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富管理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其特征研究

2019-12-09 01:57袁玲
财讯 2019年25期
关键词:财富管理我国特征

摘  要:据统计,当前我国富人数量在过去十年里增长了九倍,财富管理市场极具 发展潜力。本文分析了我国财富管理市场的特性,发现我国富裕人士多为第一代创业者,具有保持大量现金、偏好高风险投资、 参与型投资者多及注重隐私等特性。

关键词:我国;财富管理;特征

一、引言

我国财富管理当前尚处在新生阶段,就市场潜力来说,据统计,2017年全球拥有3300万百万富翁,掌控着世界百分之46的财富。我国的超级富豪人数名列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我国成为财富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我国经济持续强劲成长,市场条件更加开放,都将使我国财富管理市场继续增长,财富管理行业将具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我国财富管理市场现况

(1)我国財富管理的内涵

财富管理一词源自于美国,是美国资本主义与信息科技结合下的产物,专门提供金融服务给金字塔顶端的客户。目前世界各国尚未有统一的定义,但就个人理财而言,财富管理是运用各种不同的理财工具,有效持有资产,并形成稳固缜密的架构,使资产不受风险侵蚀,同时能做多元化投资组合,得到可观资产增值; 就金融业者而言,财富管理是一种整合及建构的思路,以维持顾客关系,增加客户资产。

我国银行为我国首家开办私人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其将财富管理分为三级业务体系,包含私人银行、财富管理和理财业务,共同构成个人理财服务的主要业务体系。其中,一般理财主要依托传统商业银行的网点销售理财产品,提供标准化的理财产品服务; 财富管理主要提供差异化的产品服务和投资顾问服务,包括投资建议服务、海外资本市场投资服务、财富管理产品和账户管理等等;私人银行则是强调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一对一的需求、一对一的解決方案和一对一的产品组合配置,全方位金融综合服务以及在岸和离岸业务体系,并以私人银行作为财富管理的顶级模式。

(2)我国財富管理市場需求面概況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我国国民储蓄率接近国民所得(以GDP衡量)的50%。2009年,我国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包含人民币与外币),总计有61.2兆人民币;2010年截至7月底已达69兆人民币,较去年同期成长近18%,成长惊人。而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总额亦高达29.6兆人民币,显示我国有极大的财富管理需求。依据2010年全球财富报告,2009年全球十大富裕人士人数增长最快的国家中,有八个来自亚太地区,其中我国的富裕人士人数为47.7万,较2008年增加31%。在继2007年超越法国后,2008年更一举超过英国,跃居全球第四位,亚太区名列第二,仅次于日本。2009年继续位居全球第四,并扩大了与第五名英国的差距。

(3)我国财富管理市场供给面概況

根据新华网报导,我国年收入超过30万人民币之家庭,有2千万户以上,但是只有不到10%的家庭寻求专业理财服务,相较于美国的58%,显示未来我国财富管理的发展空间非常大。

我国对于金融服务,是采行分业监理的制度,银行的主管机关为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在个人理财业务的规范上,个人理财业务,为银行对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服务。依管理运作方式,有理财顾问与综合理财两类服务,前者只有咨询顾问等活动,后者包含前者,再加上客户授权进行投资与资产买卖等活动。依照业务内容,银行业务的准入机制分为审批制(事前核定)与报告制(事后报备)两种方式,前者主要是针对保证收益之理财计划与投资商品。

上述银监会的两项法规,及在2008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针对个人理财的服务机制有原则性的规范,包含客户评估、信息揭露、理财人员管控、理财产品管控与客户投诉处理等业务内容。在客户分类方面,原则性要求商业银行将客户分为有投资经验和无投资经验客户,并要求仅向有投资经验客户发售理财商品,其销售金额不得低于10万元人民币。

