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预防以及日常饮食相关问题

2019-12-06 07:38范扬帆
健康人生 2019年11期
关键词:乳腺筛查乳腺癌

范扬帆

如何预防乳腺癌的发生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一直想有效解决的问题。在日常门诊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吃什么食物能预防,下面我们就来具体探讨一下与乳腺癌相关的日常饮食问题。

说到乳腺癌的预防,就要提到“三级预防”的概念。

一、疾病的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也叫病因预防,用中国传统医学的说法就是“治未病”,但对于肿瘤来说,并没有一个直接且明确的病因。曾有研究表示,大多数恶性肿瘤的原因是“运气”。这里所谓的“运气”指的是“随机”,因为大多数恶性肿瘤的发生是由于基因突变,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但是有很多外界的因素会导致基因突变的概率增加,比如放射线、化学有毒物质等。对于乳腺癌来说,同样也有许多的高危因素,避免这些高危因素也许可以让乳腺癌的发生概率降低。

二级预防是在疾病的潜伏期为了阻止或减缓疾病的发展而采取的措施。包括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故二级预防又称为“三早”预防。前面也提到,目前乳腺癌和大多数恶性肿瘤一样,病因并不十分明确,因此一级预防对于乳腺癌来说,效果并不十分明确。或者说,现阶段医学还未发展到足够先进,可以直接去除乳腺癌病因让其不发生。因此现阶段来说,开展乳腺癌的二级预防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而国家最近几年对乳腺癌和宫颈癌的“两癌筛查”做得越来越全面,群众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意义也有了多方面的认识。

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是在疾病的临床期为了减少疾病的危害而采取的措施。

二、如何预防乳腺癌

1.不同地区的特点

我国不同地区的乳腺癌发病率也不一样,经济发达地区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地区发病率与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农村地区。2014年中国城市地区女性乳腺癌的发病例数和死亡例数分别是农村地区的2倍和1.8倍。发病原因复杂,不能用单个因素来解释,可能和城市女性的压力、环境、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等因素相关。

2.不同年龄的特点

我国20岁及以下的女性很少患乳腺癌,20岁以上的女性乳腺癌发病率随年龄迅速上升,并于55~60岁左右达到高峰。乳腺癌的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升高,25岁后增长迅速,于60~65岁达到第一个高峰,之后略有下降,并于70~75岁再次上升,于85岁以上达到死亡高峰。因此,中老年女性人群需要重点关注乳腺癌的防治,如果发现乳腺有不明肿块的时候,应主动尽早前往医院就诊,即使没有什么症状也应参加常规体检或筛查。

3.控制体重

超重(BMI≥25kg/m2)和肥胖(BMI≥30kg/m2)是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控制体重是预防乳腺癌的一个重要措施,包括孕期体重、婴儿出生时体重、成年期体重和绝经期体重都应控制在合理范围。所以,孕期不应让体重增加过多,对于自己和宝宝都有好处;青春期乃至成年女性,提倡选择多样化的健康食谱,限制高脂、高热量、炸烤腌制食品等,并把身体活动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注意避免肥胖,特别是绝经后。

4.月经、生育及哺乳

目前普遍认为,初潮年龄越早或绝经年龄越晚,患乳腺癌的风险越高。初潮年龄和绝经年龄不受人的控制。但是,女性儿童营养过度、热量摄入过剩可能会促进早熟,使月经初潮时间提前。所以儿童时期应该对高脂肪、高蛋白的饮食要有所节制,也许一定程度上能降低过早的初潮年龄。

首次足月产的年龄越小和生育次数越多,患乳腺癌的风险均越低。而未生育的女性比已生育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更高。哺乳能明显降低乳腺癌风险。近年来,晚婚晚育、哺乳时间短等现象增多,甚至少数人不婚不育或者不哺乳,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乳腺癌风险。

