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文浅教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2019-12-10 09:47丁秀琴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文言庄子高中语文

丁秀琴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诸多现实的教学难题。一方面,课文内容多、难与课时量少之间存在着矛盾,这客观上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另一方面,由于教学压力的影响,教师对“难文”采取直接放弃或者教学中打折执行的做法也对教学实效的提升造成了限制,这种不科学的教学现象必须矫正。最后,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中面对“难文”到底该不该教、如何去教,难文如何浅教等都成为了教学实践的难题。对高中语文“难文浅教”问题进行探索研究,提出具有现实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是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备课策略

在语文教学中,备课对于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就高中语文难文浅教的具体实施来看,备课直接决定了“难文浅教”的实施效果。因此,在实施“难文浅教”的教学实践中,高中语文教师要将课前备课这一环节作为提升教学实效,推动“难文浅教”教学实践策略在教学中落地生根的有效路径。备课的重点是突出“浅教”这一理念。

如在《逍遥游》这篇课文的“难文浅教”备课中,教师要充分突出“浅教”这一理念,在教学设计阶段对其加以具体的体现,在教学目标的预设上,可以设计为两点。一是积累文言知识,了解《逍遥游》这篇文章的基本思想和庄子本人的思想;二是鉴赏文言散文,体会文章的开阔意境和艺术特色。在教学重点方面,可以设计为积累相应的文言知识,通过文章学习了解庄子的思想及其文章的艺术特色。在课时教学的内容方面则可以简化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为文言知识的积累教学,借助文章内容的梳理和翻译讲解,积累文言知识。第二课时以“三笑”作为教学突破点,对庄子的态度加以探讨,并通过对“鲲鹏形象”的解析来探究庄子的思想。

“难文浅教”课前备课并不是简单的“难文粗教”“难文弃教”。而是教师在教学备课的环节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难文加以精心取舍,在确保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精心选取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的内容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由浅入深的渐进式学习中逐步掌握文章的知识点和内在的思想情感与艺术特征。

二、教学方法

在“难文浅教”的教学实践中,教学方法应该是灵活多样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难文”的具体类型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力求通过灵活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例如,对于那些篇幅长、文字较多的现代文,我们在教学方法上就要尽量采用“抓主线”的课堂教学方法开展教学;而对于难度较大,语言较为深奥的文言文则采取以“读”为主的教学方法进行,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去体会文章语言特点和感受情感思想。

如《逍遥游》这篇文章,其语言艺术特点较为深奥和繁杂,教师在教学中如果通过逐句的分析给学生讲解,对于学生的理解来说是有较高难度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抓重点的方法进行教学,具体来说,就是对文章中的“三笑”加以分析,围绕“三笑”让学生以课堂合作讨论的方法对“为什么笑?”“庄子的态度是什么?”“谁笑谁?”三个问题加以讨论,教师给予及时的讲解与指导,让学生在合作讨论中对问题进行由浅入深的理解,进而逐步实现教学目标。

三、課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教学目标实现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对教学中的得失进行反思还可以帮助师生对教学进行审视,进而不断促进教学实效的提升。就高中语文“难文浅教”而言,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是教学实效提升的必要环节。语文教师在实施“难文浅教”教学中要注重进行课后反思。

例如,在《逍遥游》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反思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最应该学到的是什么?在这一篇课文中庄子对于什么是真正的“逍遥境界”,提出了“无所待”的思想。而教学中,有些学生就会问老师,什么样的人才算是神人、圣人,显然对于这个问题语文老师很难立刻回答出来,可能也只有庄子本人知道。教师在教学中最应该掌握的是文章中奇特的艺术手法和在春秋战国时代背景下庄子缘何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此外,教师要对教学的方式进行思考:“文章难点是什么?我认真读文章了吗?我的教学内容是不是与学生的需求相一致?”

总之,在“难文浅教”的教学实践中,课后反思不仅是对自己教学得失的经验总结,也是对学生的学习需求的分析。通过课后反思,我们可以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侧重点进行课后总结,在反思中不断总结科学的教学方法,选择科学的教学内容,真正做到教学有针对性,进而提升教学实效,促进学生发展。

针对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难文”教学出现的“难文粗教”“难文弃教”等不良教学现象,从“难文浅教”的视角出发,在“浅教”上做文章。通过精心的课前备课,设计有效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手段,进行充分的课后教学反思,提高教学实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实现“难文教学”预期目标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教学对学生全面发展、师生共同进步的积极作用,有效解决了“难文”教学内容难度大、耗费课时多的现实窘境。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市李堡中学(226600)

猜你喜欢
文言庄子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五)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