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影响

2019-12-09 01:53王玲玲艾秀琪方秋宇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满意度心理护理

王玲玲 艾秀琪 方秋宇

【摘要】 目的:评价心理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的积极影响,为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工作给予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在本院采取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总计94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47例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7例血液透析患者加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视并给予血透治疗患者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符合患者护理需求。

【关键词】 血液透析;心理护理;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

为了延长急性肾衰、尿毒症等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医院开始普遍采取血液透析治疗,但是血透治疗患者治疗周期长,加上治疗期间患者身体负担重,从而导致患者出现明显负性心理。为了提高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治疗预后效果,强调患者血透期间心理护理的重要性。相关资料指出,血透治疗期间重视患者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也较高[1]。基于此,本文作者就本院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护理方案、预后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自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总计94例。纳入标准:1)参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2)接受血液透析治疗且耐受患者;3)患者智力、精神正常。排除标准:1)沟通障碍患者;2)无法接受长期血液透析治疗患者;3)严重慢性感染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每组47例。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0例;年龄39~58岁,平均年龄(48.5±5.0)岁;疾病类型:慢性肾衰患者33例,急性肾衰患者14例。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21例;年龄40~59岁,平均年龄(49.2±5.5)岁;疾病类型:慢性肾衰患者35例,急性肾衰患者12例。两组血液透析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遵医嘱用药以及血压、体温监测等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以上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1)有效护患沟通。护理人员结合血透患者个体情况注重沟通技巧,沟通中尊重并保护患者的隐私,规避敏感话题,选择正面影响话题,积极帮助患者解决其治疗、生活问题,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2)认知行为干预。结合血透患者理解以及认知能力向其进行疾病病因、机制以及治疗价值等知识的普及,帮助患者能够正面面对疾病,提高治疗配合度,稳定患者身心状态。另外,鼓励患者主诉,了解患者心理负担,结合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以反映性倾听法帮助患者全面认识自我,并以定期会议的形式进行患者、家属集体宣教。3)心理放松护理。在和血透患者沟通中了解其兴趣爱好,并通过其喜欢的音乐指导其冥想,同时指导其进行全身肌肉绷紧放松训练以及有规律的呼吸,30min/次,1次/d。若患者抑郁情绪较为严重,采取一对一心理护理,并遵医嘱用药,以促进患者康复。4)社会家庭支持。和血透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强调患者血透期间的不良心理状态,叮嘱家属给予患者心理疏导、情感沟通、精神支持、物质支持,以引导患者保持乐观情绪,并通过介绍重返社会案例缓解患者精神、心理压力。

1.3观察指标

记录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F36生活量表进行评价,分数越高说明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生活质量越佳,呈正比关系。另外,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护理问卷调查,94份问卷有效收回。

1.4统计学方法

94例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研究数据结果用SPSS 19.0软件处理。护理总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以(%)、(±s)的形式表示,分别进行χ2、t检验。若P<0.05,表示94例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组间相同观察指标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见表1。单项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经统计学计算,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护理情况见表2,护理总满意度分别为93.61%、72.34%。护理总满意度经统计学计算,χ2=7.5321,P=0.0060。

3讨论

血液透析是肾功能衰竭等患者治疗的常用手段,治疗本身会增加患者身体负担,加上费用较高,导致患者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从而影響患者身心状态[2]。为了提高血透患者治疗预后、配合度,需尊重并保护患者隐私,合理满足患者需求,重视患者心理诉求。心理护理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关注患者心理健康,并提供关怀和帮助,通过使患者建立对疾病的客观认知,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使患者保持身心最佳状态,对患者健康恢复有促进作用,从而对患者治疗以及预后有积极意义[3]。张红等研究指出,心理护理可以提高血液透析患者护理服务满意率、生活质量[4]。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对照组血液透析患者护理总满意度(93.62% vs 72.34%)、单项生活质量指标(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健康状况)差异显著(P<0.05),与张晓娟的研究结果有一致性,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SAS、SDS评分低于参照组,治疗配合度高于参照组(P<0.05)[5]。

综上所述,血透患者心理负担较重,从而影响患者配合以及身体状态,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更好地稳定患者的身心状态,并进一步提高血液透析患者预后效果,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欧玉珍.针对性心理护理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07):7779.

[2] 王金环.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08):967970.

[3] 秦鑫.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影响观察[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6,10(03):236237.

[4] 张红,刘晓云.心理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4):165,192.

[5] 张晓娟.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健康前沿,2018,27(12):100101.

猜你喜欢
血液透析护理满意度心理护理
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影响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