关于流产,一般认为多次流产理论上是会增加乳腺癌风险的。但是现有的研究结果并未得出流产和乳腺癌相关的结论。

5.生活习惯和饮食

关于生活习惯,一般认为不规律的作息、过度劳累或精神压力过大等,对乳腺有不良的影响。有研究表示吸烟能增加乳腺癌风险,而且这里的吸烟也包括了被动吸烟。

关于饮食,总体来说也没有某个证据级别很高的研究证实某种食物能导致乳腺癌,或者某种食物能直接预防乳腺癌。但是关于食物的研究有很多,这方面问题也是人们非常关注的,很多食物和乳腺癌的确也相关。

6.外源性雌激素

外源性雌激素是不能胡乱使用的,正常女性是不需要补充雌激素的。如果因为某些疾病而需要使用雌激素,那需要听取医生的专业意见。如果因某种病理状态,的确需要使用雌激素的,且没有乳腺方面的禁忌,那是可以使用的。

7.乳腺自我检查

关于乳腺自查要明确两个问题。第一,要学习正规的自查方法;第二,自查不能代替去医院就诊或乳腺癌筛查。只能把自查当作一种补充手段,这样才能达到早发现的目的。如果自查发现了乳房外形较前有改变、乳房扪及肿块、乳头近段时间凹陷、乳头溢液或溢血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8.乳腺癌筛查

乳腺癌筛查是通过有效、简便、经济的乳腺检查措施,对无症状妇女开展筛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其最终目的是要降低人群乳腺癌的死亡率。国外有指南建议50岁开始乳腺癌筛查,但是大部分指南建议40岁作为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但对于乳腺癌高危人群可将筛查起始年龄提前到40岁以前。筛查的终止年龄,我们一般建议是70岁。70岁以上的女性可以根據自己的情况,每1~2年做一次乳腺钼靶X片检查。

乳腺癌筛查的方式有临床体检、乳腺超声检查、乳腺钼靶X片检查、乳腺磁共振等。40~70岁的女性建议每1~2年做一次乳腺钼靶X片检查,对于致密型乳腺推荐与B超检查联合。根据每个人乳房的具体情况,临床医生可能还会给出缩短检查间隔或做其他检查的意见。

三、高危人群如何预防乳腺癌

1.高危人群的定义

国内的指南认为存在下列三种情况之一者即被认为是乳腺癌高危人群:(1)有明显的乳腺癌遗传倾向者;(2)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的患者;(3)既往30岁前接受过胸部放疗者。

2.乳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

高危人群推荐的筛查起始年龄就要在40岁以前了。对于无症状的乳腺癌高危人群,建议每年一次乳腺钼靶X片检查;每6~12个月一次乳腺超声检查及乳腺体检;必要时每年一次乳腺增强MRI。如果存在结节、钙化点或其他异常情况,一般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出个体化的意见,可能是活检,也可能是缩短检查时间。

3.药物降低乳腺癌风险

能降低乳腺癌风险的药物有四种:他莫昔芬、雷洛昔芬、阿那曲唑和依西美坦。其中他莫昔芬可以用于绝经前和绝经后的女性,而后三者只能用于绝经后的女性。我们一般不推荐35岁以下的女性使用药物。推荐使用的情况如下:(1)65岁以上且有一个一级亲属患有乳腺癌;(2)45岁以上且有多于一个一级亲属患有乳腺癌或一个发病年龄小于50岁的一级亲属;(3)40岁以上且有一个一级亲属患有双乳癌;(4)曾经乳腺活检存在小叶或导管不典型增生或者小叶原位癌的。需要使用药物的情况也许不限于以上几条,临床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给出个体化意见,需要同患者一起权衡利弊。这些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不能擅自随便使用。

四、日常饮食相关问题的探讨

十字花科植物

流行病学研究和动物实验发现十字花科植物,如花椰菜、结球甘蓝等,因其含有吲哚类等天然物质成分,能够预防乳腺癌的发生和进展。

豆类

对于豆类的摄入有利还是有害存在争议。大部分学者认为大剂量摄入豆类可预防乳腺癌的发生,豆类中富含的异黄酮可通过改变雌激素及其效应从而预防乳腺癌,这种作用对于绝经前妇女尤为明显。此外,豆类中有丰富的纤维含量,豆类中的木脂素和植酸具有抗氧化和抗癌潜力,这可能是其具有预防作用的原因。然而,有部分学者认为豆类的预防作用非常轻微。更有一些学者认为异黄酮的雌激素样作用对乳腺癌患者有不利影响,认为推荐用大量摄入豆类食品预防乳腺癌的发生和复发措施尚不成熟。

