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监护与脐血流联合应用于胎儿窘迫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9-12-09 01:53张文宁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20期

张文宁

【摘要】 目的:观察胎心监护与脐血流联合应用于胎儿窘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足月单胎妊娠孕妇中脐动脉血流S/D值≥3的孕妇分为观察组(n=59),脐动脉血流S/D<3的孕妇分为对照组(n=61)。两组孕妇均进行胎心监护与脐血流联合检查。比较两组孕妇中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新生儿窒息情况及孕妇出现羊水污染的情况。结果:观察组胎儿窘迫的发生率(50.85%)明显高于对照组(26.23%)(P<0.05),且观察组羊水污染的例数(40例)明显高于对照组(14例)(P<0.05)。另外,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正常的新生儿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胎心监护与脐血流联合应用对胎儿窘迫的诊断效果较好,临床价值较大。

【关键词】 胎心监护;脐血流;S/D;胎儿窘迫

胎儿窘迫(fetal distress)是临床上胎儿在子宫内发生急性、慢性缺氧或酸中毒而危及其生命健康的一种综合症状[1]。该病在妊娠后期发生率增高,特别多见于高危妊娠的孕妇。胎儿窘迫会引起围生儿死亡,胎儿神经系统出现损伤,导致智力下降甚至脑瘫等,对孕妇及胎儿的生命健康有极大的威胁。有证据显示,我国新生儿因窒息而致残者每年有30万左右[2]。因此,选择有效的方式诊断胎儿窘迫对孕妇及胎儿有重要的意义。当前,临床上常常采用胎心监护对胎儿窘迫进行诊断,但孕妇的身体状况及外界环境等对诊断有较大的影响,导致漏诊率较高。随着超声水平的发展,脐动脉血流检测也被用于监测胎儿的宫内状况。基于此,本研究以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就诊的孕妇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胎心监护与脐血流联合对胎儿窘迫的诊断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在杭州市富阳区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120例足月单胎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對象,经过检查,脐动脉血流S/D≥3的孕妇分为观察组(n=59),脐动脉血流S/D<3的孕妇分为对照组(n=61)。观察组孕妇年龄为20~36岁,平均年龄(27.4±6.5)岁;孕周为37~41周,平均孕周(38.4±1.2)周;初产妇有36例,经产妇23例。对照组孕妇年龄为21~36岁,平均年龄(27.6±6.3)岁;孕周为37~41周,平均孕周(38.7±1.3)周;初产妇有38例,经产妇23例。两组年龄、孕周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孕妇孕周均大于36周;孕妇依从性好,能够积极配合医生的诊疗。排除标准:孕妇有严重神经系统疾病或者其他脏器严重疾病;孕妇患有产科并发症。

1.3方法

两组孕妇均采取胎心监护与脐血流联合检查。孕妇在检查前先排空膀胱内的尿液,检查时半卧。首先进行胎儿无负荷试验,试验的时间不超过30min,试验结束后,检测所有孕妇的脐血流S/D比值。脐血流监测仪的探头频率设定为5Hz,对孕妇胎方位进行明确检查,通过胎儿肢体侧位全面检测孕妇脐血流情况,在3~5个稳定波形后冻结图像,计算脐血流S/D比值。

1.4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孕妇中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具体评定标准如下:胎儿的胎心>160次/min或者<120次/min,持续时间不少于10min;分娩时频发晚期减速、羊水Ⅱ或者Ⅲ度粪染或重度变异减速;以上出现1种即可判定为胎儿窘迫[3]。2)采用阿普加评分(Apgar)评估新生儿窒息情况,其中0~3分属于重度窒息,4~7分属于轻度窒息,大于7分属于正常。3)比较两组孕妇出现羊水污染的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胎儿窘迫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孕妇胎儿窘迫与对照组胎儿窘迫发生率分别为52.54%和26.23%,观察组孕妇胎儿窘迫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

两组均未发生新生儿死亡,观察组Apgar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正常的新生儿明显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两组孕妇出现羊水污染情况比较

观察组孕妇出现羊水污染40例,对照组孕妇出现羊水污染14例,观察组孕妇出现羊水污染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χ2=25.397,P<0.05)。

3讨论

胎儿窘迫发生和母体、胎儿、脐带及胎盘等多种因素有关,我国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在10%~20%左右[4]。胎儿窘迫如果不及时救治,胎儿神经系统会受到严重的损伤,且预后较差。鉴于胎儿窘迫一般发生在临产期间,且多出现在产前期,在产前早期对产妇进行有效的诊断,能够有效预防胎儿窘迫的发生。

胎心监护是临床上用来检测胎儿窘迫的常用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无损伤及重复性高等优点。应用胎心监护可观察到胎动频次及胎心率的变化,了解胎盘功能及氧储备能力,判断是否出现胎儿窘迫,但是容易受到母体饮食、情绪状态、胎儿胎动次数和时间等的影响,造成结果出现假阳性。脐血流S/D值是监测胎儿宫内情况的良好指标,可反映出胎盘、胎儿供血供氧情况。S/D值下降,说明脐血流增大,当S/D值不小于3时,表明胎儿供血不足,宫内严重缺氧,可能存在胎儿窘迫[5]。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孕妇(S/D≥3)胎儿窘迫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S/D<3),另外观察组孕妇新生儿窒息例数及孕妇羊水污染例数更多,说明胎心监护联合脐血流S/D值能结合两者的优势,更好地预测胎儿窘迫的发生。

综上所述,胎心监护与脐血流联合应用于胎儿窘迫诊断效果较好,可提高诊断率。

参考文献

[1] 陈宇毅,廖瑜,肖小敏.胎盘缺氧诱导因子表达及绒毛血管变化与胎儿窘迫的关系[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7,38(04):337342.

[2] 张颖,洪林巍,王昕.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预测胎儿窘迫临床意义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8,34(01):110113.

[3] 邓霞,陈素琴.临产前后胎心率监护联合胎儿脐血流监测在预测产时胎儿情况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32):55745575.

[4] 许海容.胎儿脐血流异常治疗与否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08):12961297.

[5] 张黎,吴忠新.脐血流与胎心监护联合监测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价值[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23):35763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