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中针灸治疗骨转移癌痛的效果

2019-12-09 01:53张超吴秀芳惠银银陈钰龙左光亮刘登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癌痛吗啡例数

张超 吴秀芳 惠银银 陈钰龙 左光亮 刘登

【摘要】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骨转移癌痛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骨转移癌痛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原则,分对照组(34例,予以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34例,予以针灸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1个月,比较疼痛缓解程度、爆发痛频次、睡眠时间、吗啡注射液总量。结果:研究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91.18%)显著高于对照组(55.88%)(P<0.05)。研究组爆发痛频次、吗啡注射液总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睡眠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可有效减轻骨转移癌痛患者疼痛症状,减少吗啡使用量,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关键词】

针灸;骨转移癌痛;临床效果

骨转移肿瘤是指由人体组织、器官的肉瘤、癌等其他病变组织转移至骨骼的一种肿瘤,每一种恶性肿瘤均可转移至骨,以前列腺癌、肺癌、乳腺癌最为常见,顽固性疼痛是骨转移癌患者最为常见、典型的临床特征,疼痛以进行性加重为主,对患者生存质量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12]。临床有研究显示,中医在治疗骨转移癌痛方面具有显著作用,镇痛效果确切,患者易于接受[3]。鉴于此,本文作者纳入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68例骨转移癌痛患者研究,其目的是为骨转移癌痛患者提供一种有效、全面的治疗方法,做出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纳入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68例骨转移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原则,分对照组(n=34)、研究组(n=34)。研究组女性12例,男性22例,年龄在28~68岁,平均年龄为(48.52±6.14)岁;癌症类型:前列腺癌、肺癌、乳腺癌、胃癌例数之比分别是8∶10∶9∶7;转移部位:四肢、肋骨、脊柱、锁骨、骨盆例数之比分别是7∶6∶5∶8∶8;病程在3~15个月,平均病程为(9.06±2.11)个月;体质量在43~86kg,平均体质量为(65.52±4.14)kg。对照组女性14例,男性20例,年龄在29~67岁,平均年龄为(48.86±6.04)岁;癌症类型:前列腺癌、肺癌、乳腺癌、胃癌例数之比分别是9∶9∶10∶6;转移部位:四肢、肋骨、脊柱、锁骨、骨盆例数之比分别是6:8:7:6:7;病程在4~14个月,平均病程为(9.08±2.04)个月;体质量在44~85kg,平均体质量为(65.14±4.04)kg。转移部位、性别、癌症类型、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两组相比,P>0.05,可比较。

纳入标准:1)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骨转移病灶均经ECT、MRI、CT以及X线诊断;3)意识清醒;4)患者以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研究前接受过相关镇痛治疗者;2)合并重大感染者;3)存在精神分裂症、老年痴呆、严重心理障碍以及精神疾病者;4)哺乳期、妊娠期女性;5)存在药物过敏禁忌证者;6)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者;7)肾、肝功能不健全者;8)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9)临床资料不齐全者。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将4mg唑来膦酸(国药准字H20070127;生产企业:Novartis Pharma Schweiz AG;规格:100mL:5mg)溶于50mL 0.9%的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至少15min,每月用药1次,连续用药1个月。

研究组(予以针灸治疗):选穴:委中、肾俞、命门、华佗夹脊、大椎、悬钟、孔最、中都、太溪、筑賓、阴陵泉、地机、梁丘,行温针部法,委中行泻法,阿是穴以及华佗夹脊进行平不平泻,连续治疗1个月。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比较疼痛缓解程度、爆发痛频次、睡眠时间、吗啡注射液总量。

疼痛缓解程度:疼痛缓解程度评价标准如下:1)疼痛症状消失为完全缓解;2)疼痛症状明显减轻,睡眠无影响,可正常生活为部分缓解;3)疼痛症状显著减轻,影响睡眠为轻微缓解;4)疼痛症状与治疗前比较无减轻为无缓解。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轻微缓解)/总例数×100%[4]。

爆发痛频次:治疗期间爆发痛次数出现的总和。

睡眠时间:夜间睡眠时间的总和。

吗啡注射液总量:用药期间盐酸吗啡注射剂量的总和。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比较两组疼痛缓解程度

研究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1。

2.2比较两组爆发痛频次、睡眠时间、吗啡注射液总量

研究组爆发痛频次、吗啡注射液总量显著比对照组低,研究组睡眠时间显著比对照组长(P<0.05)。见表2。

3讨论

临床有研究显示,将近25%~85%的癌症患者均会出现骨转移,超过50%的患者均存在明显骨痛症状[5]。在肿瘤骨转移过程中,实体瘤占到80%以上,例如前列腺癌、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以及肾癌等[6]。骨转移癌痛是晚期癌症患者极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多见于40~60岁人群,溶骨性破坏是典型的病理改变,具体表现为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进行性骨折、顽固性疼痛、运动功能障碍,对患者生理以及心理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7]。骨转移癌痛属于中医领域“骨瘤”等范畴,发病机制是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大部分是由于痰凝血瘀所致,因此治疗以活血化瘀、温肾健骨、调和气血为主[8]。

本研究顯示,研究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爆发痛频次、吗啡注射液总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睡眠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说明针灸在骨转移癌痛治疗中的有效性较高。分析如下:针灸通过刺激患者经络、穴位(委中、肾俞、命门、华佗夹脊、大椎、悬钟、孔最、中都、太溪、筑宾、阴陵泉、地机、梁丘等),具有调畅气血、活血止痛、疏通气机功效,可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现代医学认为,针灸可显著增加脑内啡肽以及脑脊液的分泌量,上行对束旁核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下行对脊髓背角兴奋内在的镇痛系统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可发挥极大的镇痛效果。针灸操作方便,避免了口服、静脉注射药物的毒副反应,安全性更高,患者接受度、耐受性良好,有助于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工作,弥补了单纯西药治疗的不足。

综上所述,骨转移癌痛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可有效减轻疼痛感,减少吗啡注射液使用量,延长患者夜间睡眠时间,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德奇,周天寒,汪霞,等.癌痛贴穴位贴敷对原发性肝癌癌性疼痛吗啡治疗剂量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6,28(07):989991.

[2] 周峰,周庆伟,崔青荣.中医治疗肺癌骨转移疼痛综述[J].河南中医,2018,38(01):159162.

[3] 陈显,张海波,刘译鸿,等.护骨消积方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痛疗效及NTx水平与中医肾虚证候的相关性研究[J].新中医,2017,49(10):117120.

[4] 黄东彬,管静.附子汤结合羟考酮缓释片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02):9091.

[5] 包晓玲,潘云燕.中西医结合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疼痛干预效果的研究[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6,33(02):7779.

[6] 陈州华,黄立中,肖玉洁,等.补肾活血法联合西药治疗骨转移癌疼痛25例[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5(06):2226.

[7] 苏新平,邓天好,谭达全.中医内外兼治气虚血瘀型骨转移癌痛56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6,22(01):3335.

[8] 李应宏,杨旭才,张宇杰,等.身痛逐瘀汤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骨转移癌痛45例[J].中医研究,2016,29(12):2123.

猜你喜欢
癌痛吗啡例数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治疗癌痛 吗啡注射液到底该怎么用
癌痛到底有多痛,您了解癌痛吗?
癌痛有多种治疗方式
救心丸加三七粉可缓癌痛
喘定与吗啡或甲泼尼龙联用缓解晚期肿瘤呼吸困难的效果对比
羟考酮与吗啡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效果的观察
硬膜外吗啡联合芬太尼PCIA对老年骨科术后镇痛的影响
临床药师对癌痛患者药学监护的策略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