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网上材料审核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2019-12-10 09:48常赛靳葛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年28期
关键词:自主招生平台设计公平性

常赛 靳葛

摘要:为提高自主招生材料审核阶段的工作效率,设计了自主招生网上材料审核平台,将资格初审分为客观分值和主观分值两部分,客观分值由系统根据考生上传的各类成绩等信息进行客观评分,专家评委根据考生申请材料给出主观评分,系统根据设置的权值判断考生是否通过初审。该平台设计减少了专家材料审核的工作量,提高了材料审核效率,并且减少主观因素影响,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评审的公平性,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自主招生;材料审核;资格初审;平台设计;公平性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28-0291-02

1 引言

教育部办公厅在2003年颁布的《关于做好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开启了自主招生的元年,通知规定了北大、清华等22所部属高校试点自主招生,探索创新人才选拔。之后参与自主招生的高校逐步扩大,招考方式也逐步进行规范和调整。国家政策层面对高招制度改革的支持力度也不断增大。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推进招考制度改革,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教育部2012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高校自主招生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强调[1]:教育部门、招考机构、相关高校和中学要结合实际,协同配合,积极探索,不断完善自主招生录取方式和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机制。随着招生制度改革逐步深入,教育部2014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文件中继续强调[2]:明晰试点定位,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解决存在的“掐尖”“小高考”、影响中学教学秩序等问题。促进科学选才,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通过科学有效途径选拔特殊人才。维护公平公正,确保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2015年,参与自主招生的试点高校扩大到90所,占我国2553所普通高等高校的比例为3.53%。2015年,90所试点高校自主招生的招生计划总数为18790人,报名审核通过的考生共有110578人,为当年报名参加高考考生(942万)的1.17%;具有入选资格的考生总数为23828人,录取考生总数达到11107人,为当年本科录取学生总数(366万)的0.3%。

随着自主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在自主招生过程中处理的数据将越来越多,特别是材料初审阶段,专家评委处理的数据量甚至达到百万级别,因此会占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且效率不高。本文从提高自主招生考试高效性及公平性的角度出发,研究在自主招生考试的资格初审过程中引入计算机客观评价机制,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因评委主观人为因素及考生之间地域等差异化所带来的不公平性。

2 自主招生考核流程

高校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自主招生信息公开和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进行自主招生资格审核工作[2,3]。自主招生是基于统一高考的,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最终仍然需要参加高考,但是自主招生入选考生最终可以获得相应的优惠政策,可以降分录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的统一高考录取的不足,不再是“一考定终身”,给一些优秀考生提供了机会。在高考考察的基础上,通过自主招生高校结合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特色而进行的笔试或面试,考察具有适合高校自身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考生[4,5]。自主招生和考核的方式主要有资格初审、笔试、面试、体育科目测试等。

具体的自主招生考试程序如下[6,7]:

1)资格初审。高校对报名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材料审核和资格初审。一般自主招生需要提交的材料包括申请表、主要获奖证书和具有特长潜质的证明材料、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材料、个人陈述及其他社会活动、推荐中学或相关领域专家提供的推荐材料等。

2)统一高考。为了不影响中学正常教学秩序,自主招生测试安排在高考之后。考生需要先参加统一高考,高考的成绩对于自主招生能否录取依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3)自主招生测试。各高校结合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特色进行自主招生测试。通常考核形式分为笔试和面试两种。通常情况下,自主招生考核形式更加灵活,涉及面广,面试方式多样,核心目的是选拔具有特长及潜质的考生。

在资格初审环节,主要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位是对材料完整性进行审查。第二部分是对齐全的申请材料进行资格初审评分。通常情况下会组成对应学科专业的专家组,依据高校自身办学定位和学校层次,结合考生填报的相关专业、報名条件、申请材料、获奖情况、学业水平测试、中学层次、综合素质评价材料、平时学业水平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判,并根据评分标准给出相应的评分。

