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听力“金课”设计

2019-12-06 07:39金毅晶
北方文学 2019年32期
关键词:听力教学金课大学英语

金毅晶

摘要:目前傳统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既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能满足当前学生对英语听力学习的需求。因此,教师要淘汰听力“水课”,打造听力“金课”,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来设计听力学习内容。在课前做好听力背景相关知识的查阅和学习,在课中开展高阶的、多样化的听力活动,在课后让英语听、说、读、写训练和听力课堂学习内容相结合,这样就能够最大化地发挥听力课堂的作用和效率,让听力课成为一门“金课”。

关键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金课”设计

一、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公共课,总课时量被不断地削减,留给课堂听力训练的课时越来越少。然而,听力能力需要大量的训练才能够获得提高,教师的听力教学面临极大的挑战。其次,在课时减少的情况下,还有教师依然在使用传统的听力教学方法。一方面,传统教学方法不适合分层教学,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另一方面,传统教学方法的训练形式单一,缺乏师生互动和交流,课堂气氛沉闷。最后,大学英语教材都有配套的听说学习平台,但是大多数教师布置的听力任务都是统一的,没有充分利用听力学习平台中不同级别的学习资源,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开展适合自己能力的训练。

(二)学生英语听力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学习大学英语的学生不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很多不喜欢英语的学生存在被动学习的情况,听力训练的时间和次数都非常少。其次,在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下,教师播放听力,然后和学生核对答案,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听力课堂中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课堂学习效率低下。最后,听力课堂的训练内容在课后学习过程中缺乏延续性。听力中的知识并没有被学生运用到课后的学习过程中。

二、金课的定义

对于“金课”,吴岩司长提出了“两性一度”的标准。“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所谓“高阶性”,就是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是要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所谓“创新性”,是课程内容反映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呈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所谓“挑战度”,是指课程有一定难度,需要跳一跳才能够得着,老师备课和学生课下有较高要求。

三、大学英语听力“金课”的设计思路

首先,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听力课的预习准备,并通过布置任务来检查课前学习效果。其次,在课中教师通过多种训练活动的设计,让学生的听力综合能力获得更大的提高,听力技能得到更多的训练,听力和口语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后,把课堂的听力学习内容延续到课后的学习中,也就是把课堂听力和课后的听力、阅读、写作和口语的学习相结合,让听力知识得到延伸和扩展,提高听力课堂的教学效率。让学生从原来的被动地在课堂接受听力训练,变成积极主动地在课前、课中、课后进行知识量更大,挑战度更高,听说读写相互渗透的听力学习。

四、听力“金课”的实施办法

(一)听力课前的预习

首先,查找和阅读听力背景相关知识。教师要布置查阅与听力相关话题的材料。一方面,老师可以让学生去查阅某个社会背景或者文化背景的相关资料,引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提供在线的阅读资料,让学生直接进行阅读。这两种方法都能够让学生对相关话题的背景有所了解,能够更快地熟悉听力背景知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对课堂听力内容的理解。最后,让学生分小组对不同的相关话题进行讨论。教师布置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是为了检查学生是否认真查阅了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对阅读过的材料是否有过思考。通过小组回答的方式也让答案多元化,内容更加丰富。

(二)听力课中的活动设计

首先,在课堂设置高阶的听力活动。高阶的听力活动是为了设定更高的学习目标,也就是学生需要“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学习目标。传统的单词和短语填空,短对话和长对话的理解,判断正误等等都是听力训练的常规活动。而快速听写、听力完形填空、听力改错等等高阶的听力活动,对学生的反应能力,信息接收能力,听力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阶的听力活动还将听力和阅读,听力和语法结合了起来。同时,它还需要学生在听力训练中更加集中注意力,掌握更多细节的信息。长期的高阶训练能够让学生的综合听力能力获得更大的提高。

