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常见生理性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2019-12-09 09:37鲁广宇任竹
园艺与种苗 2019年7期
关键词:瓜条裂果丝瓜

鲁广宇,任竹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安徽合肥 230031)

作物生理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即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引起,这类病害没有病原物的侵染,不能在植物个体间互相传染,所以也称非传染性病害。丝瓜生理性病害一般在各个丝瓜种植区均可发生,危害严重,常造成减产。鉴此,文中对丝瓜泡泡病、丝瓜裂果、丝瓜叶烧病、丝瓜畸形瓜、丝瓜沤根5种丝瓜常见生理性病害的病因、危害症状进行了阐述,并总结了相应的防治方法,旨在为该类病害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1 丝瓜泡泡病

丝瓜泡泡病(Towel Gourd Bubble Disease),又名丝瓜泡泡叶,是一种主要发生在大棚、温室里的一种生理性病害。

1.1 病因

丝瓜泡泡病的发生主要与气候环境、品种有关。

1.1.1 气候环境。在越冬及早春设施栽培中,丝瓜植株处于低温、弱光照的条件下,丝瓜定植后至生长前期,植株始终处于缓慢生长状态,在生产上遇阴雨持续时间长,光照严重不足,一直到了开春后,气温突然上升,日照充足,浇水数量加大,容易诱发泡泡病。

1.1.2 品种。不同丝瓜品种间的抗病性存在差异。不耐低温、弱光的品种易发生该病。

1.2 危害症状

丝瓜泡泡病多发生在越冬及早春栽培的丝瓜上,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鼓泡,逐渐增多,各叶的鼓泡数量差异较大。鼓泡直径约5 mm,正面凸起,背面凹进,叶面凸凹不平。在凹陷处常有白毯状物,无病菌。凸起部分逐渐褪绿,变为灰白色、黄色或黄褐色。

1.3 防治方法

①因地制宜选用较抗病的品种;②适当推迟播种时间,经常对棚室上的塑料膜、玻璃进行清尘;③合理灌水。灌水应避免大起大落,一般选在晴天上午进行,但升温避免浇大水,阴天低温亦不应减少灌水;④丝瓜定植时增施底肥,注重多种元素的配合,可在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⑤根据气温变化,适时保温、增温,早春棚室地温应保持在15~18℃以上。

2 丝瓜裂果

丝瓜裂果(Towel Gourd Fruit Cracking)是指果实表皮或角质层以及果肉开裂。

2.1 病因

丝瓜裂果的发生程度与丝瓜品种、土壤水分、温度等相关。

2.1.1 品种。裂果与品种有着较大的关系,一般来说,果皮薄的丝瓜较易发生裂果。

2.1.2 土壤水分。果实膨大期裂果多是由于土壤水分剧烈变化造成的。持续干旱后突然大水漫灌或连续下雨,大量营养物质输入果实,使瓜瓤生长大大快于果皮,到一定程度即撑破果皮,形成裂果,一般在花痕部位首先开裂。

2.1.3 温度。塑料大棚或温室中栽培的丝瓜,果实发育初期因低温发育缓慢,之后温度升高,果实迅速膨大或植株长势过旺也会引起裂果。

2.2 危害症状

丝瓜发生裂果,不仅影响外观,且影响品质,失去商品价值。此外,裂瓜还可引起病菌侵入瓜内繁殖,造成果实局部变质或腐烂,影响贮藏和运输。

2.3 防治方法

2.3.1 农业防治。①应选择适宜果皮厚的丝瓜品种;②提倡采用地膜覆盖和避雨栽培;③施用腐熟有机肥,实行深耕;④增施钾肥;⑤大棚、温室等设施栽培要注意防止夜间低温,适当通风换气;⑥防止植株长势过旺,栽培小型品种应采取不整枝或留4~5蔓整枝。

