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研究

2019-12-06 06:22杨静
商情 2019年48期
关键词:实体经济金融建议

杨静

【摘要】金融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根基,是將金融与实体经济相连接的命题,宣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局限性,金融业起步较晚,行业较为脆弱,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从宣城市实体经济发展现状入手,通过阐述宣城市目前金融业发展情况和分析宣城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成绩,深入剖析了宣城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机遇与挑战,并总结得出宣城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突出问题,提出优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建议,以期助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改善宣城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提高风险控制能力,缓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的问题,为金融在经济增长、服务民生等方面发挥更多更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金融 服务 实体经济 建议

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意义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根基,是国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党的十九大明明确指出,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主攻供给体系质量,推动供给侧改革,增强我国经济质量和效率。因此,在经济新形势下研究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意义重大,对国民经济发展、金融体制改革、供给侧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有利于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二、宣城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宣城市实体经济发展现状

宣城地理位置优越,是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宣城撤地建市以来,经济发展迅速。2018年实现GDP总值1317亿元,同比增长8.32个百分点,经济总量排位在全省前移。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35.4亿元、641.6亿元、540.2亿元,同比分别上涨3.1%、10.2%、7.4%。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10.3:48.7:41。全年实现财政收入240.1亿元,上涨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1%和14.9%的增长,均创2015年以来最高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9.5%和21.1%1。新兴动能、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企业数达到681户,增加值上涨20.1%,居全省第四,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达54.2%。供给侧改革降成本推进成果显著,2018年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本同比下降0.87元,低于全省1.22元。宣城全年社会保障业、农业投资分别增长35.5%和86.8%,均快于全部投资增速2。全市经济运行积极健康,发展速度不断提升,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但是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复杂,经济呈现出新态势,实体经济仍面临较多困难,仍然要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努力开创经济新局面。

(二)宣城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实践

1、宣城市金融业发展进程

宣城高度重视金融业发展,从2000年6月设立地级宣城市以来,不断加大金融创新力度,金融机构体系不断健全,金融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初步形成了银行、保险、证券公司为主体,基金公司、小贷公司、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村镇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多维发展的架构。全市金融机构积极推进金融创新,深化资本市场建设,突出风险防控,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保证了全市金融工作的平稳运行,同时有力保障了实体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2、宣城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成绩

宣城金融业近几年飞速发展,GDP稳步增长,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现出不断上涨的趋势,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具有正面积极的促进效果。宣城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

(1)商业银行加大信贷支持

对国家重点项目,城市基建、重大民生工程、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能源项目开展积极的信贷支持,深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尤其是民营企业有关政策机遇。2018年上半年,全市累计开展新型政银担业务33.15亿元,累计发放税融通贷款5.64亿元,服务企业430户,融资担保放大倍数4.68倍,同比增速为30.69%,续贷过桥资金周转12.7亿元,周转次数7.31次,扶持企业292户,进一步强化小微企业贷款服务。截至10月末,一千万元以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2.61亿元,增长14.58%,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09个百分点3。

(2)打造农房抵押贷款试点“宣州模式”

宣州区是农房抵押贷款国家级试点地区,人民银行宣城支行牵头推动政府建立配套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做好服务,试点以来,业务机构已经从2家发展到4家,至2018年一季度末,农房抵押贷款额为4891万元,试点以来累计发放1.1亿元4。

(3)扎实推进绿色金融工作

2017年向全省唯一的 “绿色信贷”试点农商行——宁国农商行发放再贷款再贴现资金7亿元。2018年一季度,累计向宁国农商行发放再贷款0.8亿元、再贴现0.92亿元5。

(三)宣城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机遇与挑战

1、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机遇

宣城生态秀美、山灵水动,与苏浙两省交界,交通畅达、要素汇聚,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适宜环境。宣城市政府近几年出台多项举措,加大支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支撑。政府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实施企业上市翱翔计划,推进公司上市挂牌,开拓直接融资规模,优化实体经济融资结构,力争满足不同实体的金融需求。近年来,宣城市场货币资金供给充足,经济增长快,第三产业的产值大幅增长,同时金融机构多元化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和普惠金融平台的发展,增强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2、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挑战

虽然宣城融资结构不断优化,但直接和间接融资比重差依然悬殊,导致金融资源进入实体经济不够顺畅,实体经济获得的金融资源存在供给结构上的偏差,从而不同领域实体经济发展参差不齐,影响了整体水平的提升。目前经济下行,金融脱实向虚和货币空转现象增多,实体增速放缓,投资回报率走低,导致主流金融机构“不愿”服务实体经济。同时产能过剩导致实体产品积压,企业债务问题严峻,银行业坏账增加,导致资金“不敢”流向实体经济。

三、宣城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存在突出的问题

(一)谋求转型,服务实体经济意识弱化

虽然宣城市金融机构主动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积极进行转型升级,力求做到业务多元化、地域多元化,但同时宣城金融业的风险指标增多,导致金融机构主动支持实体经济意识下降。普惠金融大力实施,企业融资问题得到了一定缓解,但仍存在部分银行门难进、款难贷的现象,金融机构在业务合作时,更倾向于规模大、盈利强和信誉好的企业,这对于小微实体而言,是它的短板,那么就导致小微企业缺乏正规金融机构提供支持,我国经济实体大部分都是由小微企业组成的,实体经济自然发展不均。

