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少讲多练”视角下的教学策略

2019-12-06 07:40王佳佳顾周霆
中国学校体育 2019年8期
关键词:垫子重难点动作

王佳佳 顾周霆

在《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教学评价中对1节课的基本要求是开始有队列、准备兼体能、教材三个一、复习成环形、放松内容化、少讲需多练、安全组织妥,意在提高1节体育课的教学效果,保障学生的练习密度和运动强度,以确保体育课的实效性,而“少讲多练”意在保障学生的练习时间。小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掌握、运用以及体育情感、态度、行为品格等方面都与落实合理的练习时间和练习密度密不可分,在体育课中如何做到“少讲多练”,还能确保达成教学目标,值得认真思考。

一、课前约定奠基础,课中互动助调控

在体育课中,良好的课堂纪律和活跃的课堂气氛是相辅相成的,有些教师担心课堂活跃会破坏课堂纪律,但从学生的心理角度设计情境互动,感受课堂气氛并把控课堂纪律,二者是统一的,相互促进的。

(一)约定提前,“巧渗”公约

在课前准备中,除了场地和器材,教师应落实安全意识,对意外情况进行预设,并将应对的安全措施进行提前渗透,无论是常态课还是借班上课的公开课或评比课中,教师在提前接触学生的短暂时间中,如果能充分利用好这宝贵的时间将会为课堂增彩。如,提前约定课中的安全问题、行为要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

案例:在1次优质课评比中,教师在课前10分钟与所任教的学生见面,教师简单的自我介绍后,将手中自备的上课道具发给学生,说“我这里有很多‘小苹果,奖励给纪律好的小朋友,请大家悄悄地藏进口袋,并且检查口袋里有没有尖锐的物品,头上有金属发卡的请拿下来……老师有1个有趣的游戏想不想玩,当然我有一个小要求,在跑动过程中不能推挤拉,要与其他小朋友们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遇到垫子请绕行”等安全提示。

分析:通过教师的简短“约定”,不仅可以有效地落实安全意识,而且可节约课中讲解的时间。

(二)口令调控,“互动”增效

在课堂中学生自发地与教师进行的互动口令或在游戏环节中渗透安全提示,可有效地减少讲解时间。

案例:技巧前滚翻教学中,在课堂前约定互动是:教师说:“小刺猬”,学生回答:“滚得圆”,学生练习1次前滚翻动作;教师说:“1-2-3”,学生回答:“快静齐”,学生迅速安静地站于垫子一侧,对于完成动作的学生,教师及时给出肯定和表扬。

分析:教师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活跃课堂气氛,在互动口诀中渗透教学重难点。如,前滚翻教学中互动口令为“小刺猬滚得圆”;在球类的教学中,也可利用学生的手抱球,与教师互动拍打球发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调控课堂纪律。这些有效短促的互动方法代替了“眼睛看老师、注意力集中、安静”等苍白无效的字眼,从而增加课堂中的有效教学和练习时间。

二、提问启发诱思考,“抛点”观察引探究

体育课是由教师讲解、动作示范和学生练习等基本要素构建而成,教师讲解示范、优生示范在课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会直接影响学生练习的密度与技能掌握程度。

(一)启发适时,“精简”概括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和简单易懂的语言将技术要领、组织形式等方面讲清楚,使学生听得懂,学生才能落实。因此,教师须明确讲解的目的性、讲解内容的准确性和时机等,还应适时启发学生,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学习。

案例:在跨越式跳高教学中,教师提问:“如果前方有1个障碍物,你将怎样过去?”学生回答说:“绕过去”“跳过去”“跨过去”等。看似普通的提问,却调动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唤醒了学生的动作记忆,激发练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学生进行自主跳过一定高度的练习中,教师提问:“如何让自己跳得更高?”学生回答说:“蹬地有力、充分,还要摆臂……”由此,引出这节课的重难点,与教师直接说出重难点的教学效果要好。让学生带着问题练习比教师直线式教法更能启发学生,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分析:对跳高技术动作的有效提问,学生的简短回答,促使学生积极参与。

(二)探究引导,“抛点”明确

案例:在滚翻教学中,在小垫子的近端画有2个圆圈和1条弧线组成的小汽车图案(图1)。教师开始示范时,先抛出问题,“请观察老师的手放在哪里,脚的位置在哪里?”示范动作完成后,学生回答“手是放在‘汽车轮胎上,靠近垫子边,脚靠近小垫子”。技术动作示范前的设问至关重要,刻意却不露痕迹地给学生指明探究方向,抓住技术重点将其放大,而又留出自主学习的余地,避免了让学生看示范后不明确动作要领。

