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猪呼吸道疾病发病原因及防控措施

2019-12-08 11:44王相杰
中国动物保健 2019年8期
关键词:猪舍场所生猪

王相杰

(莒南县农业农村局山东临沂276600)

冬春季节由于温度较低,同时昼夜温差较大,这就使得生猪发生呼吸道疾病的几率增加。同时在进行养殖过程中,一些养殖户为了保证猪舍中的温度,尽可能的将养殖场所进行密封,这使得空气的流通性较差,产生的有害气体和有害物质增多,从而使得生猪极易出现呼吸道疾病。这种疾病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生猪的正常生长。

1 造成生猪出现呼吸道疾病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近些年来发生大范围呼吸道疾病的生猪养殖场进行研究可以发现,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生猪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在养殖场所中存在致病细菌或病毒。由于这些生猪养殖场有的建设的比较早,消毒防疫等工作滞后,加之由于部分生猪养殖场乱用药或不按规定用药,使得养殖场所中存在的致病细菌或病毒已产生耐药性,而且这种细菌病毒的种类较为复杂,包括种类也较多,例如嗜血杆菌、巴氏杆菌、支原体等。

2)在进行养殖过程中由于饲料配比问题或者喂养不及时等造成生猪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使得生猪的抵抗力下降,在受细菌病毒侵袭时会出现各种感染症状,最终造成疾病的发生。

3)生猪的养殖密度过大。在这种情况下生猪养殖场所中的通风条件更差。这就使得猪舍中各种有害气体和有害物质不断增多。同时较多的生猪产生的热量为致病细菌和病毒的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得生猪发病的几率升高。

2 相关防控措施介绍

2.1 加强对养殖场所的管理,创造较好的养殖环境

1)加强卫生管理。生猪养殖基地要制定专门的消毒机制,定期对猪舍和喂养器具等彻底消毒,减少养殖场所中存在的各种疾病感染源,营造较好的养殖环境,避免生猪由于感染各种致病细菌病毒而造成发病。

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出现发病情况之后,要增加消毒的频率。对于已经出栏的生猪,在出栏之后要对空置猪舍进行及时消毒处理,将排泄物和没有吃完的饲料进行清理,同时尽可能的将养殖场所进行封闭化管理,严格控制进出的人员和车辆。对于必须进出的人员和车辆要进行彻底消毒,避免外来感染源的进入。对于消毒所用的消毒剂等要进行定期更换,保证消毒效果。同时生猪养殖基地也要加强防疫管理和用药管理,要求严格按照规定使用兽药,避免养殖场所中存在的致病细菌或病毒产生耐药性。

2)猪舍的空气质量和卫生情况直接关系到发病几率的高低。因此,在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的基础上要时常进行通风换气和打扫,一方面要对生猪的养殖密度进行合理控制,另一方面要及时对猪舍中的粪便和污物进行清理,保证猪舍的干净和干燥。在天气晴好的情况下要及时对猪舍进行通风。冬春季节气温较低,一些养殖户为了保证猪舍内的温度而不通风,这也是造成生猪在这一时节发生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3)对于养殖场所要加强管理,要求所有生猪全进全出。通过采用这种养殖模式可以有效的消除传染源的繁殖环境,避免出现交叉感染。同时冬春季节如果在养殖场所中已经出现了患病生猪,需要采取的措施是立即对病猪进行隔离和治疗。对于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却并没有出现好转的病猪就要采取果断措施进行淘汰,避免由于疾病蔓延造成更加严重的损失。

2.2 制定合理的养殖密度

过高的养殖密度会造成猪舍中空气污染程度增加,但是过低的养殖密度会造成养殖资源浪费,因此要对养殖密度进行合适设计。一般情况下每0.4m2可以养殖一头仔猪,而对于种猪则应该缩小养殖密度,一般0.8m2养殖一头。

2.3 强化疫苗接种

接种疫苗是现阶段对生猪养殖过程中各种疾病进行预防的有效措施。因此在进行生猪养殖过程中要加强对猪瘟、口蹄疫以及其他呼吸系统免疫综合征的疫苗接种工作。同时要定期对养殖的生猪进行抗体监测,实现对生猪健康状况及时掌握。一旦发生疾病要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由于疫情扩大造成更加严重的损失。

3 总结

本文通过对冬春季生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特点和防控措施进行总结可以发现,作为一种在生猪养殖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疾病种类,在冬春季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发病几率会高。要实现对这种疾病的有效控制需要不断加强养殖场所的管理,强化免疫措施,才能保证生猪正常生长。█

猜你喜欢
猪舍场所生猪
江苏楼房猪舍臭气处理模式
夏季环境湿度对生猪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阳光猪舍的夏季管理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阳光猪舍健康养殖技术助力冬季养猪量价齐飞
2019年12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19年11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16年2月生猪市场行情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