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

2019-12-09 02:06邵成才
智富时代 2019年10期
关键词:立场群众改革

邵成才

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内容,是我们这个政党永葆生机的重要思想基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我们党执政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

第一、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是由人民群众来书写的,我们党来自于人民群众,我们的党的性质决定了党的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建党初期,工人阶级人数不多,但是工人阶级与广大的农民阶级有着天然的联系,都是穷苦阶级。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紧紧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把敌人消灭在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中,取得了政权,建立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发挥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虽然有波折,但是取得的成绩是举世瞩目的。人民群众给中国共产党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力量。

(2)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必须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必然结论。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试金石。唯物史观确立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强调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人民的主体地位体现得更加充分和彻底。坚持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本色,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自身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内在要求。

第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1)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根本上回答了“为了谁”的问题。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是我们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早在一个半世纪以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党除了代表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本质上来说,党的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党的立场和人民群众的立场也是完全统一的。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就提出来为中国人民解放而奋斗的目标,从1921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8年我们党流血牺牲,推翻了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解放了中国人民,成为了长期执政党,我们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经历各种考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党是为了人民群众利益而奋斗的,我们党没有自己的私利,广大党员是人民的勤务兵,随时随地为人民服务。

(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关键是站稳人民立场。想问题做决策要站在人民的立场和角度。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每时每刻都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应对和解决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不可能从老祖宗那里找到现成答案,必须从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到条件艰苦、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的地方解决问题,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要深入群众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勇于拜人民群众为师,同时又要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总结提炼经验,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最终要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就是要时时为人民着想,处处为人民谋利,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就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推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第三,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1)依靠人民群众创造伟业,关键是在思想上牢固树立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民者,国之根也。”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让人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要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决不允许在群众面前自以为是、盛气凌人,决不允许当官做老爷、漠视群众疾苦,更不允许欺压群众、损害和侵占群众利益”,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人民立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具体要求。

(2)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最大限度激发人们的创造热情。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推动改革的主体。农村改革从安徽凤阳的“大包干”开始,企业改革从福建企业要求松绑开始,市场调节从集贸市场开始,多种经济成分从个体私营经济开始,对外开放从“三来一补”开始,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推动改革的原动力。邓小平同志说:“农村改革中的很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从改革的根本目的来看,我们的所有改革都是为了人民,改革的成果要惠及人民,必须确立人民群众在改革中的主人翁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基层群众蕴藏着极大的改革动力和创新智慧,他们渴望通过改革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人民群众看得最清楚、感受最深,他們期盼通过改革消除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弊端。

(3)坚持由人民群众评判,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让人民群众满意要做到解民忧。知民情是基础,是了解过程,关键之处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愿望,实现解民忧。知民情,解民忧,就是要做好各项民生工程,人民群众所困、所忧的都是民生工程,关系人民生存之大事。如上学难、住房难、看病难、出行难、生产难、吃饭难等,无一不是关系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生存之大事。民生无小事,民忧是大事,对待人民群众所反映的问题,无论大小,只要是合理的,都要用最快的时间、最高的效率、最好的质量进行解决办理,才能取信于民,真正得到人民满意。

第四,党的群众路线始终贯穿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中。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群众路线始终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必须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群众路线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要在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发展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实惠。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猜你喜欢
立场群众改革
多让群众咧嘴笑
设计立场和手工生产关系的辩证认识
改革之路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