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RMT视角谈编辑—作者的人际关系

2019-12-06 07:39蔡一鸣
北方文学 2019年32期
关键词:和谐

蔡一鸣

摘要:人际关系管理理论(RMT)是近年来从言语交际的角度来研究人际關系问题的最新理论。本文创新性地首次将RMT的理论框架运用到编辑—作者关系的管理中,基于RMT对编辑—作者关系这一编辑出版活动中的重要人际关系进行系统探讨,分析可能威胁编辑—作者关系的行为,提出构建和谐的编辑—作者关系的策略,从而推动我国编辑出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人际关系管理理论(RMT);编辑—作者关系;面子管理;社会权势管理;和谐

一、导言

近年来,人际关系研究成为语用学研究的一大热点,其中Helen Spencer-Oatey教授提出的人际关系管理理论(Rapport Management Theory,简称RMT)因其普适性和实用性备受关注。该理论以面子理论和礼貌原则为基础,以人际和谐为取向,旨在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管理模式。[4]本文基于人际关系管理理论(RMT),对编辑—作者关系这一编辑出版活动中关键性的人际关系进行系统探讨,分析可能威胁编辑—作者关系的行为,提出构建和谐的编辑—作者关系的策略,促进编辑出版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人际关系管理理论(RMT)概述

人际关系管理理论(RMT)是对人际和谐/不和谐取向的管理,主要由两大范畴构成:面子管理和社会权势管理。面子管理是对面子需求的管理,面子是指人们在特定的交流中希望得到肯定的积极社会价值,往往与人们的自我价值感、名誉、尊严等有关,根据个人、社会的层面可分成个人素质面子和社会身份面子;社会权势是人们在互动中被赋予的个人、社会权利,反映了人们在公平、周到、社会融入/隔离等方面的考虑,也可从个人、社会的层面分成个人平等权势和社会交际权势。[5][6][7]

三、基于RMT分析可能威胁编辑—作者关系的行为

根据人际关系管理理论(RMT),交际者之间的(和谐)人际关系可能会通过以下两种方式遭到威胁:(1)面子威胁行为;(2)社会权势威胁行为。[9]作为编辑出版活动中的一种关键的人际关系,编辑—作者关系同样也会因这两大类行为遭到破坏。

(一)威胁编辑/作者的面子

面子需求是人们在互动中希望予以肯定的价值。[10]根据RMT,在编辑—作者的人际互动中,威胁面子从而影响双方关系的情况可以分为两类:(1)威胁编辑/作者的个人素质面子;(2)威胁编辑/作者的社会身份面子。

(1)威胁编辑/作者的个人素质面子

个人素质面子指人们期望获得别人对于自身品质方面的积极评价,与个人自尊和形象相关。[11]当个人遭到指责如不诚信、愚蠢等时,个人素质面子就会遭到威胁。在编辑与作者的日常交际中,容易产生威胁个人素质面子的行为可能主要集中在关于稿件的修改沟通上。编辑在对稿件作较多删改时,需要与作者商榷,沟通时的言语行为会直接影响交际效果。如果编辑不注意表达方式,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傲慢态度批评稿件的质量,用词尖刻,毫不留情,甚至从对书稿内容的抨击上升至对作者的学识乃至人品的贬损,就会严重威胁到作者的个人素质面子。同样,作者如果对编辑的修改持有异议,不是好好商榷,而是一味拒绝,刚愎自用,指责编辑能力欠缺、不懂行等,也会伤害编辑的个人素质面子,导致合作不愉快。

(2)威胁编辑/作者的社会身份面子

社会身份面子指人们期望获得别人对于其社会身份或角色的认可与支持,是社会公共价值的体现。[12]当交际者所属群体遭到指责时,交际者的社会身份面子就会遭到威胁;并且,当交际者对所属群体的认同感、归属感越高时,此时交际者的面子威胁感就越强。例如,有个作者因为和某个编辑合作不愉快,开会时遇到该出版社的其他编辑便说:“你们出版社编辑的水平真不敢恭维”,在场的几位编辑听后都十分尴尬,面露不悦。诸如此类言语行为,虽然不是对某编辑/作者本人的直接贬损,但却是对该编辑/作者所属职业群体、研究团体的贬损,从本质上看威胁了对方的社会身份面子,破坏了编辑—作者关系。

(二)威胁编辑/作者的社会权势

社会权势指人际交往中人们渴望被公正对待和与他人沟通交流并得到关心的权利。[13]根据RMT,在编辑—作者的人际互动中,威胁社会权势从而影响双方关系的情况也可以分为两类:(1)威胁编辑/作者的个人平等权势;(2)威胁编辑/作者的社会交际权势。

(1)威胁编辑/作者的个人平等权势

如果有人试图强迫我们做某事,但我们觉得他/她没有权利这么做,我们没有遭到公平对待,那么我们的平等权势就遭到了威胁。在编辑—作者的人际交往中,因侵犯个人平等权势而影响了编辑和作者关系的实例也有不少。比如,某出版社曾经接到一位作者的投诉电话,称编辑未经与其商榷,就将书稿改得面目全非,收到作者校样后才发现与原稿出入太大,怒称编辑无权这么做。虽然编辑认为这些修改都是事出有因,但终因威胁了作者的个人平等权势,导致吃力不讨好,双方关系搞僵。

