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

2019-12-09 02:06刘军伟
智富时代 2019年10期
关键词:高效性信息化建设

刘军伟

【摘 要】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本文将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提升管理体系高效性的途径探索等方面进行叙述,以期能对中国企业人力资源高效管理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高效性;信息化建设

人力资源一直因为与企业生产和发展之间密切的关系而被视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库而存在。人力资源是各企业中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首要动力。人力资源管理为最大化地激发职工潜能、实现知识创新、持续优化企业员工的知识结构及工作能力、打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促进人力资源增值发展提供了支撑力量。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结构和体系,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企业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及主要职责

人力资源,是最具有价值和宝贵的资源,它是人类体力劳动与智力劳动的总和,在发展生产力和促进社会发展中至关重要。而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企事业单位按照自身发展战略规划制定的创造价值和创造经济效益的要求,有计划的、合理地分配人力资源的过程,是保障国家、地区、乃至企事业单位能够长期繁荣发展的核心决定因素。其工作内容不仅局限于普通的企事业员工管理和日常考勤的统计工作,还包括负责企事业单位资料的分类管理、薪资统计、职工队伍的建设、绩效考核、岗位调整、制定企业的发展规划、创建企业文化和提供良好工作氛围等诸多项复杂工作,决定着企业的整体发展。

二、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受国家计划经济的影响,中国企业管理体制落后,人力资源管理效率较低下。近些年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管理中仍然存在着管理观念及管理方法落后、人才与岗位不匹配、企业激励机制不健全、缺乏科学培训和人性化管理等诸多问题。

1.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观念及方法较落后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健全,主要体现在考核机制不合理,管理体系和管理方式欠缺公平公开性,薪资待遇分配欠缺合理性等方面。与此同时,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上未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信息储备库,并没有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的因素真正作为企业发展的资源与财富,管理仍然采取传统意义上强制性和纪律性为主的管理模式,缺乏对员工主观能动性的关注、缺乏预见性和创造性。

2.人才与岗位不匹配,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人力资源只有与岗位需求一致的情况下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那么就需要将企业工作的需求与人才的特长、优势等实际情况恰当地结合起来,匹配合适的岗位给职工,做到人尽其用,才尽其能。但在实际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企业并未完全根据员工的能力为其匹配合适的岗位,这就使得优秀员工无法获得足够的工作认同感,产生有力难发的感觉,长此以往工作激情和积极性就会被消磨殆尽,萌生离职跳槽的念头。其次,企业发展需求与职工需求的不匹配也导致了人才与岗位的不匹配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最大限度压缩生产成本而与员工获得更高福利待遇需求之间存在着矛盾,使得员工无法得到与自身能力和贡献相匹配的薪金待遇。如果薪资待遇过低,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会受挫,心理上出现生产和产出不成正比的巨大落差,容易产生离职或者跳槽的想法;再次,不合理的薪资待遇制度也是造成人才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部分企业(国企和事业单位居多)在薪资待遇制度方面仍然采用“論资排辈”的传统模式,并未根据员工的工作能力、表现和对企业的贡献程度等来提供相应的薪资待遇,很多有才华、有业绩的年轻人才因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认可而选择离职。

3.企业培训体系不科学,人力资源再开发亟待完善

培训能够帮助职工适应工作环境,提升工作技能,加深对自身工作岗位的理解,同时增强自我效能感。但是中国现阶段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中存在诸如培训专业性不足、经费投入不足、培训力度不够、理念滞后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4.企业文化及工作氛围缺乏人性化设计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最核心的因素就是“人”,它是联系企业与员工最常见的方式和重要的纽带,与每位员工有紧密的关系。但是很多企业却未能充分认识到人性化的企业管理文化和工作氛围对人才发挥资源潜力的重要性,对于员工的不满情绪不能及时安抚和创造和谐人性化的工作环境。长此以往,企业内部就会出现凝聚力被削弱、企业与员工沟通不畅快的情况,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三、提升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高效性的途径探索