(二)脱实向虚,资源错配现象较为严重

近年来金融业发展更倾向于虚拟经济,已经超出实体经济承受范围,实际发展中,宣城市实体经济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实体经济大部分依靠银行业提供服务,各环节资金投入、费用叠加,大大提高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因此银行资金为追求利润,往往偏离本源,逐渐流向房地产、股票等领域,资源错配现象严重。货币金融过度发育,金融机构内部资金空转现象严重,在套利的诱惑下,多数企业并没有用从银行获得的资金发展实体业务,进一步加剧经济脱实向虚。

(三)创新不当,阻碍资金流入实体经济

商业银行表外、同业业务繁多,交易复杂,交易双方高度关联,连锁反应强,但目前宣城市銀行的风险防范措施还不到位,这就造成业务转型不合理。此外,宣城银行表外业务中,容易将交易成本转嫁到客户身上,这就会阻碍资金流入实体1。银行同业、理财和表外业务这三个领域过快发展,吸资明显,导致资金空转、乱象丛生,阻塞了资金流入实体经济的渠道。

(四)坏账增加,金融风险防范能力不足

宣城部分金融机构风险意识和内控薄弱,存在合规建设滞后、监管制约失衡、责任追究不力等问题,伴随着部分产业淘汰出局,部分银行的不良贷款和坏账呈现上升的趋势,合规经营文化弱化,金融机构需坚持合规经营理念,以实现金融业的稳步推进及实体经济的稳定发展。

四、宣城市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发展建议

(一)优化金融环境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1、加强金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政府改善服务机制,提供特色、专业化服务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各类金融机构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搭建全市信用担保体系和风险补偿机制,优化信用环境,支持信用评级机构、金融中介参与到企业信息征集和信用评级工作。摸索建立全市金融机构间和与其它部门间共享信息的平台机制,增强金融行业的信息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有序竞争、合作共赢。

2、加强金融法治环境建设

政府要主动建立金融风险防范体系,深入群众,开展法制宣传,提高各级经济主体的风险防控意识和法制意识。出台融资规范等金融法规,制定行之有效的金融监管及问责制度,完善金融法治环境。开展宣传教育,通过金融知识传播的社会普及,深化科学理财意识和投资文化。

(二)拓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渠道

1、拓宽间接融资渠道

多措并举,吸引储蓄资金集聚资本,增加资金供应量,缓解实体经济资金供求矛盾;积极引入多方资金,保证信贷投入,满足宣城市信贷需求;通过信用贷款、融资担保、抵押担保等多种方式,保障实体经济资金供应;优化信贷结构,促进信贷资金向自主创新、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节能环保、社会民生、个人消费等领域倾斜。

2、扩大直接融资比重

宣城市政府做好企业上市培育工作,按照上市、培育、储备的分阶段建设方针,做好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梯队建设,鼓励达到条件的企业去上市直接融资,提升企业直接融资的能力,引导实体经济丰富融资市场与渠道。

3、引导利用民间资本

宽松民间金融市场准入条件,大力推行普惠金融体系建设。鼓励民间资本成立专业金融机构,引导民间资本设立投资基金、金融中介、担保公司、小贷公司等。培育金融市场专业人员,为民间金融机构规范运作提供专业机构和人员,为宣城市实体经济开办、重组、资本运作等提供服务。

(三)完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布局体系

1、完善金融布局

宣城市政府要利用区位、机遇、人力成本低廉等优势,提高金融机构数量,推进金融机构质量建设,合理扩张金融规模,调整金融结构升级,缓解实体经济融资渠道窄、金融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培育证券、保险、基金、信托、互联网金融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丰富金融机构梯队,提高股份制和民营金融机构数量,合理增加物理网点密度,加大投入使用ATM 机、POS机,推广扫码付款,使金融服务更加便利2。

2、合理开拓创新

政府出台支持金融创新的奖励举措,设立金融创新奖项,激发全市金融创新热情。结合宣城市实际情况,金融机构要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思维,丰富金融服务内涵,提升技术,创新金融产品,完善金融模式,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引导灵活投融资,拓宽实体经济的服务对象。金融业要突破传统信贷模式,开发服务实体的新模式,不断进行业务创新,推出信用贷、信用保险、资产证券化、担保资产多样化等新型业务。

(四)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风险管理

1、金融机构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金融机构要稳健经营、审慎选择业务,做好金融风险防控工作,把握风险管理的全面性和前瞻性方向,增强金融风险的识别、预警和处置能力,克服系统内部金融脆弱性,注重对信贷活动中的贷前、贷中和贷后环节进行调查监控3;要求实体经济提供信用担保,建立金融机构内部风险补偿制度,设立实体经济贷款风险准备金,联合更多金融中介,搭建企业融资平台,不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和优化融资结构,降低风险和成本,助力企业发展。

2、企业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管理层要高度重视风险文化建设,树立金融风险意识,强化内部风险约束机制,合理进行内部控制,企业要有合规合法经营意识,把自身信用评级提升,减少融资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做好企业信贷融资额度增加和融资信贷期限缩短工作,努力提高金融市场服务效率,优化金融服务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朱鸣,龚晓. 浅议商业银行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J].现代金融,2018(11).

[2]吴悦. 银行在服务于实体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金融在线,2018(6).

[3]姚伟. 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实践、证据与对策.上海金融,2019(2).

项目名称:2019年度宣城市社科类调研课题:宣城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研究。项目编号:xcsklktB1924

猜你喜欢
实体经济金融建议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电商发展过快的成因及对经济的影响
虚拟资本理论发展探究
浅谈我国实体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实体经济在金融支撑下的重要意义
三代人的建议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