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小城的“制胜法宝”

2019-12-10 06:35秦梦迪陈舒逸
小康 2019年33期
关键词:大城市小城镇小城

秦梦迪 陈舒逸

VOL.396 2019.11上

2018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9.58%。一方面,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圈迅速发展,北京、上海、深圳等常住人口超千万的超大城市已达到13个;另一方面,小城镇是我国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占据我国四分之一的城镇人口。

近年来,小城镇的人口持续稳定增长,说明在大城市之外,小城镇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在大城市还是小城镇生活是对生活方式的一种选择。大城市因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文化产业繁荣、教育医疗资源集中,从而吸引着大量人口。但是,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环境污染、高房价等问题也使得一些年轻人想要逃离“北上广”。而小城镇生活节奏较慢、竞争压力较小,是介于乡村和大城市两个极端中间的平衡。小城镇作为近地城镇化的主要载体,提供了比乡村更为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提升了教育医疗、市政等公共设施的效率。同时,由于规模小、密度低、与乡村的距离更近,小城镇有条件创造更优美宜人的城市景观,提供更丰富的休闲游憩空间。此外,小城镇的人口较少,往往具有较为密切的地缘亲缘关系,容易形成和谐稳定的人际环境,更容易让人产生归属感。

在城市“抢人”大战中,小城镇面临着如何留住人、吸引人的重要考验。幸福小城的“制胜法宝”在于充分发扬小城镇的优势特色,强化小城镇生态、生产或生活特色,提升本地居民的认同感,让居民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保护生态环境,突出自然地理环境特色,保留城镇历史人文脉络,营造出不同于城市千篇一律的环境,是居民幸福归属感最重要的来源。其次,以产业的培育为基础,或结合自身的资源特色、或与周边大中小城镇进行产业协作,形成自身的特色经济发展模式,提升小城镇的就业容纳能力和区域协作能力,真正实现宜居宜业。比如位于长三角腹地的浙江省安吉县,通过充分利用本地的竹资源,发展了区域特色的竹产业,构建了完整的竹产品种植、生产、加工产业链,并进一步振兴了乡村旅游产业,增强了小城的吸引力。此外,小城镇应该更加注重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的均衡配置,创造安全稳定、公平开放的环境,切实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加强小城镇与其他城镇之间的区域交通联系,使人们居住在小城镇,也可以快速便捷地享受大城市更高层级的服务設施。位于上海都市圈范围的昆山市,便通过打造特色养老体系,使得本地居民在享受大城市便利设施的同时,更能体验舒适安逸的养老生活,提升居民幸福感。

在西方一些国家,有小孩的中年人更倾向于在小城镇定居,就是看重小城镇安定、宜人的生活氛围。在互联网、物流和5G发展的未来,不同地区发展差距逐渐缩小的情况下,小城镇获取信息、物质和资源的便利度将会大大提升,会不会有更多的人选择生活在更具幸福感的小城镇中?

猜你喜欢
大城市小城镇小城
如何缓解大城市病?
小城雪花
一、二线大城市石材市场正在加速萎缩
小城大爱
大城市里的小象
小城红梅赞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加快小城镇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小城镇远
我国小城镇体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