水果和蔬菜

总体而言,目前的证据认为水果和蔬菜摄入对于预防乳腺癌可能具有有益作用,这可能与水果和蔬菜中具有一些高浓度的生物活性成分有关。这些生物活性成分包括类胡萝卜素、蕃茄红素和多酚等,它们具有抗氧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和抗炎等作用。

全谷物

有研究发现每周全谷物7次以上者乳腺癌风险降低。全谷物的这种作用可能在于其高纤维素含量。较高的纤维素摄入量与低乳腺癌风险相关,每天每增加10g纤维素摄入量可降低5%的乳腺癌风险,其作用可能是因为纤维可减少肠道中雌激素和雄激素的再吸收并因此降低其循环水平从而降低乳腺癌风险。

橄榄油

有一些研究发现橄榄油的摄入可能与乳腺癌风险降低相关。这主要与橄榄油中具有的高含量油酸、抗氧化剂多酚等相关。

肉类,鱼类和奶制品

纯素食不能明显降低乳腺癌风险。食用肉类较多的妇女乳腺癌患病风险略有增加:每天每增加100克红肉,乳腺癌风险增加4%,每天每增加30g加工肉,风险增加3%。目前尚不清楚为何肉类具有这种不利作用,可能与肉类高温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杂环胺、多环芳烃等或脂质过氧化的致癌作用相关。鱼类被认为能降低乳腺癌患病风险,这可能与其含有的Omega-3多不饱和脂肪、DHA等相关。最近的一项涉及100多万名参与者和2万余名乳腺癌患者的研究发现,高乳制品摄入者较低乳制品摄入者乳腺癌发病率降低16%,乳制品的这种降低乳腺癌风险的作用可能跟强化乳制品中含有的钙、共轭亚油酸或维生素D成分有关。

坚果

坚果中具有丰富的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纤维、维生素、矿物质、抗氧化剂、酚类化合物、植物甾醇等,这些成分的抗氧化活性、免疫调节作用等,与肿瘤抑制相关。有研究发现,青春期摄入坚果与乳腺癌低发病风险相关。

维生素补充

目前的研究只限于自然食物研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维生素补充剂降低或增加乳腺癌风险,而过量的维生素补充剂使用常常产生其他不良影响。因此,除非有特殊原因,否则最好的建议就是避免进行额外维生素等营养素补充。

低脂饮食

近来,一项近5万例受试者参与,干预8.5年,随访16.1年的临床研究发现:减少脂肪摄入(减至总卡路里的20%)并增加水果、蔬菜、谷物的干预组与常规饮食组相比,干预组的乳腺癌患者全因死亡率显著降低。此外,研究发现孕期高脂饮食摄入会增加子代患乳腺癌的风险。

饮酒

美国的一项随访10年的女性健康研究发现,每天摄入酒精量超过30g者,乳腺癌患病风险比不饮酒者增高32%。另一项对18万名绝经后妇女的研究也得到类似结论:每日摄入酒精量超过35g妇女乳腺癌风险是不饮酒者的1.35倍。由于酒精会增加绝经后妇女血液循环中雌激素水平,影响叶酸代谢,且其代谢产物乙醛是一種致癌物,因此酒精是导致乳腺癌发生的不利因素。

猜你喜欢
乳腺筛查乳腺癌
高危型HPV筛查与TCT联合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筛查方法在筛查不同孕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情况的应用价值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开刀治疗乳腺癌
两癌筛查中的健康宣教及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乳腺贴真的能治乳腺疾病吗
乳腺检查无须避开经期?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乳腺增生会影响奶量吗?
男性也应注意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