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女性文学创作素描

2019-12-06 02:36谭若丽
现代交际 2019年20期
关键词:李清照

谭若丽

摘要:中国古代女性文学自先秦时期萌芽后,一直持续发展,到宋朝时期,形成了一个发展小高峰,这一时期的女性作者数量较以前剧增,作品水平也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出现了李清照、朱淑真等具有代表性,能与男性作家相抗衡的女性诗词作家。

关键词:宋代女性创作 李清照 朱淑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20—0119—02

10世纪60年代前后,宋太祖赵匡胤接收了除西夏和辽以外的疆土,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并建立了统一的宋朝。宋王朝通过重用读书人,削减在外兵权等措施大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内部统治的稳定带动经济文化的繁荣,手工业、农业迅速发展,印刷业兴起,出现了纸币,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都有大幅度提高。经济的发展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稳定丰富的物质支持,宋代诗歌不同于唐代诗歌的豪气开阔,而是以理趣见长。唐代中晚期、五代时期兴起的新的诗歌形式——词在当时随发展成为独立的文学样式,但并未得到诗歌的同等地位。词发展到宋代,在文人的精心努力下,将词与个人的日常生活、个人情感相结合,使这一体裁在形式和技巧运用方面更加完善,语言更加精致,意境更加深入,风格更加细腻,韵律更加完美,创造了另一种古典文学样式的巅峰。

宋代女性文学创作中诗与词皆有,据《全宋诗》考,两宋女诗人有200余人;据《全宋词》考,两宋女词人约90人,但成就最高的还是词,尤其是出现了李清照、朱淑真等可与男性词家一样彪炳词史也毫不逊色的女词人。

一、清新与哀婉并存的李清照词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女词人,她出身于官宦之家,她很聪明且接受了优秀的文化教育。在父母之命的年代嫁于与自己有共同爱好的丈夫赵明诚,二人一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和收藏。丈夫故去后,又适逢金兵入侵,被迫流寓南方,生活艰难。李清照诗词都很在行,现存诗歌数量不多,词作仅有47首。李清照少女时代和新婚时期生活幸福舒适,词作多写此时的优雅生活,闲适清丽: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浣溪沙·春景》

小院闲窗春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如梦令》是词家对早年出外游玩经历的回忆,“常记”两字起笔,宛如日常娓娓道来,作者或是与人宴饮归来或是自酌自饮,心情甚是愉快。在回来的路上,诗人偶然进入了荷花深处,惊动了停在洲渚上的飞鸟。全词一气呵成,生动自然,不着雕饰,景象开阔,深得自然之趣。《浣溪沙·春景》抒写了少女时期作者在春景中的思绪。庭院中小窗正浓,而主人公却情绪不高;山峦变换,暮色降临,斜风细雨吹落梨花。整首词在春日景色中流淌着淡淡的忧伤,表现的是一个闺中少女在春雨花落环境中的独自伤感。

李清照后期遭遇家庭变故、国家罹难,则伤感悲苦。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南歌子》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如梦令》写作者的伤春之情,以海棠自喻,经历过世事沧桑,青春易逝,紅颜消瘦。《南歌子》是一首悼亡词,既是对去世丈夫的思念,又是作者流落江南后对国破家亡之恨的抒发。词作看似平平淡淡,却感人至深。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此词是李清照代表名作之一,有学者认为是诗人南渡以后的作品,也有学者认为是其中年时期所作,无论哪个时期作品,作者将不胜悲苦的情感写得凄婉感人,让人不忍卒读。词作开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十四个叠字,将百无聊赖的心情深度刻画,被历来词论家大力称赞。女诗人一直在苦苦地寻觅,却发现只有凄凉清冷,顿觉忧伤;如果能好好睡一觉,也许凄苦就能忘怀,但这样一个乍暖还寒的秋季,清冷不暖,难以入眠。心不暖,身又冷,三杯两盏淡酒也抵消不了冷风,一幅端着酒杯裹紧衣衫的孤独女诗人的画面清晰呈现。词人握着酒杯,抬头看那暗淡的云层,突然听到孤雁的悲鸣,直破天际,直刺词人的心口,瞬间泪眼模糊。在思念中,觉得那只大雁与词人似乎是旧时相识的,好像是曾为自己传递情书的那一只。旧物在而人已非,愁更愁。这个时节,家中花园开满了菊花,绿肥红瘦,憔悴满地,已没有心情将其采摘了。词人独对孤雁惨菊,熬着时光,待到黄昏,想着黑夜的月光或许可将悲伤遮蔽,带来光明的希望,不曾想凄凄细雨淋沥,一点一滴打在梧桐叶上,如同泪珠流到心头。此情此景,哪是一个“愁”字概括得了的呀!此词妙语连珠,自然动人,毫无雕琢痕迹,实乃词作高手才能为。

李清照作词喜用白描,语言流畅优美,风格清丽深婉,兼有豪迈倜傥。李清照不仅擅作词,也善于论词,她提出的“别是一家”主张,将词这种文体与诗歌区分开来,是词体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词论。李清照词以婉约为主,屹然为一大宗,人称“婉约词宗”,其影响深远,在宋词以至词史中都占有重要位置。