2.3.2 化学防治。必要时在果实膨大期喷洒0.1%的硫酸锌或0.1%的硫酸铜溶液。

3 丝瓜叶烧病

丝瓜叶烧病(Towel Gourd Leaf Burn)在保护地栽培中发生较多,尤其是在早春栽培丝瓜生长的中后期常发。

3.1 病因

丝瓜叶烧病的发生与光照、温度、水分、通风等环境影响密切相关。

3.1.1 温度、光照。当棚内温度达到40℃以上,相对湿度低于80%,就会产生高温伤害,尤其在强光照条件下更容易导致叶烧病的发生。

3.1.2 水分、通风。中午不能及时放风降温或高温闷棚时间过长,易产生叶烧病。

3.2 危害症状

丝瓜叶烧病易发生在接近或接触棚膜的叶片上,以植株中上部叶片上多发。发病初期病部的叶绿素明显减少,在叶面上出现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状白色小斑块,扩大后呈白色至黄白色斑块,轻者仅叶缘烧焦,重者致大半叶片乃至全叶烧伤。

3.3 防治方法

①保持适当温度。保护地温度控制在20~25℃,温度过高时要及时通风降温;②光照调控。丝瓜生长中后期,由于光照较强,可采用揭去边膜或顶膜、覆盖覆阳网等方法来减弱强光的影响;③3月下旬以后,如阳光照射强,棚室内外温差大,不便放风时,可采取临时在棚膜铺放草苫或遮阳网,暂时遮光降温的方法;对于相对湿度过低而温度过高的棚室内,可喷冷水雾;④要及时调整和降低丝瓜茎蔓,使丝瓜茎蔓生长点与棚膜保持30 cm左右的距离;⑤高温闷棚要严格掌握温度和时间,以龙头处的气温44~46℃,维持2 h安全有效。龙头高触棚顶时要弯下龙头。高温闷棚的前一天晚上一定要灌足水,以提高植株的耐热力。

4 丝瓜畸形果

丝瓜畸形果(Deformed Fruit of Towel Gourd)是指在瓜条发育过程中,只有部分瓜段正常膨大,其余部分不膨大,或过度膨大,而形成的粗细不匀、连体、弯曲、停止发育僵化或脱落的瓜条。

4.1 病因

丝瓜畸形果发生的原因主要有授粉不良、肥水不适、病害侵染及其他因素。

4.1.1 授粉不良。丝瓜具有单性结实性,不同丝瓜品种其单性结实性不同,单性结实能力强的品种,未经授粉或授粉不完全的雌花,在营养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也可发育成正常的瓜条,在植株长势弱,养分供应不足时,形成瓜条粗细不均匀的尖嘴瓜或大肚瓜。但单性结实能力差的品种,在授粉不良的情况下,即使营养状况良好,也只有基部或子房中授粉好的胚珠所在的部位膨大,而形成瓜条粗细不均匀的尖嘴瓜或大肚瓜。

4.1.2 肥水不适。在瓜条发育过程中,营养供应不足,或者不能持续均衡的供应;浇水过大,造成土壤水分太多,土壤氧气不足,根系呼吸受到抑制,导致根系吸收能力下降,造成植株长势弱,瓜条因饥饿而不能正常发育,容易形成细腰瓜。在土壤干旱,水分不足,造成植株生长不良,瓜条的膨大受到严重影响,容易形成尖头瓜。果实形成期肥水太大,植株生长过于旺盛,导致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不协调,容易形成僵化的尖头瓜。

4.1.3 病害侵染。丝瓜遭受病害侵染后极易造成瓜条畸形。黑星病侵染丝瓜后危害瓜条,在瓜条上形成疮痂状病斑,病斑处的组织生长受抑制,其余部位仍正常生长致使瓜条弯曲畸形。丝瓜病毒病、灰霉病等病害可直接危害瓜条,瓜条发病后停止生长,畸形瓜明显增加,严重时瓜条腐烂。丝瓜霜霉病主要侵染叶,发病后影响养分的合成,导致瓜条发育所需的养分供应不足,瓜条不能正常发育,形成畸形瓜。

4.1.4 其他因素。环境条件不适,如在瓜条发育期间温度超过35℃,或在花芽分化期遇到低温,整个生长过程中,遇到连续阴天光照不足,养分吸收合成少而使营养供应严重不足,或无让瓜条自然下垂生长的物理空间等均容易使畸形瓜率增高。