在资格初审环节中,目前基本都采用人工审核方式。以某高校为例,2017年申请人数超过4000,每名考生具有仅100条数据信息,包含个人基本信息,各类成绩信息,志愿信息,学业水平测试信息,获奖信息,社会活动信息等等,审核信息量近百万条,这对人工审核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工作效率较低。为提高资格初审的效率,本文对考生数据进行分类计分,客观分值由计算机根据评分标准自动给出,主观分值由评委根据学生提交主观材料打分,主客观分值按照不同的权重统计总分,减少了评委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过渡依赖人为因素的风险,提高了自主招生选拔的公平性。

3 资格初审平台的设计

资格初审平台的主要目的是结合学校及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设计合理的资格初审标准及评分机制,并通过计算机化实现客观评分,结合评委主观评分进行最终综合评判。对通过完整性审核后的材料,系统通过相关数据处理及分析,依据设计的审核标准进行客观评分。根据考生填报的详细信息,评分机制可分为两种形式:

1)计算机客观评分。主要针对考生的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通过计算机数据分析处理将百万级的数据归纳为文化水平客观体现形式。主要包括:①考生的平均得分率;②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情况;③考生在所在中学平均年级排名情况;④考生所在中学相应科类的本科上线率;⑤考生地域倾斜政策的评价。

2)评委主观评分。主要包括:①将考生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挖掘分类,并根据体现形式(获奖证书等)进行等级评分;②考生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与所报专业的相关度评价,根据相關度给出对应等级评分;③考生个人陈述、推荐材料、其他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证明材料等进行等级评分;④参考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材料。

将上述两种形式的评分根据权重组合等算法汇总为资格初审的计算机化综合评分。由此不仅减轻了评委专家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减少了评委专家的主观随意性,提高了材料审核的公正性。

本系统在资格审核阶段将其分为四个环节[8]:①审核材料完整性;②根据审核标准,客观项计算机自动评分;③主观项专家评审;④综合得分,筛选出参加复试名单,审核流程图如图1所示。

4 系统实现

系统材料审核界面如图2所示,系统根据考生报名提供的各项数据结合评分标准,系统计算出客观得分,专家评委根据考生上传的其他材料进行专业相关度审核,给出主观评分,系统根据所设置的权重比例,计算出学生的综合材料分数,推断出是否通过材料审核。系统在应用过程中缩短了材料审核的时间,以某高校2018年自主招生材料审核为例,系统比往年节约了40%左右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减少了评委主观判断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主招生的公平性。

5 总结

高校自主招生是我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现行统一高考招生录取的一种补充,是高考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考生,要防止自主招生中出现“掐尖”“小高考”、影响中学教学秩序等问题。因此本文针对自主招生材料审核阶段工作量大,效率低对专家意见过于依赖的问题,设计了网上材料审核平台,利用计算机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因素等对自主招生的影响,确保自主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http://gaokao.chsi.com.cn/gkxx/zc/moe/201304/20130401/407311186.html,2013-04-01.

[2] 教学[2014]18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Z].2014(12).

[3] 国发[2014]35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Z].2014(09).

[4] 李雄鹰. 大学自主招生质量的实证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13(06):33-38+95.

[5] 周勤,刘艾芳,张粤兴. 基于实践的创新型人才自主招生实例分析与研究[J].高教探索,2016(07).

[6] 田守春. 论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困顿与突破[J]. 高教探索,2014(5):106-109.

[7] 黄晓婷,关可心,陈虎熊,光辉,卢晓东. 自主招生价值何在?——高校自主招生公平与效率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5(06).

[8] 任子朝,程力,陈昂. 计算机化考试的试题编拟与命题管理[J]. 中国考试,2014(03):3-8.

【通联编辑:王力】

猜你喜欢
自主招生平台设计公平性
一种提高TCP与UDP数据流公平性的拥塞控制机制
天津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能力测试现状研究
犯罪学人才培养体制变革初探
MOOC时代创新区域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自主招生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关于公平性的思考
面向多路径并行传输的拥塞控制及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