管理系统的高效运作是实现企业人力资源优化管理的重要途径。企业要实现良好管理成效,增强科学性和有效性的目标,就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状况,从管理模式、理念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提升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高效性的途径。

1.转变人力资源管理思路,创新管理体系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将企业和员工之间仅仅定义为雇佣和利益的关系,停留在成本管理的阶段,主要表现在员工最大程度地提供劳动力,企业为其支付相应的劳动力报酬。但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企业要实现人力资源系统合理有效的管理和调配,对员工管理的指标就不应局限于劳动能力和技术单方面,还要加强对员工作为“知识人”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劳动经验等人力资本的管理,注重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实施的灵活性。传统的垂直多层管理的框架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要顺应时代发展,努力创建扁平化的管理框架,压缩管理层级和职能机构,以创新思维构建出与市场经济相符的人力资源管理革新策略,拓展企业发展的新途径。

2.优化薪资待遇机制,构建科学和完善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

为人才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是企业实现吸引人才并且长久留住人才的核心因素。薪资待遇是满足人才工作需求的重要表现方式,与工作需求相匹配的薪资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员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符合员工和企业自身特色发展需求的薪酬待遇机制和激励机制,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利益与员工需求双方的平衡与和谐发展。

首先,确保薪酬待遇的科学合理性和公平性。薪酬待遇的制定要根据员工的工作能力和表现等多方面因素来进行,而非辈分、资历和工作年限,要让员工体会到工作产生的价值和回报,对企业产生强烈的依附感与认同感。

其次,构建科学完善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激励机制主要是指企业为提升其经济效益和调动员工积极性,实现企业和员工双赢的目标,借助公平、公正、公开的工作方式,对员工通过某种刺激的手段来实施奖励或者是惩罚的一种管理机制。作为薪酬分配和人力资源发展的重要基础,绩效考核在切实落实人力资源激励措施方面至关重要。考核上要以企业既定工作计划为标准,对成绩优异的知识创新团队或者职工个人给予奖励。同时还要对团队或者是个人的工作绩效制度进行全方位的评估,积极建设完善的激励反馈体系来验证激励的效果,及时对激励制度做出改善和优化;企业要灵活运用多种激励手段,根据不同的员工、不同的工作能力、不同的工作内容制定出不同的激励制度,选择不同层次的激励策略;再次,还要区分企业员工中的主要需求和次要需求,确保主要需求的重点激励目标,保障激励效果和激励手段的一致性;另外,还要采用多样化激励方式,注重薪酬激励和精神奖励的结合,确保激励制度有助于企业团队文化建设以及增强企业团队合作能力。

3.创新培训机制,紧跟时代形势

培训是促使企业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人力资源培训应主动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努力提升培训对市场经济的预知、预测分析能力,保障培训中各项环节内容的连贯畅通。

甄选培训内容,力求实效。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内容尽力以企业目前、近期或者是中期急需掌握的知识技能为主,要为加快企业发展需求和提升员工素质服务,对于企业发展的热点和企业职工关注的焦点问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超前研究的意识。

调整和创新培训方式和方法,提升员工培训学习的活跃度。传统企业培训方式实施简便,但是互动性较差和实战性不足。现代化的人力资源培训方式要充分明确当今中国处于信息化建设高速化和普及化、员工队伍普及化、学习移动化、社群化、游戏化、碎片化等的时代背景,甄选丰富性强、时代性强和差异性明显的培训方式,改变传统单一的培训模式,借助新颖的学习和培训方式,突破员工实践、地点的限制,大胆尝试“沉浸式学习理念”、“线上线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培训的实践性,以此来调动企业员工学习的主动性,真正实现企业和员工双赢的良好局面。与此同时,还要整合、优化、创新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系统,建立“知识云端”,确保职工工作中对知识的按需调动和“知识技能共享的环境”的创建。

