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书法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2019-12-11 08:12姜胜祥
中国篆刻 2019年12期
关键词:行书楷书草书

文︱姜胜祥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优秀传统艺术,依然还是以她特有的魅力深入社会各阶层,甚至国外,像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虽然电脑普及程度可想而知,但为什么现在照样还有这么多人如此的重视“书道”呢?(注:书法在日本的称呼)下面我想就此谈点本人的浅陋之见:

首先可以肯定的说书法与其他好多学科都有直接和间接的联系,比如说和语文吧,书文同根,中国书法有五大字形:篆、隶、楷、行、草。尤其是篆书,小学时,语文老师就教我们念“日”,在象形文字里日写“⊙”,月写作“”,山写作“”等等,和自然界的日月星辰,山川草木是何等的相似啊!像厅堂匾额,庙宇碑刻的书法引用历代名家诗文的那就更不胜枚举了。我想最主要的是通过练字,还可以加深我们对单个字字意的理解。如写“忍”“勤”“路”等。何况书法需要通过书写好文来增加审美内涵,文学需要有艺术性的书写来增辉添彩,孙过庭在《书谱》中说:“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史箴》又纵横争折。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超,私门诫誓,情拘志掺”。

和数学又有何联系呢?大家都知道数学里面讲到黄金分割点(0.618),那在书法楷书中也很讲究。现代书法家杨为国专门编著了一本《回宫格楷书毛笔字贴》,书中详尽讲述了内宫和外宫之比例,黄金分割点的重要性。在书法中已很忌讳出现几何形状,也就是如:平行线、直角等,如写大写书法的“書”字,里面的横就有八笔之多,但在楷书、行书里写成太平行就不好了,如:“书、山、口、日”等字,若出现直角形状越多则败笔越多。

与物理又有何联系呢?力的平衡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而在书法的行书或者草书里,重心平稳尤为难得,近代书画大师潘天寿有语“平中见不平,奇中见不奇,不平中求大平则大家矣”,密度的大小才会有木头浮在水上成为常理。在书法特别是笔画较多的字中就要求“大字促令其小,小字展令其大”(注解:在楷书中笔画多的字应该想办法写的紧凑些,笔画少的则应写的舒展大方些),紧凑密度大矣,舒展密度小矣。

化学中讲究反应,而在书法四大字体中、颜、欧、柳、赵各具特色。如颜真卿的字雄浑大气,欧阳询的字刚劲险绝,柳公权的字骨力雄强,赵孟頫的字气势流畅。要想成为书法有成者,此四体不可不学,不正如多种“元素”融之于一炉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吗?

与哲学的关系,在书法一明一暗、一静一动的黑白对比的世界中,书法家用笔展现的意象,正是他们运用古代辩证哲学对世间万象思辨,阐发的结果,是佛道释思想的和谐统一。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讲所成的点面效果,要求“既要入纸,又能要离纸”,因为不“入纸”不见沉厚,不“离纸”不见得空灵。矛盾统一,才有书写笔画及章法整体之美。

与美术的关系,书画同源,在这方面,宋代郑樵云:“书与画同出,画取形,书取象,画取多,书取少,凡象形者,皆可画也,不可画则无其书矣。”元代柯九思善画竹石,他认为“写竿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法,或用鲁公撇笔点;木石用折钗股,屋漏痕之遗意”。

与舞蹈的关系,书舞同姿,书舞同势。因为,舞蹈与书法都具有“运动线”,舞蹈利用舞台空间塑造形象,构成不同的时间运动线,从而呈现的不同舞蹈风格,书法则于平面上塑造形象构成不同时间的运动线,从而呈现出不同的书风,尤其是行书和草书的造型、变化及运动迂转与舞蹈有更多的相似之处。唐代草圣张旭从公孙大娘剑器舞淋漓顿挫的气势和节奏以及沉郁豪放的神韵里汲取灵感,自此他的草书大有长进。

“书法是静止的音乐”。在写行、草书中,本人上课曾做过一次小实验:第一节课和第二节课请同学们写同样的行书,结果呢,有音乐如《二泉映月》《高山流水》配之要好得多,这是为何呢?音乐讲究轻重快慢,而书法的线条中蕴藏的律动,点画与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气脉贯通,节奏的变化是与音乐相同的,在行书、草书中何尝不如此,所以音乐与书法的确殊途同归。

与历史社会的联系,历朝历代哪个书法家都不是在某个特定时代产生的?如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试想王羲之在绍兴会稽山若没有在书香世家、天朗气清、流觞曲水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能写出如此“遒媚飘逸”之作?再则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东坡的《黄州寒食诗》何以有天下第二、第三行书之誉?不正是书法家对社会历史之真实反映吗?

与心理学的关系,实验结果证实,只要被试者进入书法运作情景,其平均心率变化都会出现逐渐减缓或降低的现象。试问一个性格内向胆子较小的人,能写出雄浑大气的碑刻?反之一个身经百战的将军,也很难写出纤细秀美的小楷。

最后说说与体育的关系。早闻我市著名书法家范列,他还是一位乒乓球高手呢!一个健康的人必须具备骨、肉、血、气、力,难道字不也是如此吗?练“书法也是在练静功”,历代书法家长寿多,近现代如:孙墨佛、沙孟海、林散之、舒同,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临终前给自己总结出长寿之法则有三:看书、练字、品茶。

热爱书法吧!她会助你更成功!

猜你喜欢
行书楷书草书
行书纳兰性德《长相思》(35cm×35cm)
楷书的教与学
《兰亭序》对初唐楷书风格构造的影响
脚踏实地
苏 轼 行书李白仙诗
苏 轼 行书李白仙诗
康里巎巎草书谪龙说卷
杜甫《寄韩谏议》(楷书)
德云禅寺(楷书112cm×36cm)
自作诗(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