呋虫胺对稻飞虱和二化螟的田间防效

2019-12-09 02:03胡雅辉谭放军周艳
湖南农业科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二化螟稻飞虱稻田

胡雅辉 谭放军 周艳

摘 要:试验以呋虫胺为供试药剂,研究了其对稻飞虱的田间防效,并以呋虫胺为主要成分研制药肥,探讨了其对二化螟的田间防效以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杀虫剂呋虫胺制剂使用量8 g/667m2即对水稻稻飞虱有较好的防效;呋虫胺药肥施用量24 kg/667m2即对水稻二化螟具有持续防效,相比于空白对照,可使水稻增产27.5%,与呋虫胺+尿素分别施用相比,有2.1个百分点的显著性增产优势。通过文献可知,当呋虫胺用量小于16 g/667m2,呋虫胺药肥用量小于48 kg/667m2,呋虫胺的残留量在安全范围内;呋虫胺对非靶标生物的安全性有影响,使用时需要避开桑蚕区。

关键词:呋虫胺;稻田;稻飞虱;二化螟;田间防效;药肥

中图分类号:S435.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0X(2019)10-0046-03

Abstract: Dinotefuran was used as the pestcide for the field control of rice planthopper in 2014 and as the main ingredient of pesticide fertilizer for Chilo suppressalis in 2018; its effect on rice yield was also studied. Results showed that 120 g/hm2 of dinotefuran had good control effect on rice planthopper, 360 kg/hm2 of dinotefuran fertilizer had sustainable control effect on rice stem borer. Compared with blank control, the dinotefuran fertilizer increased rice yield by 27%, furthmore, it has a 2.1 percent higher advantage than dinotefuran+urea in yield increase. When dinotefuran was less than 240 g/hm2, dinotefuran fertilizer less than 720 kg/hm2, the residue of dinotefuran was in the safe range. Dinotefuran is not safe to non-target organisms, so it is necessary to avoid silkworm areas.

Key words: dinotefuran; rice; control effect; fertilizer

农药和肥料是除品种之外的另外2个重要增产因子,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然而,农药和肥料单独使用时需花费相当多的人工成本。在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劳动力日益减少的背景下,药肥能使田间的2个操作步骤合二为一。这不仅节省了劳动力,而且减少了时间和能源的消耗。药肥是将农药和肥料按一定的比例配方混合,通过一定的工艺技术将肥料和农药稳定于特定的复合体系中而形成的新型生態复合肥料,一般以肥料作农药的载体。据估算,药肥的使用可节省大约50万t的农药助剂或溶剂,同时可减少大量用于包装的资源浪费,符合当前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和低碳农业的要求。当然,药肥产品的研发也需要对田间药效及安全性方面进行评估,这样才能用较少的药肥发挥较大的作用。

我国对药肥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其中水稻药肥中应用比较成功的是除草药肥。研究表明,水稻除草药肥的使用可以使肥效增加6%~8%,药效增加10%以上。在杀虫药肥方面,目前多数还处于研发阶段。呋虫胺对水稻主要害虫二化螟、稻飞虱、稻水象甲等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3]。试验以呋虫胺为供试药剂,研究了其对稻飞虱的田间防效,并以呋虫胺为主要成分研制药肥,探讨了其对二化螟的田间防效以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分别在黄兴镇和春华镇石塘铺村进行,其针对的害虫分别为稻飞虱和二化螟。供试药剂有50%呋虫胺可溶粒剂(山东省润生农化有限公司)、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江苏建农农药化工有限公司)。供试药肥均为水稻专用除草杀虫药肥(湖南神隆高科技有限公司)。该药肥由苄嘧磺隆(0.032%±0.008%)、丁草胺原药(0.608%±0.152%)、呋虫胺(0.025%±0.006%)、肥料(N+P2O5+K2O≥20.0%)、载体和助剂等组成;该药肥水分≤3.0%、pH值范围5.0~8.0,松密度≤1.0 g/mL,堆密度<1.2 g/mL,粒度范围(2 000 ~4 000 μm)≥85%,粉尘≤30 mg,脱落率≤3%,热贮稳定性合格(每3个月检一次)。

供试水稻品种分别为深优9521和中早39。黄兴镇试验地为双季晚稻田,土壤肥力均匀一致,土壤pH值为6.7,有机质含量丰富,速效氮、磷、钾含量分别为137、129、90 mg/kg,肥水充足,灌溉条件好,常年种植水稻,周围是双季晚稻田。春华镇石塘铺村试验地为早稻田,供试土壤为马肝泥,pH值为5.8,有机质含量2.1%,肥力一致,且常年种植水稻。

1.2 试验方法

1.2.1 呋虫胺药剂对稻飞虱的田间防效 秧苗于2014年7月23日抛栽,种植密度为18.7万株/hm2。于水稻分蘖初期(抛栽后15 d)采用常规喷雾施药,试验设计如表1所示。小区面积30 m2,每个处理重复4次,共计20个小区。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药后3、7、14 d调查防效。调查时,每小区平行跳跃式取5点,每点选定2株水稻进行定点调查,每小区调查10株,摇动或拍打稻丛,统计稻丛间水面漂浮的飞虱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和相对防效,计算公式见(1)和(2)。