(2)威胁编辑/作者的社会交际权势

与他人交际的方式应该契合双方的关系性质、社会文化准则等。如果有人以一种不恰当的言语方式和我们交流,我们就会觉得他/她威胁了我们的社会交际权势。比如,笔者遇到过少数年轻作者,喜欢和编辑套近乎,上来就称“美女/亲/亲爱的”等,在双方关系不是很熟的情况下,这种对编辑的称谓不仅没有拉近距离,反而显得别扭、尴尬、不庄重,不利于双方和谐关系的建设。另一方面,一些编辑习惯戴有色眼镜,过于区别对待不同作者,对专家作者过度逢迎,对新手作者冷若冰霜,这些不恰当的交际方式都会令对方感到不适,本质上都不同程度地侵犯了对方的社会交际权势,不利于双方关系的维系和发展。

四、基于RMT构建和谐的编辑—作者关系的策略

在结合RMT浅析了可能威胁编辑—作者关系的四种行为因素后,我们简单探讨一下基于RMT构建和谐的编辑—作者关系的策略。

(一)注意面子管理和社会权势管理

基于RMT,編辑和作者在交际中,都应提升面子管理和社会权势管理的意识,选择恰当的言语和交际方式,努力维护对方的素质面子和身份面子,保持交际间的平等权势和交际权势,尽量避免关系威胁行为,这样才能构建良好的、和谐的编辑—作者关系。比如,面子管理方面,编辑在和作者商榷书稿的修改时,可以先肯定稿件的优点,适当提升对方的个人素质面子,再以委婉的语气、有理有据地提出修改建议,并注意加上一些辅助用语如“似乎”、“供你参考”、“也许更好的做法是”这类措辞,以尽量减少对作者的个人素质面子的威胁。

(二)换位思考,双向考虑

不少文章都从编辑角度探讨了如何单向地与作者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一些文章认为“作者乃出版社衣食父母”,甚至抛出“作者上帝论”,把作者放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笔者认为,编辑与作者是平等的、合作式的工作关系,彼此相互依存,互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事实上,基于RMT分析,交际中产生冲突往往是因为交际双方关注和强调的是人际关系管理中的不同方面,从而导致关系紧张。比如,丛书主编请编辑参与分册的统稿工作,可能部分原因是出于对编辑的信任和学识的肯定,增强编辑的个人素质面子,但从编辑的角度来看,这却是越俎代庖,威胁了自己的个人平等权势。因此,编辑和作者都要学会换位思考,双向考虑,尤其在双方权势明显不平等时,更要注意维护对方的面子和社会权势,相互尊重,在自我需求和对方需求之间寻求平衡。

(三)注意文化差异和个体差别

文化差异和个体差别可以体现在人际关系管理的所有方面。文化差异可能会影响人们对人际关系管理不同组成成分的不同敏感度。比如,编辑在与西方作者交流时可能更要留意对方的个人平等权势,而和国内作者交际时可能更需注重作者的社会身份面子。此外,还要注意个体差别。性格豪爽/内敛的编辑/作者对待人际关系管理不同组成成分的敏感度是不同的,交际的方式、语言的尺度也应因人而异、相应调整。

五、总结

编辑和作者的人际关系是编辑出版活动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构建和谐的编辑—作者关系对于出版社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人际关系管理理论(RMT)是近年来从言语交际的角度来研究人际关系问题的最新理论,本文创新性地首次将RMT的理论框架运用到编辑—作者关系的管理中,倡导编辑和作者提升对彼此的面子和社会权势的关注,尽量规避威胁双方关系的行为,双向地、多渠道地共同构建和谐的编辑—作者关系。

参考文献:

[1]赵伟.学术期刊编辑与作者和谐关系的建立[J].中国编辑,2009(4):49-50.

[2]韩健,张鲸惊,黄河清.尊重作者  慧眼识珠——谈科技期刊编辑与作者和谐关系的构建[J].编辑学报,2012(5):493-495.

[3]杨皎.既是朋友关系又是合作关系——浅谈编辑如何处理好与作者的关系[J].传播力研究,2018(2):155.

[4][10]杨雯,刘长江.基于人际关系管理理论的优秀英语教师课堂互动研究[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16(6):14-20.

[5] Spencer-Oatey, H.Rapport management: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In:SpencerOatey, H.(ed.), Culturally Speaking: Managing Rapport through Talk across Cultures.Continuum,London,2000:11-46.

[6][8][9]Helen Spencer-Oatey.Rapport management theory and culture,Intercultural Pragmatics,2005(2-3):335-346.

[7]杨雯,刘长江.基于人际关系管理理论的交际模式研究[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6(4):67-72.

[11][12][14][15]杨雯,刘长江.人际关系管理理论综述[J].文教资料,2016(1):171-172.

[13]梁妮娜.人际关系管理语用观下虚假礼貌的分析[J].戏剧之家,2018(1):174-176.

[16]袁周敏.关系管理理论及其运作[J].中国外语,2016,13(1):41-47.

猜你喜欢
和谐
和谐之美
关于新教学模式的探索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跳动的精灵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