分析:为了使学生明确动作要领,除了示范正确,方向清晰,教师还须抛出思考的“点”,让学生的观察有目的性和内容化,以点及面,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明确要点。在画有有趣的小垫子进行练习,不仅有助于解决了课的重难点,同时生动有趣味性。

三、组合变化促掌握,多练积累促提升

精简少讲是为了保障练习密度,更科学地落实“多练”。结合《纲要》的精神和“教材三个一”,即有单一的身体练习和以此为核心的组合练习、游戏(或比赛)等,为更高效的“多练”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方向和准绳。

(一)多样组合促运用

组合的练习方式有“动作+动作”“动作+体能”“动作+情境”等,而每一种组合方式的侧重点还是有所不同。如,“动作+体能”组合是在巩固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体能提高,“动作+情境”是在巩固技术的基础上实现运用,让学生能学以致用,防止学了技术不会比赛。教师可以通过一节课中的“优质组合”,多样的练习方法,促其“多练”。

案例:《篮球:同侧步持球突破》一课中,在学生原地练习单一技术动作环节,即跨步拿球+蹬跨运球,学生利用竖放的小垫子练习同侧步持球突破+运球返回,之后教师组织1对1练习,即1人防守移动,1人做同侧步持球突破+行进间运球,将单一的同侧步持球突破动作和比赛情境结合起来,实现最终的运用,并且巧用突破后的运球组合动作和防守队员的移动,有效增加了练习密度。

分析:篮球的技术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比赛,将单一技术动作结合“防守进攻”意识,为“运用”单元教学打下基础。

(二)反复练习促提升

案例:在一年级的前滚翻成直腿坐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错误动作是双手支撑太靠前,教师应及时暂停,进行集体纠错,并充分利用学生的合作练习“胯下猜数字”环节,让同伴进行带着任务观察动作,帮助其纠错,通过反复交换练习,提高学生对动作的认知感,促使其进步。

分析:在学生自主练习或合作练习中,教师的巡回指导至关重要,从中可以总结出技术动作的易犯错误是什么,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制订出解决的方法,引导学生多练习。普遍共性问题集体讲解,个性问题就个别纠错,无需暂停教学进程而影响练习密度。

四、师评互评多样化,切点评价添成效

有效评价是引导课堂氛围和改进技术重要途径,分为师生互评和生生互评。师生互评中,“你真棒!”“做得真好!”之类的评价太过宽泛,对于学生的触动并不深,因此须加入具体而有针对性的评价。同时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学生反思自身的表现,实现教学相长。生生互评对于学生的语言能力、情感表达和交往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案例:在水平三蹲踞式跳远练习中教师请优生示范,在示范前,教师抛出:“请观察他的脚是怎么样”,示范后,“同学们,他做的好吗”,学生回答说:“好”,教师追问:“好在哪里呢?”并表扬其起跳脚滚动落地起跳,双脚脚后跟落地屈膝缓冲,教师做出有关技术动作重难点的引导性的评价,比教师的令行禁止更为强而有效。

分析: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切入点”和评价“切入点”,组织学生互评,更好地掌握动作重点。而对于课程中必然存在的部分身体素质或学习能力偏弱的学生,满含关爱与鼓励的评价则是他们体育学习的强心针,同时也引导了班内学生友爱互助、团结合作的体育精神培育。

五、队伍调动宜简单,场地布置需用心

队列队形的选择与运用要切合实際,为了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队伍调动的简单实效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练习密度和教学任务的完成。课前可以在场地上做好标记,使学生快速找到指定位置。课中应遵循从简调动,尽量做到“一动到位”。如,将讲解和示范的队形和学生练习的队形结合起来,避免讲解示范与练习时的队形多次频繁调动。

案例:在前滚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已经在课前摆放好了小垫子和标志垫,学生在教师的口令下找到相应的垫子,并且所有的练习均在垫子附近,如,垫前、垫后、垫上或垫子的一侧。为了防止小垫子在练习中乱了位置,将标志垫放在垫前作为标志垫,在滚翻课中也可利用于优化动作的器材,这样,既固定了学生的位置,又提高的器材的利用率,并且教师的口令下达简单易懂,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分析:在课前备场地和器材,做好后勤工作,是保障1节课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需要“瞻前顾后”,多些用心的思考。

综上所述,少讲多练是顺应体育课程改革的一种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效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熟悉和钻研教材,并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订有效的机制,不断实践、总结,以实现体育教学质的飞跃,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军权,李志勇.正确理解“两点”提高“组合”效果[J].中国学校体育,2017(8):40.

猜你喜欢
垫子重难点动作
梦幻垫子
下一个动作
我们得换个方向
垫子大战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The Power of Music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
Units 11—12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