二、忧苦断肠的朱淑真词

朱淑真,号幽栖居士,今浙江杭州人。与李清照齐名。朱淑真生于仕宦之家,自幼聪慧,爱读书,出嫁后与丈夫不睦,一生郁郁寡欢,忧郁早逝。朱淑真去世后,父母认为其离经叛道,文稿不宜存世,故将其付火烧毁,因此生平事迹不可考。现存劫后余篇《断肠诗集》《断肠词》,都可称是文学史上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可想其生前定以创作为精神寄托,呕血为之。《谒金门·春半》:“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这是朱淑真所写闺中见春思人的小词。春光匆匆已流逝大半,目光所及,繁花凋落,眼前景色,触目生愁。 即使倚遍“十二阑干”,春愁仍在,依然无法排解。面对着这残春败景,不禁触景生情,思念自己所想念的人,愁肠更愁,想念断肠。通篇哀婉细腻,含蓄深邃。《减字木兰花·春怨》:“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与上篇作品一样,都是借写春景以书写忧愁,开篇“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一个“独”字一层寂寞哀愁,连用五个“独”字,将愁情层层加叠,则哀情变怨,伤情伤神,“伫立伤神”,将女主人公的孤寂焦灼、百无一可的情状描绘出来;下片是对上片心伤孤独情绪的进一步强化。全词语言通俗自然,流丽婉转,字数不断,情感起伏多变。

由于朱淑真身世记载资料的缺乏,这一方面的研究并无准确定论。近年来,许多学者尝试从一些新颖角度对其进行开拓性研究,并取得了可喜进展。“空白”本是美学中的一个概念,后被文学作品运用为一种创作手段,并得到很多艺术佳作的广泛应用,即作者在作品构建中故意留下让读者补充发挥的空间,共同完成作品的美学价值创造。胡元翎《朱淑真与“空白”效应》正是通过关注朱淑真作品中“空白”这一创作技巧来解读朱淑真词的。此外,还有从性别差异视角对其词作进行研究的,等等。

三、宋代其他女性词人

宋代女性能词者,名气较大者还有魏夫人、张玉娘、吴淑姬。魏夫人,是北宋丞相曾布的妻子,被宋朝廷封为鲁国夫人;其现存诗一首,词数首;其词婉丽,多写离愁别绪,如:

《好事近》

雨后晓寒轻,花外早莺啼歇。愁听隔溪残漏,正一声凄咽。

不堪西望去程赊,离肠万回结。不似海棠阴下,按凉州时节。

《菩萨蛮》

东风已绿瀛洲草。画楼帘卷清霜晓。清绝比湖梅。花开未满枝。

长天音信断。又见南归雁。何处是离愁。长安明月楼。

张玉娘,字若琼,自号一贞居士,处州松阳(今属浙江丽水市松阳县)人。张玉娘著有两卷本《兰雪集》,留存生平诗词100余首,词作仅有16首。她的诗风格多样,既有清婉凄丽、感动人心的爱情悲歌,又有磅礴激烈、气势雄壮的爱国咏叹。张丽娘虽处闺阁之中,却不固步自封,囿于尺寸天地;她忧国忧民之心,曾作《塞上曲》《王将军墓》《塞下曲》《从军行》等,以豪阔的胸怀书写战事,发表悲慨,表现了张玉娘坚贞的民族气节和对国家深沉的爱,作品气格雄壮,全不见闺中女子的娇柔之气。张玉娘的大部分词作写于与表兄的爱恋期间,她与表兄沈佺本是有情人,却因家庭反对,病魔折磨,最后一人病死,一人相思而逝,着实可怜。

吴淑姬,宋代著名女词人,著有词集《阳春白雪词》五卷,现今仅见三首。黄升《花庵词选》认为其词“佳处不减李易安”。《小重山》:“谢了荼蘼春事休。无多花片子,缀枝头。庭槐影碎被风揉。莺虽老,声尚带娇羞。独自倚妆楼。一川烟草浪,衬云浮。不如归去下帘钩。心儿小,难着许多愁。”以曲折的笔法吐露青春难再的感慨。南宋文学家洪迈在其《夷坚志》庚集卷十中记载其作《长相思令》一首,曰:“烟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从何处回?醉眼开,睡眼开,疏影横斜安在哉?从教塞管催。”此词借咏物以咏人,表明自己的高洁精神。

随着宋代礼学的加强,女性的活动范围、行为准则受到了诸多限制,封建伦理和贞节观成为她们精神和道德规范上的金箍,使她们受尽了凌辱与痛苦。但她们不屈服,敢抗争,用文学作品记录她们鲜活的生命,抒写她们顽强追求自由和爱情的气节,推动了中国女性文学的卓越发展。

参考文献:

[1]譚正璧.中国女性文学史·女性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2]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99.

[3][宋]李清照.李清照集笺注(修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4][宋]朱淑真.朱淑真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责任编辑:于蕾

猜你喜欢
李清照
谈李清照婉约词的艺术特色
李清照当衣买书
李清照
点绛唇
如梦令
小两口的幸福生活
趣味生活秀
性格刚烈
李清照当衣买书
李清照检举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