4.2 危害症状

丝瓜畸形果常见的类型有瓜条曲形、大肚瓜、细腰、尖头等形态。

4.2.1 尖头瓜。丝瓜果实上半部正常,近花部细小。可能是蘸花过程中激素(2,4-滴或防落素)使用不均匀,有的部分量过多,有的部分量不足而造成的。

4.2.2 曲形瓜。产生曲形瓜有生理或物理原因,生理原因多因营养不良,植株瘦弱造成,如光照不足、温度、水分管理不当;或结瓜前期水分正常,结瓜后期水分供应不足;或伤根,害虫物理损伤引起。此外,雌花或幼果被架材等物理原因也可造成畸形果。

4.2.3 细腰瓜。当水分和营养有时不足,有时充足时,就容易导致细腰瓜的出现。

4.2.4 大肚瓜。当雌花授粉不充分,授粉的前端先膨大,即可导致大肚瓜的形成。

4.3 防治方法

①应首先做好光照、湿度等棚室管理,不能因为丝瓜生产后期而放松管理;②加强肥水管理,保证养分的充足供应,可喷施云大120、丰收一号等,以增强植株抗逆能力,改善瓜条品质;③注意温度管理,温度较高时,应注意降低棚温,保持棚温长期低于30℃,避免生理干旱现象发生。

5 丝瓜沤根

丝瓜沤根(Towel Gourd Root Retting),又名丝瓜锈根病、烂根,大棚内高湿度环境极易导致该病的发生。

5.1 病因

丝瓜苗期发生沤根主要有2种情况:①低温高湿引起沤根,即苗床土壤水分过多,苗床温度过低或高湿引起;②高温高湿也可引起沤根,沤根持续时间长,当茄病镰孢侵染根以后,就会转化成真菌引起的镰孢根腐病。

5.1.1 低温型沤根。低温型沤根易发生在早春育苗期,尤其是遇有寒流或连续阴雨天,土壤湿度大但土温较低时,瓜苗生长受阻,持续时间长发生沤根。温室大棚育苗不能及时放风也会造成沤根。

5.1.2 高温型沤根。高温型沤根发生在夏季,主要是苗期大水漫灌,或遇连续大雨,导致排水不良,土壤高温高湿;或土壤中施有大量未腐熟的有机肥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酵,使土壤中缺氧,甚至因发酵而产生毒气或毒素使根受害,均会造成沤根和烧根。

5.2 危害症状

丝瓜沤根在丝瓜全生育期均可发生,但主要发生在幼苗期。受害幼苗根部表皮锈黄或腐烂,不发新根;由于营养不良,生出的子叶和真叶变薄,造成地上部萎蔫;病苗无根毛,容易拔起,主根和须根变褐腐烂,地上部叶缘枯焦;沤根苗不长霉状物,有别于猝倒病和立枯病。

5.3 防治方法

5.3.1 农业防治。①因地制宜选用耐低温、耐湿性强的品种;②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地块育苗或定植;③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④播种前最好一次浇足底水,苗期缺水严禁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⑤早春或夏季育苗,最好采用营养土方或塑料钵、育苗箱等;⑥有条件的采用电热线育苗、地热温室、大棚套小棚或大棚覆地膜等方法进行中温育苗;⑦及时中耕松土,以控制地温;⑧土壤含水量控制在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80%。苗期土温控制在15~25℃,子叶期和2片真叶展开期白天温度控制在 22~28℃,夜温控制在 13~18℃。

5.3.2 化学防治。喷洒80%多.福.锌(绿亨2号)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7 d喷洒1次,连用2次;或喷洒植物动力2003营养液,每毫升对水1 kg,隔7 d喷洒1次,连用2次。

猜你喜欢
瓜条裂果丝瓜
裂果严重的屯屯枣 怎就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设施大樱桃裂果原因及预防措施
丝瓜
夏季佳蔬——丝瓜
狡猾的丝瓜
西葫芦脯的加工工艺
裂果,你真的懂吗?
五香冬瓜加工方法
丝瓜娃
冬防西葫芦短粗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