是将学生的语言直觉放在首位,以语言体验为主。学生的思考将语言直觉与理性思维结合起来,有理有据地深入语言内部,在“言”“文”之间交互体悟。这一环节重在使学生深化巩固如何去把握写景的语言,也是落实单元目标与文本教学价值的必然选择。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掌握语言品鉴的知识。在《三峡》一课的学习中,学生领悟到了品鉴语言须注意句式、韵律、节奏及变化、手法、炼字、画面感(绘形、绘声、绘色等)的有机融合。这一课的教学中,可以在这一环节放手让学生去体悟品鉴,提升语言鉴赏水平,进而能够学得并习得写景文字之中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在品味中储备语言知识,是增强语感的门径。这会使学生耳聪目明起来,对语言实现由无觉到他觉再到自觉的转变。对于品析的重点,教师要有足够的预设,既有所突出,又有台阶的铺设。这里,教师精心备好“乱”“竞”等字。“乱”的体悟,重在反义词思考的逆向思维,正反对比使字义更加清晰,也就渗透了一种语言思考的方法。关键句子的翻译,在思维的训练点上完成会更有效。传统意义上的翻译,就是在鉴赏文字之前,扫清一切障碍。在感知大意的情况下,在理解的关键节点上,郑重其事地翻译出来会更好地促进文意的领悟与思维的深入。这似乎也是翻译句子的新尝试,做到“文”“言”融合。

散文的教学,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对语言的教学都是最难的,似乎也是目前散文教学最苍白无力之处。一方面,教师对语言教学似乎无从下手,自己品得语言精妙,怎样使学生也神通?策略上捉襟见肘。另一方面,如何破解语言密码,使学生自然读得,有层阶性地建构语言能力、提升语言水平?这就需要像王尚文先生说的那样,调动全身的感官,综合性地去品析它。

实录三

师:刚才大家读的这些文字表达了作者的钟情赞美之情。还有没有句子表达这种情感?

生:最后一句。

师:最后一句与刚才我们品析的文字一样吗?

生:不一样。以上的文字是写景的,最后应该是议论抒情。

师:有道理。这一段文字就是既有景物描写,又有议论抒情。大家联系《三峡》的学习,再读一读文章,看看还可以发现什么。(生读书)

生:有远有近。

生:有高有低。

生:有形有声。

生:有味有色。

生:有动有静。

生:有大有小。

生:有早有晚。

生:有山有水。

生:有层次有步骤。

师:这里,大家从各个角度来观赏文字,这像一幅画一样。有的是景物内容,有的是写景角度与手法,有的是表达方式。如果根据文字拟一个题目,大家会怎么拟定?

生:《仙都》。

生:《欲界仙都》。

生:《山川之关》。

师:都很有道理。(呈现原标题,学生有点惊异)原标题是这个。请你读一读断句。

生:答/谢中书/书。

师:根据什么?

生:答是回答,谢中书应该是一个人,书是书信。

师:很精准。因义断句。来,咱们一起读一读。(生齐读)这是一封残缺的书信,大家来推想推想,作者很可能想回复他什么?(生思考)

生:自己的欣喜自豪事。

师:为何欣喜自豪?

生:通过“未复”看出自己“与其奇”,很少有人领悟,才欣喜自豪的。

師:还有没有其他句子暗示很少有人领悟?

生:应该是“共谈”,谈的人很多,但领悟的人少。

师:这位同学抓住了“未复”这一关键点,与“天下共谈”紧密联系着,这就是呼应。文章也有呼有应。(板书)咱们一起来读一下。(生读)

生:向往自然自由的山水之间的生活。

生:感慨处在尘世中能够宁静淡泊很不容易。

师:怎么讲?

生:“实是欲界之仙都”,“欲界”就是充满欲望的世界,说明人世间诱惑太多,淡泊名利很难,所以才有最后一句。

师:很深刻!

生:跟友人有相同的内心,跟他分享乐趣。

生:也有可能友人为世事纷扰,他进行劝解,不要沉迷于烦事之中。

师:大家真的很有思想,善于抓住文本去合理推想。我们来看一下写作背景与作者介绍。(屏显,略)(生齐读)

师:看来,大家的推断都很有道理,了不起!那么大家再来联想想象一下,作者在这仙都之中可以做什么?

生:钓鱼。

师:换一种更古典的说法。

生:垂钓,垂纶。

生:品茗。

生:抚琴。

生:采药。

生:听风。

生:听泉。

……

师:大家添加得真是传神!联系一下所学过的古诗文,你觉得哪些人可以“与其奇”。

生:王维。《竹里馆》写的就是隐居生活。

生:陶渊明。

生:谢灵运。

师:作者专门提到他,看来对他很崇尚。不错,他就是山水诗的开山者。

同学们,在山水之间,我们会获得很多心灵的启迪,充满光彩与自由,心灵可以遨游其间,驰骋万里,不必有尘世的纷扰。作者寄寓的就是这种遁形于山林、崇尚自由宁静的山水情怀!

在以上环节的品读之中,聚焦的是写景的文字。品析文字,还要区分文字的功用。描写景物的与抒情议论的区分开来,也就读出了文章的层次,或者文章的手法,就是描写与抒情议论结合。这些是自然的读书发现所得,也是必要的写景语言特点规律的体悟。以此为由头,激活上一课的所学,在“有____有____”之中学生放开思维,从多个角度进行赏析。在文意深刻理解之中体悟到了首尾的紧密联系,也洞晓了作者的写作目的。于是,结构就统一于文意的表达,二者融合在一起,自然得出有呼有应的结论。在经过回收梳理,就有了品鉴文章的多个角度。这样达到了教读文章的“教”的价值。

品读散文的语言,要由言说对象过渡深入到言说主体。文章毕竟是作者的内心流露,教学时就要对作者内心进行体悟理解。文章的情感学生很容易读懂,但是也容易流于概念。事实上,作者表达喜欢山水也不是本文的真正写作目的。阅读教学紧扣写作目的,往往会更好地体现文体性阅读的特点。如果对诉说这种喜欢背后的原因进行探究,作者的心境就一目了然了。因此,语言的高阶训练“推理”就水到渠成了。这是语言思维的深入。在此基础上,如果进一步想象联想,对身处其境的作者的生活加以创造想象,便是对作者心境的进一步神会。这样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取舍之中把作者的内心折射出来,似乎与作者心灵相遇,也是对自己精神生活的引领与陶冶。这一环节达到了语言思维的高阶。文本的情境在学生的创造想象之中得到扩大,文本的意义也得到学生的建构。既然作者说到“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那么在古典文学世界中打破时空的界限,需要学生去思辨认知,调动阅读积累,连缀组元,形成更加整体性的体验,在关联之中做到群文阅读。

猜你喜欢
体悟文字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萌宠
文字的前世今生
懂,才能得
热爱与坚持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梦中的文字
解题中的数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