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组本位说探究

2019-12-06 07:39沈新凤
北方文学 2019年32期

沈新凤

摘要:语法体系的建立对语言研究和语法规律的掌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怎样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完整的语法体系?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选取语法本位之中影响力较大的“词组本位”说进行述评。

关键词:词组本位;实现关系;句法成分

“本位”最早源自金融术语,原是用来指货币制度的基础或者说是货币价值的计算衡量标准。不久后,语法学界借用这一术语,想要阐明汉语的整个语法体系或思想是以怎样的一个基点建立起来的,而“词组本位说”则是指以词组为语法结构基本单位,将其作为语法分析的基础,建构一个较为完整的汉语语法系统。

一、“词组本位”说的提出

1958年“词组本位说”正式被提出,在《语法答问》(朱德熙)一书中有所论述,朱先生对比印欧语系,发现了汉语不同于过去的语法特点,认为在汉语的词组构造原则和句子构造原则可以保持在较为基本一致的水平上,然后将词组作为基点,建立起了新语法体系,这就是“词组本位”说。

这一观点主要是对旧语法体系(黎锦熙的句本位说)的批评与改进,朱先生认为旧语法体系之所以产生偏差,主要归结于严重受到了印欧语法分析理论的影响,从而忽略了汉语自身的特点。印欧语形态变化丰富,词类在句中的位置相对固定,且与句法成分之间关系相对应,根据印欧语的语法构造,传统印欧语法书是以句子为基点来描写句法的,但是汉语与此截然不同,它属于孤立语,语法特点的其中之一就是缺乏形态的变化,因而这样的语法观只能适用于印欧语系,不适用于汉语。朱先生以印欧语为底本对照汉语,将汉语主要语法特点归纳为两点:一、汉语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他对黎先生的观点提出质疑,他认为汉语词类是具有“多功能”性,在句中位置不固定,与句子成分无相应的对照关系。二、汉语句子构造原则跟词组构造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我们发现印欧语的词组中含有动词,且这个动词只能是不定式或分词的形式,相比,在句子中谓语部分一定要有一个限定动词来充当主要的动词,反映出词组与句子构造原则具有不一致性。但是,汉语如:词组“踢足球”和句子“踢足球很容易。”“踢和足球”无论是在词组中还是在句子中,形式依然不变,构造原则基本保持一致。朱先生基于这样的认识,提出了新的语法体系。后来人们把这一思想简明地概括为“词组本位”说。

二、内容概述

(一)词组作为抽象的句法格式来描写

“我们可以把各类词组作为抽象的句法格式来描写它们的内部结构以及每一类词组作为一个整体在更大词组里的分布状况,而不急于把它们跟具体的句子联系起来……那么句子的结构实际上也就描写清楚了,因为句子不过是独立的词组而已。”

与印欧语系中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一一对应关系不同,汉语则是以词组以基本语法单位,分析句子时,首先分析句子中所包含的词组,在了解的词组的结构与功能后,句子的结构也就十分清晰了。例如:“开火车很困难。”这一个句子就包含三个词组:(1)述宾词组“开火车”(2)偏正词组“很困难”(3)主谓词组“开火车很困难”述语“开”与宾语“火车”是词组(1)中的成分;状语“很”和谓语“困难”是词组(2)中的成分,主语“开火车”是词组(1)中的成分。如此,句子的结构就可以很清晰的呈现出来了。

(二)词组与句子之间是实现关系

“在印欧语里,词、词组、子句、句子之间的关系是组成关系,即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句子是由子句组成的……只有词和词组之间是组成关系,词组和句子之间则是一种实现关系。”

在我看来,可以将印欧语部分与整体关系,视为是一种横向线性的组合关系,也可以作为一种层级关系即词、词组、子句、句子。它们层层递进,相互之间是组成与被组成的关系。汉语的词与词组之间依旧保持着这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与印欧语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汉语中有实现关系,这种实现关系只存在于“具体”的句子和“抽象”的词组之间。句子是具体组成的,有自己的句法成分;词组却是抽象的,能独立看待,可以单独描写它的结构和语法功能,也可以成为句子的一部分。

(三)句法成分的地位

“由于所有的句子都被看成是由抽象的词组组成的,所谓句子成分实际上只不过是词组的成分。词组的成分跟句子只有间接的关系,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不能叫句子成分,仅可叫作句法成分。”

用例子来阐明,如:“开飞机很容易。”其中主语:“开飞机”,实际上包含在述宾短语“开飞机”之中;状语“很”和谓语“容易”,都包含在了偏正词组“很容易”之中。就此观点而言,主语、谓语、定语等六种成分,都包含在了词组之中,可以被当作是词组的组成成分,它们具有直接的关系,而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只是间接的,不能称为句子成分,而是句法成分。

语法学界一般来说,将句子成分与句法成分之间是不做严格区分的,但学者们也有不同的观点,《现代汉语》(胡裕树):将句子成分分为五种分别有主语、谓语、提示成分、独立成分、全句修饰语。主语与谓语既可以做句法成分又能做句子成分。《现代汉语自学指导》(傅莉敏)从直接成分的原则出发来看待一般来说的六大成分,主语跟谓语直接组成句子的,可以看作是句子成分,宾语、定语、补语以及状语与句子是间接的关系,因而是句法成分。”高更生《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句法成分包含了句子成分与词组成分两方面,词组成分和句子成分都可以区分一般成分和特殊成分两类。词组和句子的一般成分,共计五对相应的十种成分,也就是汉语语法传统的六大成分的观点。目前来说,学界区分句子成分与句法成分并没有统一标准。

三、词组本位说评价

词组本位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旧语法体系存在的问题,但还是有自身的缺陷的,朱先生在《语法问答》中也指明了词组本位说的两个问题,那么这些问题应当如何解决,才能使得这一理论更加完备与具体,还要不断地去发现与深入探讨。

对于“词组本位”说的观点,我认为还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与句子不同,词组是一个静态的语法单位,它看似结构简单,有着易分析的优点,同时这也成为了它的缺点,词组没有句子的内容丰富,它缺乏有语气、语调、重音、关联词等成分,因此,如果把句子当成词组分析,句子内容就会有所缺失。第二,词组无法像句子一样归纳句型,也无法在复句、句群中运用,比如说:句子有为多种句型:主谓句与非主谓句、连动句、倒装句等等,复句也一般来说都有关联词作为标志的,这些都是词组所不具备的。

目前来看,“语法本位”说尚未有一个定论,但“词组本位”说的提出,给人们提供了又一个观察语法的视角,这点是值得肯定的,当然,我们并不能完全赞同它,而是带着一种质疑的态度,这样才能推动语法界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朱德熙.语法答问[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刘增慧.朱德熙语法研究综论[D].云南大学,2012.

[3]温锁林.简评“词组本位”的语法体系[J].雁北师院学报,1994(01).

[4]徐会丹.对《语法答问》的思考[J].文教资料,2007(35).

[5]石如玉.汉语语法本位观研究综述.[J].现代语文,2012(3).

[6]曹翔.汉语语法研究本位刍议.[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1):48-50.

[7]周有光.汉语语法本位学说论析[J].語言文字学,2005(2):20.

[8]傅莉敏.现代汉语自学指导[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9]高更生.现代汉语语法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