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关汉卿的“英雄三部曲”

2019-12-06 07:39雷光高
北方文学 2019年32期
关键词:关汉卿

雷光高

摘要:关汉卿的“英雄三部曲”包括《单刀会》《西蜀梦》和《救风尘》,三部都是有关英雄的雜剧,表达了其对时代英雄的呼唤,本文即通过分析此三部“英雄剧”,抛砖引玉,探索关汉卿英雄情结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关汉卿;《单刀会》;《西蜀梦》;《救风尘》;英雄情结

元代是蒙古族统一中国的时代,汉民族在蒙古铁蹄的淫威之下苟延残喘,在夹缝中求取生存,精神上和心理上都遭受严重的打击和煎熬,特别是读书人,他们仕进无门,退耕不任,只好流落市井,成为书会才人,创作杂剧、散曲来谋求衣食,伟大的剧作家关汉卿便是其中的一员。但是,关汉卿并没有在花街柳巷迷失自我,他放眼社会生活,关怀黎民众生,创作了多部具有时代精神的作品。他关注民生,把目光聚焦于普通大众,甚至是自己身边地位低贱的妓女,反映出普通民众的心声,展现出普通民众的智慧,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

“在没有英雄,自己也难成为英雄的时代,关汉卿呼唤英雄。”[1]关汉卿创作了多部反映英雄的作品,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单刀会》《西蜀梦》《救风尘》,本人简称其为“英雄三部曲”。《单刀会》呼唤民族英雄,《西蜀梦》呼唤英明君主,而《救风尘》则呼唤平民英雄,三剧都是当时时代精神的体现,都反映了人们的心声,也呼应了关汉卿个人的英雄情结。

一、呼唤民族英雄——《单刀会》

《单刀会》讲的是关羽单刀赴会的故事,是关汉卿根据陈寿的《三国志·吴书·鲁肃传》中的鲁肃索荆州改编而成的历史剧。关汉卿在剧作中对历史进行了艺术化的处理来为自己的主题服务——正统思想,史书中鲁肃是主角,他义正辞严,咄咄逼人,而关羽只有一句“此自国家事,是人何知!”而在剧作中主角是关羽,鲁肃则成了衬托关羽英雄形象的配角,关羽不再是史书中记载的那样寡言少语,理亏词穷的形象,相反,他在正统思想的指引下据理力争,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当鲁肃说“这荆州是俺的。”时,关羽反驳道:“你不知,听我说:

[沉醉东风]想着俺汉高皇图王霸业,汉光武秉正除邪,汉王允将董卓诛,汉皇叔把温候灭,俺哥哥合情受汉家基业。则你这东吴国的孙权,和俺刘家却是甚枝叶?请你个不克己先生自说!”

关羽紧扣住汉家正统的思想,驳得合情合理,有理有据,若是把这段唱词放在历史中,该哑口无言的就是鲁肃而非关羽了。关羽之所以能理直气壮,正是有正统思想作支撑,正如其下场时唱的[离亭宴带歇指煞]“百忙里称不了你老兄心,急切里倒不了俺汉家节。”

毋庸置疑,《单刀会》所要反映的正是正统思想,正统观念;此外,此剧主要是塑造了智勇双全的关羽这一英雄形象,呼唤民族英雄也是这一剧的主题。

《单刀会》创作手法也很独特,明明关羽是主角,却安排在第三折才正式出场,第一折正末扮乔公,第二折正末扮司马徽,两折都通过他人之口歌颂英雄关羽,烘托关羽的英雄形象,为关羽的正式出场埋下伏笔,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到了第三折,可谓是“千呼万唤始出来”,正如刘建坤所说:“它的艺术技巧,就是要想尽一切方法歌颂英雄的关羽。”[2]

《单刀会》不仅是一部历史剧,更是一部英雄剧,剧中出了“汉”字之外,出现最多的字眼就是“英豪”“英雄”二词了,详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除第二折之外,几乎每折都出现了“英雄”这一字眼,第一折和第三折除“英雄”外还出现了“英豪”一词,“英雄”“英豪”其实一也,都是“英雄”之义。需要注意的是,第二折虽然没有出现“英雄”一词,却通过司马徽之口为我们展现了关羽,刘备,诸葛亮,黄汉升,赵子龙,马孟起等众多英雄,可以说,全剧都充斥着英雄形象,这正是关汉卿呼唤英雄的集中体现,关汉卿通过《单刀会》一剧呼唤民族英雄,希望这个时代能像三国时期一样英雄辈出,希望能有关羽这样的英雄人物来拯救天下苍生,恢复汉家天下。

因此,《单刀会》不仅是一部历史剧,更是歌颂和呼唤民族英雄的一部英雄剧。

二、呼唤英明君主——《西蜀梦》

《西蜀梦》也是一部历史剧,同时也是一部英雄剧,但反映的是英雄末路的悲剧。“《西蜀梦》以悲怆的文辞述说了《单刀会》英雄的最终归宿,其包含的深感壮志难酬、人情淡薄的内心冲突更无化解之可能。”[3]《西蜀梦》中英雄死了,天下苍生靠谁来拯救,关汉卿最后只能寄希望于明君圣主。