其次,对一个听力技能采取多种活动进行训练。比如,对信息细节的能力训练,教师就可以采用信息表格、正误判断、回答问题、句子排序、听后匹配等多种活动来进行。多种训练方式不仅不会让听力形式变得单一枯燥,还能够让学生在听力过程中训练了其它的听力能力,比如辨别能力,信息提取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

最后,让听力和口语训练相结合。在听力课堂上,听力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是最主要的教学任务和目标。但在现实生活中,听和说几乎是同步进行的行为。所以在听力训练过后,可以用听力的内容进行口语的输出。口语的输出方式和听力的学习内容需要进行合理的设计。例如,听完一个对话之后可以让学生就这个话题开展对话训练。对于包含观点的听力内容,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展示学生自己的观点,故事内容的听力可以开展对故事的复述。把听力的内容和口语训练合理地结合起来,不仅让课堂增加了更多的互动,还能够让学生听说能力同时得到提高。

(三)听力课后的后续学习

第一,听力和阅读学习相结合。听力和阅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听力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声音阅读”。首先,课堂上听力训练的录音原文都是课后可以阅读的材料。听力中的背景知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话题的阅读材料。其次,对听力原文中词汇、词组和句型表达的学习,都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阅读文章。最后,有声的阅读材料同样也可以作为听力训练的材料。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朗读,就是将单词的声音和含义进行编码记忆在脑海当中,对学生的听力理解有着很大帮助。

第二,聽力和口语学习相结合。首先,口头归纳听力原文的观点。这种方法适合议论文的文体。学生先听出说话者想要表达出来的观点,做好笔记,然后通过复述或者自己的语言把说话者的观点表达出来。其次,模拟听力对话进行口语对话。这种方法需要两个学生一起进行。比如听到一个问路的对话,两个学生可以拿一个常去的地点进行问路,这样就可以使用到听力对话中问路的表达。最后,复述听到的故事。这种方法适合听力的内容是一个完整、简单的故事。在听完故事之后,学生可以尝试用故事中的语言和自己的语言把故事复述出来,这也同样适合介绍和演讲的听力内容。

第三,听力和写作学习相结合。首先,用写作表达听后感。听力材料当中的一些思想和社会现象,能够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可以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无论是对听力内容的引用,还是对内容的反驳,都能够让学生在写作中运用到听力学习中获得的知识,达到学为所用的效果。其次,归纳总结听力观点,撰写对立观点的表达。如果听力中有说话者的一些观点,学生可以用原文和自己的话记录下来。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思考与之对立的观点。这样既学到了说话者的表达,也让学生通过思考和创作获取了对立观点的表达,从而有了更多的收获。最后,对听力原文的学习和再利用。听力原文中某些话题的词汇、短语和句型,能够运用到相关话题的写作当中去,丰富了学生在这些话题中的写作表达。

第四,课堂听力和课后听力学习相结合。一方面,课堂的听力训练难度不可能照顾到所有的学生。因此,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课后布置针对他们能力水平的听力训练内容。另一方面,课堂听力训练的时间也存在局限性,更多次数更长时间的训练也可以在课后的听力训练当中展开,从而弥补课堂教学时长的不足。

五、结语

目前的大学英语的传统听力教学存在一些弊端,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大学英语听力“金课”能够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听力学习的过程中,并且在高阶的听力教学目标下获得更高的听力综合能力,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步获得训练和提高。更多的教师应该投入到打造“金课”的活动当中来,通过彼此的学习和交流,让课堂教学的质量变得更高,教学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邵丹.以打造"金课"为目标的民办高校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改革探索[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171.

[2]崔校平.有效课堂教学是打造大学英语“金课”的关键[J].德州学院学报,2019(3):87-89.

[3]曹娟,王媛媛.高职理工类专业《大学英语》课程“金课”建设的分析与思考[J].智库时代,2019(37):202-203.

猜你喜欢
听力教学金课大学英语
以本为本“金课”打造之精讲精练与发散思维在微积分中的应用举例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探讨如何打造“金课”在中西医结合眼科教学上的实施
提高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策略研究
浅论对外汉语听力课教学热身环节中中文歌曲的应用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