创新培训机制,促进高效运转。首先,要建立人力资源培训管理前倾机制,注重培训内容的超前性、预见性,对企业发展中的动态和职工需求进行及时掌握和跟进,建立高效和反映敏捷的企业预警机制。其次,构建培训工作效能评估和监测机制,对培训运作过程进行及时监测和调控,健全优化培训信息反馈机制,与企业个基层单位形成上下沟通的有效运行机制,及时追踪培训计划的执行情况、职工的意见和建议等反馈信息,掌握员工培训需求脉搏,以期达到人力资源培训的最有效果。

4.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工具,与此同时,也提出了新挑战。人力资源管理要提升时效性,创新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其中一个必要的探索就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就是运用新型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来帮助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功能更好地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科学制定应对措施来引导企业加强对e-HR的应用,提升管理水平。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运用,能够提升企业对员工行为的预测和整体评价,针对员工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地培训和管理,提升员工的专业化程度和快捷融合度,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良好形象。同时,传统刚性的企业管理平台的构建方式和管理结构发生转变,打破了企业中权威至上的中层控制情况,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一步实现了扁平化管理,企业的行政层级得到进一步优化,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进一步加强。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能够为企业建立人力资源数据库,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能夠提升员工绩效考核信息和培训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保障绩效工作的公共公正性。高效云绩效管理绩效工作系统的介入,明确了企业职工的各项考核细则,员工的绩效情况也能够得到数据性的描述和量化,企业就能够对其职工进行追踪和科学性的综合性分析,更加高效和快捷地掌握员工的真实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指导,为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从而提升人力资源选拔和管理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企业领导也能够通过云绩效管理系统对员工进行指导和评价,根据不同岗位需求来进行人力评估,提升人才专业性与岗位的匹配度;同时现代企业信息化管理也为员工提供了合理的沟通建议和技术优化合作渠道,这就为员工最大限度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和彰显个人价值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5.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评估功能

高效的人力资源评估体系,使得企业能够特定发展周期内发挥人力资源所具有的优势,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实现管理工作的高效科学化。同时,也能保障人力资源管理环境的和谐、公平和公正。

企业要全面发挥人力资源管理评估体系中挖掘人力资源价值的优势。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不仅要对企业支付给员工的薪酬进行评估,还要对人力资源在企业各个发展周期内所产生的费用和即将产生的各项费用进行详细的预测和管理,测算好人力资源的投入产出比,坚持将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入都用在员工的发展中来。同时,企业可以通过对员工的工作态度、知识技能、团队合作能力等多方面的评价来构建人力资源评估体系,得出数据化的结果,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

6.树立人本理念,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优化工作氛围

优秀的企业文化和良好和谐的工作氛围是影响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关键性要素,同时也是企业内部员工凝聚力的具体表现。倡导积极向上的文化理念,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对于激发员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号召力,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影响力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将“人”只作为企业发展的“工具”,注重对人的控制和使用,将人和其他生产要素等同对待,对人的主观能动性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未将人看成一种具有可开发性、成长性、创新性、巨大潜能的资源。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就要加强对员工主体性的关注,根据员工的需求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企业要依据自身发展状况定位和完善好企业文化,建立职业生涯与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紧密结合、合力攻坚克难的企业文化,强化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注重民主原则的贯彻,建立民主决策制度和制定严格的监督机制,倡导所有职工共同参与,提升职员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工作热情。

打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企业上层机构与基层人力资源相互融合的相对亲密、信任与宽容的管理氛围。企业上级领导不能依靠权利来压制和影响下级员工,要通过切实关心员工基本生活需求、解决员工不利问题等方式来构建与员工之间的信任和帮助体系,其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重视员工主观能动性、创新性发挥,为员工高效工作提供和谐友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曾茹.企业人力资源薪酬激励机制的构建策略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9(18):124.

[2]金洁煌.知识创新背景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J].现代营销(资源),2019:233.

猜你喜欢
高效性信息化建设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高效性、经济性评价
浅谈水质检测的高效性发展
提升小学数学生本课堂高效性的策略研究
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再思考
如何实现小组学习的有效性、高效性
关于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语文阅读课堂高效性构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