《西蜀梦》现存只有曲词,没有宾白,第一折正末扮使臣奉命去荆州、阆州打探关羽和张飞的消息,得知二人俱被小人陷害;第二折正末扮诸葛亮夜观星象,得知关羽、张飞二人已经遇害,刘备召他解梦,诸葛亮为怕刘备烦恼只得向他撒谎;第三折正末扮张飞,讲张飞和关羽的两个鬼魂在赴蜀途中相遇,述说满腔的愤恨,誓要将贼臣杀掉才能超度;第四折正末扮张飞,讲张飞、关羽两个鬼魂进蜀皇宫向刘备托梦复仇。

张飞、关羽都是大英雄,却被麾下的张达,糜竺、糜芳害死,壮志难酬,死后阴灵也不能超脱,“发出谁来拯救天下苍生的悲凉呼喊”。[4]他们已经死了,只有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兄弟和君主身上,那就是刘备,于是便有了第三、四折“关张双赴西蜀梦”的情节,在关汉卿看来,英雄死了,拯救天下苍生的任务只有靠英明君主了。渴望明君圣主,也是关汉卿呼唤时代英雄的体现,君主,特别是那些开国君主,他们也是英雄,是英雄的领袖,英雄中的英雄。在当时的时代环境下,关汉卿渴望一个像刘备一样的具有远大抱负的君主,领导广大民众为民族英雄报仇雪耻,驱逐鞑虏,恢复汉家天下。

因此说,《单刀会》也在呼唤时代英雄,呼唤英雄领袖,呼唤明君圣主。“英雄三部曲”都在呼唤时代英雄,但是其中英雄的内涵各不相同,《单刀会》呼唤民族英雄;《西蜀梦》呼唤英明君主;而《救风尘》则呼唤平民英雄。

三、呼唤平民英雄

《救风尘》讲的是风尘女子赵盼儿与狡猾的恶少奸商斗智斗勇救义妹逃离火坑的故事。剧中主角赵盼儿是一介妓女,无权无势,却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与花台子弟周舍周旋,从而成功的将义妹宋引章从周舍手中救出,在这部剧中,关汉卿要塑造的正是像赵盼儿一样的智勇兼备的平民英雄。

《救风尘》可以说也是一个“单刀赴会”的故事,與《单刀会》不同的是:

1.性别不同,《单刀会》的主角是男性,而《救风尘》中的主角是女性。

2.地位不同,《单刀会》中的关羽是大将军,而《救风尘》中的赵盼儿是低贱的妓女。

3.目的不同,《单刀会》所要维护的是汉家正统,而《救风尘》中的赵盼儿只要搭救身陷火坑的宋引章。

4.武器不同,《单刀会》中关羽的武器是一把单刀,而《救风尘》中赵盼儿的武器是她的美貌。

5.对手不同,《单刀会》中关羽的对手是无知短视的鲁肃,而《救风尘》中赵盼儿的对手是奸诈狡猾的周舍。

从上可以看出,《救风尘》中的惊险程度完全不亚于关羽的“单刀赴会”,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救风尘》和《单刀会》相同的是,两部剧中都塑造了大智大勇的英雄形象,“赵盼儿是关汉卿倾注满腔心血雕塑而成的风尘女侠形象。”[5]赵盼儿这一人物形象与关汉卿的英雄情结遥相呼应。

《救风尘》中所塑造的英雄不是像关羽一样的大英雄,也不是像刘备一样的英明君主,而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女子,关汉卿要告诉我们的就是所谓英雄就在我们自己人中间。《救风尘》“描绘出被迫害者以弱胜强的场景,让观众在笑声中体悟到不能低估自身的力量、不能屈服于压迫者的淫威,只要敢于斗争、善于应变,命运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6]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是很有启发性和鼓舞性的,当英雄不在,明君圣主也还没有出现的时候,人们不能等待他救或坐以待毙,而应该学会自救。其实每个人都能成为英雄,英雄就在我们自己人身边。

关汉卿在此一部剧中所要呼唤的英雄正是千千万万生活在我们中间,智慧与勇气兼备的平民英雄。拯救天下苍生光靠英雄和君主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每个人都站起来学会自救,才有脱离苦海的可能。

四、结语

关汉卿“英雄三部曲”——《单刀会》《西蜀梦》《救风尘》都是其呼唤时代英雄的英雄情结的反映,从呼唤民族英雄到呼唤英明君主再到呼唤平民英雄,我们可以看出其呼唤时代英雄的心路历程,即是一个渴望他救到自救的过程,其中有一个质的飞越。事实也正是如此,只有学会自救,才有能力去救他人,说不定自己就是那个被一直呼唤着的英雄,蓦然回首,英雄不就在我们自己人中间吗?

参考文献:

[1]王雪.从关汉卿《单刀会》与《西蜀梦》了解他的社会理想[J].现代营销,2012(02).

[2]刘建坤.关汉卿研究学术史[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191.

[3]裴云龙.隐性冲突的设置与搁浅——关汉卿悲剧情节与深沉意蕴新论[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04).

[4]臧洁.从《关张双赴西蜀梦》谈元初文人心态[J].艺海,2008(06).

[5]张大新.醉眼狂态写春秋——重论关汉卿杂剧的精神意识[J].文学评论,2012(06).

[6]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卷)[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62.

猜你喜欢
关汉卿
关汉卿
戏词救命
戏词救命
话剧《关汉卿》:半个世纪的历史回响
《关汉卿》(节选)
《关汉卿》(节选)
关汉卿巧言脱险
浅析 “戏剧诗人”田汉与历史剧 《关汉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