对于金融商品投资,有较为详细的规范。在投资管理方式上,商业银行可委托其他金融机构对理财资金进行投资管理,前提是所委托的金融机构需相关监管机构批准,对于理财资产需提拨必要的风险准备。在投资方向上,对于投资固定收益类型金融商品、银行信贷资产、衍生性金融商品和结构性商品等,加以限制。这些措施的目的,皆是要降低理财风险、加强资金之安全性。

三、我国财富管理市场客户特性

财富管理市场客群的分类,可由不同财富定义来看,广义上可分为富裕与高净值两类,而Maude(2006)依据不同的财富定义分析其营销面的客群与优缺点,从中可以了解高净值客户的特性。

我国富人大部分财富是在过去20年快速增长的经济中创造出来的,大多数是从事于金融、房地产、IT、商业服务、制造业、能源领域等高增长行业的企业家,这些行业增长迅猛,支撑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和欧洲富有客户的财富一部分是通过家族继承得来的原有财富,一部分是通过创业而发展起来的新财富。我国高净值客户多是创业出身,并具有以下特点:

(1)资产分配两极化

我国高净值客户的财富组合呈高度两极化。一是他们持有现金的水平极高,以巨大的现金储备作为财富安全的保障;另一方面,我国的高净值客户具有高度的投机特性,对风险有很强的承受能力,从前述金融资产分布偏重现金存款与股票,以及相对其他亚太区国家高比例持有另类投资可看出,这可能与他们具有的创业背景有关。

(2)多自理型及参与型投资者

我国许多高净值客户都是白手起家的第一代企业家,习惯于掌握全域和做决策,因此他们总是希望参与投资的过程,并坚信自己有能力得到高回报,同时享受对投机型投资进行评估和决策的过程,较属于自理型投资者(这类投资者亲自管理他们的资产),以及参与型投资者(这类投资者依靠理财机构提供合理的投资建议并积极参与投资决策)。

(3)偏好直接实物投资

我国高净值客户向来习惯于投入实物资产,如房地产、商业或交易类项目,以及投资土地兴建工业园区或者零售园区;当然也有愈来愈多的高净值客户,趁着近期我国股市的大好行情直接投资股市。因此财富管理业者面临的一大挑战,即是如何说服高净值客户把财富分散到不同类型的投资领域,采用更为复杂的投资结构或增强基础资产的多样性。

(4)非常注重个人隐私

我国高净值客户通常不喜欢透露自己的财富数量,不是害怕被调查财富来源(不论是否存在灰色问题),就是担心会把公众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的财富上来。故在选择私人银行时,非常在意银行确保业务安全性和客户私密性的方式,包括银行如何把客户介绍给他们的客户经理、私人银行的声誉,账户的开户地以及客户如何登录自己的账户。

(5)同时与多家私人银行建立业务关系

我国高净值客户同时接受多家私人银行的服务是非常常见的,在境内业务方面,高净值客户很注重个人隐私并讳言自己的财富规模,并将资产分布在多家不同的银行。在境外市场,高净值客户总是渴望与多家银行建立关系,从而为他们带来各式各样的投资设想,并同时保持多家银行关系,确保他们在参与众多金融市场交易时能够拿到有竞争力的价格。

参考文献

[1]潘新民.我国财富管理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J].时代金融,2012(3Z):103-105

[2]刘明康.我国财富管理行业存在的不足和挑战[J].海内与海外,2014(4):4-6

[3]王庆武.崛起的我国财富管理[J].金融博览(财富),2012(7):32-33.

[4]艾同.浅析我国财富管理市场[J].金融管理与研究: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07(4):31-32

作者简介:袁玲(1972-),女,广东东莞人,经济师,研究方向为金融学。

猜你喜欢
财富管理我国特征
抓特征解方程组
论我国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
太平人寿“财富管理”:捍卫财富更简单,闲置资金“钱生钱”
计量经济模型下的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消费定量研究
大数据在财富管理中的创新应用探讨
关于我国计算机教育MOOC发展的思考
探究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中高端客户批量化发展模式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
不存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