1.2.2 呋虫胺药肥对二化螟的田间防效 秧苗于2018年4月28日抛栽,种植密度为18.7万株/hm2。于水稻分蘖初期(抛栽后15 d)施药(直接撒施),此时禾苗长势均一,二化螟处于枯鞘期。采用大田小区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0.025%呋虫胺药肥24 kg/667m2;处理2,0.025%呋虫胺药肥36 kg/667m2;处理3,0.025%呋虫胺药肥48 kg/667m2;处理4,20%呋虫胺可溶粒剂45g/667m2+尿素10 kg/667m2;处理5,空白对照(不施药不施肥)。小区面积35 m2,每个处理重复4次,随机区组排列。药后15、25 d各调查一次,每小区全区(11 088株)普查二化螟为害造成的枯心株,计算相对防效,计算公式见(3)和(4)。

1.2.3 呋虫胺药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对1.2.2中各处理单独测产,采用收割机全小区收割,按8折计算稻谷干重。

1.2.4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DPS v7.05数据处理系统中Duncans 新复极差法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呋虫胺药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

试验结果显示,50%呋虫胺可溶粒剂在供试浓度范围内对水稻稻飞虱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作物安全无药害。药后3 d,处理3(50%呋虫胺可溶粒剂最高浓度16 g/667m2)的防效达到97.3%,而对照药剂(处理4,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的防效为94.1%,二者间差异不显著;药后7 d,处理3的防效达到94.3%,而对照药剂的防效降为89.7%,二者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药后14 d,处理3的的防效仍为90.2%,而对照药剂的防效仅为85.2%,二者间差异仍然极显著。这表明50%呋虫胺可溶粒剂对稻飞虱的持效性比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长。

2.2 呋虫胺药肥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呋虫胺药肥对水稻二化螟的控制效果好(表3)。药后25 d,危害定型后调查,施用呋虫胺药肥的处理对二化螟的防效为90.2%~94.7%,而处理4(药剂对照,20%呋虫胺SG和尿素单独施用)对二化螟的防效为86.2%。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呋虫胺药肥3种使用剂量对二化螟的防效均显著优于药剂对照,其中呋虫胺药肥低剂量与高剂量处理间的二化螟防效差异显著。

2.3 呋虫胺药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与空白对照相比,呋虫胺药肥和呋虫胺+尿素处理均对水稻产量有显著影响,增产率均大于25%,其中呋虫胺药肥的增产效果显著优于呋虫胺+尿素处理。

3 结论与讨论

二化螟严重制约着水稻优质高产的发展。二化螟为害水稻时可造成枯鞘、枯心、枯孕穗、白穗和虫伤株等症状,严重影响水稻产量[4]。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稻飞虱成为亚洲水稻产区的头号害虫,中国各稻区都有分布和发生[5]。笔者的试验结果显示,呋虫胺对稻飞虱和二化螟均具有很好的防效,这跟其他的报道结果也一致[2-3]。而且呋虫胺制成水稻药肥后,依然对二化螟具有很好的防效,持效性比单独喷洒呋虫胺好,其增产效果也比呋虫胺和化肥分开施用更显著。在生产上防治水稻二化螟或稻飞虱,推荐呋虫胺使用剂量和方法2种:①有效成分用量90~120 g/hm2(可溶粒剂),喷雾法;②有效成分用量90~180 g/hm2(药肥混配颗粒剂),直接撒施。

呋虫胺在稻田植株和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为4 d左右[6-7],呋虫胺在糙米中的残留量低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和日本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7]。可见,单独的呋虫胺在水稻田使用时其残留是安全的。呋虫胺对家蚕3龄起蚕的急性食下毒性(LC50)为1.262 5 mg/L,具有高毒性,呋虫胺可通过桑叶、桑根内吸向上传导至未喷药桑叶[8]。在蚕桑地区应该避免使用呋虫胺喷雾。呋虫胺药肥是颗粒剂,具有缓释作用。因此,呋虫胺药肥在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需要进一步的试验检验方可评价其残留安全性。呋虫胺农药本身对家蚕具有高毒性,但是呋虫胺药肥具有缓释性,在田间使用不容易污染周边的桑蚕,其对非靶标生物的生态毒理需要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何永福,张忠民,叶照春,等. 不同药剂防控稻水象甲幼虫试验[J]. 农药,2016,55(8):607-609,620.

[2] 董涛海,章小根,姚张明,等. 呋虫胺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2014,55(5):701-702.

[3] 项庆奶,廖璇刚. 呋虫胺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J]. 浙江农业科学,2015,56(6):835-836.

[4] 林克剑,侯茂林,韩兰芝,等. 二化螟寄主选择行为与种群消长机制的研究进展[J]. 植物保护,2008,34(1):22-28.

[5] 于彩霞,霍治国,张 蕾,等. 中国稻飞虱发生的大气环流指示指标[J]. 生态学杂志,2014,33(4):1053-1060.

[6] 韦 婕,邓 婕,黄慧俐,等.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呋虫胺在稻田水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J]. 农药学学报,2015,17(2):195-200.

[7] 董 旭,段勁生,王 梅,等. 呋虫胺及其代谢物在稻田环境中的残留规律[J]. 农药,2016,55(10):753-756.

[8] 陈伟国,孙海燕,杨一平,等. 第三代烟碱类杀虫剂呋虫胺对家蚕的毒性与安全性评价[J]. 广西蚕业,2015,52(1):19-22.

(责任编辑:成 平)

猜你喜欢
二化螟稻飞虱稻田
6%吡蚜酮·氯虫苯甲酰胺缓释剂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效研究
巨幅稻田畫亮相瀋陽
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与防治方法
江城县水稻稻飞虱主要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
稻田里的写真
水稻二化螟热激蛋白的研究进展
稻田里的小猪佩奇
水稻二化螟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浅谈水稻二化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