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安全输液中外周固定板的临床应用观察

2019-12-09 01:53李敏李慧张桂芳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满意度

李敏 李慧 张桂芳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安全输液中外周固定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输液患儿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应用传统胶布进行固定,观察组应用输液固定板进行固定,比较两组单次穿刺固定完成时间、重复穿刺率和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单次穿刺固定完成时间短于对照组,重复穿刺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固定板的应用可有效缩短小儿输液中的单次穿刺固定时间,降低重复穿刺率,提升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关键词】 小儿输液;外周固定板;满意度

小儿静脉输液穿刺在临床儿科属于常用护理技术操作,但由于在对穿刺针进行固定时,传统医用胶布存在较多不便之处,加之小儿年龄较小,配合度较低,对静脉穿刺存在恐惧心理,因此容易出现哭闹不安,导致针头意外滑脱,使重复穿刺率提高,不但会使静脉输液护理操作时间延长,同时也使患儿的痛苦增加,易导致护理纠纷的发生[1]。因此采取更为高效合理的固定材料对静脉穿刺针和导管进行固定,对护理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本次研究就选取输液患儿150例,探讨小儿安全输液中外周固定板的临床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输液患儿150例,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且取得患儿家长的知情同意。同时对血管疾病患儿进行排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男38例,女37例;年龄2~8岁,平均(4.1±1.7)岁;穿刺部位:手背静脉42例,足背静脉15例,桡静脉12例,大隐静脉6例。观察组男40例,女35例;年龄2~8岁,平均(4.3±1.5)岁;穿刺部位:手背静脉45例,足背静脉14例,桡静脉11例,大隐静脉5例。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胶布进行固定,对肢体及木板采用多条胶布进行缠绕,保持合适的松紧度,使患儿保持舒适。观察组采用输液固定板进行固定,静脉输液固定板的制作方法为:应用一块木板,磨光边缘,木板的面积和小儿手掌相似,应用魔术贴制作原理,对固定板固定材料进行剪裁,在模板的一面采用3小块小毛抓进行固定,而将细小柔软的纤维带固定在一端,另一端属于活动端,参照患儿自身手臂的粗细来开展固定,以使患儿肢体在保持正常功能位的前提下,向不同角度进行灵活粘贴固定,同时需使纤维带保持合适松紧,舒适固定。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单次穿刺固定完成时间、重复穿刺率和患儿家长满意度。单次穿刺固定完成时间是指护理人员的操作效率,从穿刺开始至固定完成的时间。重复穿刺是指在输液开始后,由于固定不稳定而导致液体外渗需要再次接受穿刺。患儿家长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价,总分为0~100分,评分超过80分为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其余为基本满意,总满意度=(总例数-不满意)/总例数×100.00%。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 17.0。计量数据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单次穿刺固定完成时间和重复穿刺率比较

观察组单次穿刺固定完成时间短于对照组,重复穿刺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两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3讨论

小儿合作性差,難以对自身情绪进行控制,容易使穿刺针发生意外滑出,采取更为有效的固定方式,缩短静脉穿刺固定时间,减少意外滑脱的发生,不但可使患儿身心痛苦得以降低,同时对于患儿家长满意度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2]。

通过应用魔术贴对医用胶布进行代替,对固定板进行制作,用于小儿输液过程中的穿刺外周固定,外周固定板对传统胶布固定方法进行替代,不但可使医院耗材支出成本降低,同时可防止夏天皮肤出汗而导致胶布无法得到固定[3]。并且在对穿刺针进行拔除后,撕拉胶布会给患儿带来不适感,而外周固定板则可有效避免不适感的产生,从而可提升患儿的穿刺配合度。输液室具备较大人流量,因此护理人员工作量较大,不利于使护理工作质量得到保障,而通过对外周固定板进行应用,可使操作时间缩短,使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并且可对胶布固定导致的皮肤牵拉不适和过敏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使患儿的舒适度得以提高[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单次穿刺固定完成时间短于对照组,重复穿刺率低于对照组,提示外周固定板的应用可有效缩短小儿静脉输液单次穿刺固定完成时间,减少重复穿刺。分析其原由可能是由于外周固定板在进行穿刺针和导管固定时,操作更为简单,仅需对魔术贴进行粘贴,同时覆盖面更为广泛,因此可有效防止小儿对穿刺针或导管进行拉扯,从而可有效缩短单次穿刺固定完成时间,使穿刺针意外滑脱事件的发生减少,这也和前人的研究报道相符[5]。

同时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提示外周固定板的应用可有效提升小儿静脉输液患儿家长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分析其原由可能是由于外周固定板的应用可缩短静脉输液单次穿刺固定完成时间,减少穿刺针意外滑脱事件发生,提升患儿舒适度,减少患儿哭闹。

综上所述,外周固定板的应用可有效缩短小儿输液中的单次穿刺固定时间,降低重复穿刺率,提升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朱文靖,邱季.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成品输液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J].临床医药实践,2018,27(09):694697,708.

[2] 李娉婷,任娜.静脉输液使用医用输液贴交叉固定的方法[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11):29.

[3] 何燕芬,周红娟,吕洁,等.改良固定法在小儿烧伤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07):657658.

[4] 刘婷.医用弹力绷带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固定效果的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07):7879.

[5] 张静,何淑贞,靳爱红,等.106例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J].护理研究,2016,30(12):15331534.

猜你喜欢
满意度
医院工会工作的重要性与提升职工满意度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2021国庆档总票房43.85亿元 满意度创历史新高
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产程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游客满意度研究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消费者满意度稳中有升 消费环境建设仍需加力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