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研究与明清档案

2019-12-06 07:39王刘波
北方文学 2019年32期

王刘波

摘要:明清档案整理工作历经了较为复杂与曲折的过程,且整理难度较大。目前,明清档案整理工作无论是在体量,还是在类型方面,都初步形成既定体系。根据实际情况来看,明清档案可以根据类型的不同,分为中央档案、民间档案以及地方档案。上述档案资料为我国明清史研究工作提供了科学、准确的史料,有效推动了我国明清史的发展进程。鉴于明清档案的重要性,本文主要立足于明清史研究现状,简述明清档案整理问题及互动问题,并对于误区问题加以及时改正。

关键词:明清史;明清档案;档案整理;研究问题

纵观中国历史研究体系,明清历史始终是见证着中国历史变迁与过渡变化的历史阶段。可以说,科学、客观地评价与分析明清历史,有助于真正理解与解决当代中国历史遗留问题。足以见得,明清史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开展意义及价值。在具体研究过程中,介于明清档案史料价值的意义性,研究学者通常会将明清时代历史作为档案史料研究的重要依据。其中,明清档案、官修与私修史书、域外汉籍基本上可以视为明清史研究的主要材料依据。也就是说,在展开明清档案研究及整理的工作当中,研究学者需要结合上述材料依据进行重点归纳与整理。

一、明清档案问题的相关研究

(一)明清档案概念

关于明清档案的概念问题,历史研究学界主要以明清两代王朝的管文书及公务记录为主要记载内容,基本上可以视为我国文化典籍体系的重要构成内容。从狭义角度上来看,所谓的档案主要是指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具备保护性、价值性的原始记录,可称之为档案。从广义角度上来看,档案可以视为一切具备原始记录特点(明清历史特点),并且以文本形式存在的内容,都可以成为明清档案[1]。

(二)阶段划分

1.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的明清档案一般多以“大内档案”为主,主要是从内阁大库、军机处、内务府等地收集而来的档案内容。从档案来源不难得知,该类档案更多地是反映出明清两代中央政权情况以及涉及到的历史事件等,也可以称之为“中央档案”。纵观历史,民国时期所发现的中央档案主要源于档案贩卖事件当中,部分有识之士积极抢救中央档案。

并将其购买回来进行收藏与归类,促使明清档案开始进入历史学术研究界的视野当中。之后,由故宫博物院、清华大学等学术机构开始针对明清档案内容进行整合与编纂,目的在于确保明清档案资料得以完善保存。但是结合实际情况来看,民国时期整理得出的明清档案资料始终处于极度分散与混乱的状态当中,仍待进一步加强[2]。

2.建国至今

建国初期,国家政府部门及相关学者针对明清中央档案研究工作进行了深化分析与研究,并积极从新档案材料发现的视角进行观察与分析,针对现存资料内容进行積极整合。这一时期,部分散落在民间乡规民约、地方性政府机构乃至家族族谱等档案资料被政府部门广泛搜集出来,目的在于加强对明清档案资源的收集强度,为明清史研究工作提供可靠资料。

举例而言,对于明清地方档案而言,清代东三省总督及军政衙役在日常管理工作以及政务工作残留下来的文件内容或者其他资料都被妥善保管起来,便于明清研究学者借鉴,为明清史的研究发展提供内在驱动力。迄今为止,关于明清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一直未停止,仍有新的材料不断被挖掘,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史料价值[3]。

二、明清档案与明清史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明清档案作为档案材料领域范畴中的一种代表类型,原始记录特点基本上可以视为明清档案管理的本质特点。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明清档案在某些层面上可以视为明清历史的鉴证材料,为明清史研究工作提供大量参考资料。根据近些年来的研究成果来看,凡是明清档案涉及到的领域,基本上都存在一定的史料价值。由此可以看出,明清档案与明清史之间存在某种特定的关联性。一般多可以集中体现于两个方面当中,分别是明清档案整理过程当中与明清档案编纂过程当中。换句话说,明清档案与明清史之间呈现出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互动关系。具体表现如下:

一方面,针对明清档案整理与编纂问题而言,在学术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逐渐形成了具备一定规律及特点的明清档案学体系。在这样理论体系的推动作用下,明清档案基本上可以视为明清史研究的重点内容。在这一过程当中,秦国金为我国明清档案学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大量信息与资源,其所著作的《明清档案学》一书涵盖了明清历史渊源及背景,为后续学术研究工作提供了借鉴价值[4]。

另一方面,针对明清档案整理与编纂工作,在多年的研究进程当中逐渐形成明清史研究服务概念。与此同时,明清史研究工作不断朝向现代化理念驶进,为明清档案编纂工作指明了道路。举例而言,明清档案馆于1959年针对《义和团档案史料》、《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等档案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与深化,重点针对明清经济史、社会文化史等内容进行研究,目的在于进一步促进明清史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

需要注意的是,历史档案资料在某些层面上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在史料价值方面并不能以偏概全。也就是说,对于档案资料的真实性还是需要加以辨别。举例而言,像罗尔纲针对太平天国运动历史进行了部分纠正,相继出版了《李秀成自述》、《太平天国敕谕》等著作,纠正了以往历史资料存在的误区记述。足以见得,部分档案资料的真实性有待商榷。但是上述问题并不影响明清档案与明清史研究之间的互动关系性,仍旧可以呈现出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规律特点[5]。

三、明清档案研究明清史方面的误区问题及解决对策

毋庸置疑,明清档案与明清史之间呈现出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互动关系。但是也不可否认的是,明清档案研究明清史的过程中,介于部分档案资料准确性与真实性亟待商榷的影响,导致部分明清档案研究明清史的过程存在一定的误区问题。

所谓的误区问题正如上文叙述那般,历史档案资料在某些层面上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在史料价值方面并不能以偏概全。也就是说,对于档案资料的真实性还是需要加以辨别。如果过分地关注档案资料而不是历史本身,很容易就会出现研究误区问题。再加上档案所反映的历史不过是对单一历史事件的概述,而不是整段历史,真实性亟待考量。

针对于此,建议档案研究人员以及明清史研究人员应该正视明清历史发展规律,从多个维度分析与研究明清史发展进程。其中,对于明清档案的使用问题应该始终秉持适度的原则,杜绝过于依赖问题。与此同时,适当运用有机结合方式,根据明清历史特点,正确使用明清档案资料,防止走进碎片化误区当中。

四、结论

总而言之,明清档案整理过程与分析过程历经了曲折、复杂的发展过程。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明清档案整理工作始终面临较多不确定因素的干扰,而导致档案整理过程存在一定误区。针对于此,建议从事于明清档案整理的研究人员应该立足于明清史的研究进展,科学、合理地运用明清档案资源,为明清史研究工作提供大量史料资源。鉴于明清档案与明清史之间的互动关系,建议从事于明清档案整理的研究人员应该客观评价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不要过分依赖档案资源,以免给明清史研究工作造成误区影响,这一点必须引起广大学者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马美玲.明清档案与明清史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5 (09):14-15.

[2]周喜峰.故宫学与明清史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3,4(05):101-103.

[3]段晓亮.郑天挺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4.

[4]侯贤祥.明清历史与明清档案[J].科技信息,2015 (02):369.

[5]张江珊.明清档案研究述评[J].档案学通讯,2016 (01):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