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道德观照:超越“分数”的教育追求

2019-12-11 09:01广东深圳市布心小学温永进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30期
关键词:分数儿童发展

广东深圳市布心小学 温永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明确了我们教育的目标、性质和途径。教育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发展是社会的公共要求。儿童在道德、学力、人格等品质的培养必须符合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社会期望。但中国教育在现实中依然存在“唯分数、唯升学”的“顽瘴痼疾”,教育应该怎样适应社会和人格发展的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当代学校教育的现实性问题。

一、“唯分数”的社会情结

由于受过去经验的影响,当代教育改革似乎很难突破功利主义羁绊。主要表现在对儿童品行、学业、特长等“素养”评价依然以单一的“考试”为手段,这种现时的非规律的,现实的非发展的,现象的非本质的“淘汰”式样涸化了儿童发展与教育发展的动力之源。尽管国家为保障儿童健康发展,推动课程改革,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出台了相应政策,但很多“试水性”改革似乎突破了改革瓶颈,但由于理论尚未成熟,或由于技术准备不足等原因,很难通过实践检验。

中国史卷文质兼美,恢宏而富于新意地描述了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流精英。强大的文化力场和澎湃的精神因子滋养着生生不息的广袤大地,也为教育注入了丰沛养料和不竭源泉。客观而言,自秦汉至明清,中国文化虽然气势磅礴,逻辑缜密,历代王朝为了维护既有血统而不断完善强化“道统”的认同、正统与弘道意识,因而,以引经据典注入式的旧式教育中的所传之道、所授之业,几乎是在铁律般的“纲常”下完成,不容有任何的怀疑和异化。最为典型的“科举选士”制度的历史文化现象,一直影响着中国社会,可以说,仍然影响着今天的教育,儿童的学习俨然成了“挣分数”的“自证”与“他证”的过程。“分数”也成为教育与儿童、儿童与社会最自然的联系。

由是,与“分数”密切关联的“升学率”依然是社会度量学校优劣的砝码。“分数”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学习者的学习程度,但不是终结的定性评价,因为其未能完全反映教育的生态的多元性与发展性。2018年1月15日《中国青年报》有报道称,义务教育阶段校外教育占家庭教育支出的1/3。腾讯网也曾调查并得出相同结论:中国家庭“教育支出占家庭年收入超30%”,而且 “年增长速度为20%左右”,“83.4%的家庭认为子女培养成本非常高,超出能力范围”,在支出的教育经费中,“七成教育费用为扩展性支出”。“扩展性支出”主要是孩子们闯关“中考”“高考”而疲于四处的“补课”费用。中国市民阶层在为不堪承重的日益增加的教育成本叫苦不迭的同时,又惧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真正让家长如鲠在喉的是人的发展“目的性迷失”。

二、克服唯“分数”顽瘴痼疾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唯分数、唯升学”的实质是消费教育,消费儿童,蠹蚀民族根本。

美国《侨报》曾发表中国时评称,中国“‘80后’的提前‘衰老’绝不是正常现象,它更像一种刺眼的社会症候,需要深入的制度解压来重焕社会的活力。‘80后’们同样要明白,社会关怀不能代替自身努力,体制纠偏无法取代走出困境的信念。”日本《中央公论》月刊也发表“草食化的中国年轻人”的文章,称中国“80后”有“性格温和,不计较、不争辩,缺乏自信和激情,躲避社会责任”为特点的“草食化”倾向。美国CNBC电视台网站发表题为《中国的创新多亏美国的教育》的文章,称“随着中国的经济走向成熟,就需要更多的创新性人才。但只要教育体制仍然守旧僵化,年轻人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有勇气、有毅力,这一切就不大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关注这些信息是为了引发我们对教育的沉思。毋庸讳言,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反智主义等沉渣泛起会冲击社会价值道德底线,学校也会逐渐迷失价值坚持。

自古以来,人类教育始终笃守着一种信念——教育学生通万象、通人伦至极高极远极致,在个体社会化人格化的过程中,教育循序着人与社会发展的本质联系,并以完成社会预设目的为标识。教育在建构完善的价值体系的同时,也推动了世俗教育观念的进一步转变,助力社会发展的可能,那些以“晒分数账单”为主的自我叙事形式和叙事内容的教育现实,只能说明某些观念在某种意义上没有自信却有些自大,只能是苟且满足自我虚荣而已。中国硕儒推崇“格物致知”“即物穷理”,西方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尔也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前人经验讲究的是学习的心性,溯源穷思而幡然顿悟。以检测信息存量为标准的知识中心主义或多或少排斥关于方法价值的观点,这种自觉内省及知识内化的过程,在现实观念中往往被狭隘地解读为更多获取和储存信息的教学程式而加以强化,占去儿童学习生活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优质化教育的意义只能在“分数”的红线之内从形式到形式而已。因而,中国教育的前瞻视域缺乏应有的广角,在一条狭长的地带肆意延伸,呈现出“蔓藤式”的递进,灌木丛生,耗资巨大,却终难见树木参天。为此,我们就不难理解“钱学森之问”——中国教育究竟路在何方?

中国教育之道任重而道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之路,当然,这需要政治、文化、经济、技术等社会整合力量的理解和支持,否则,中国教育一时很难化茧成蝶。

三、立德树人,助力儿童健康发展

落实“立德树人”是中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新时代重大命题而不断“发展素质教育,推进公平教育”。我们的教育必然根植于社会主义土壤,坚持共产主义的信仰追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追求、坚持社会和谐发展和个体人格发展相统一的质量追求。教育的外烁性的目的规范与内源性的心智开启均以促进学习主体的品性砥砺、习惯养成与人格完善、秉性求真向善为旨归,培养儿童未来发展需要的诸如“文化基础、社会参与、自主发展”等核心素养。

中国教育改革设计很多时候以美国教育为参照系,美国教育又与欧洲文化一脉相承。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文化运动终结了中世纪神秘主义,揭开现代西方历史帷幕,“人”的存在意义一度成为庙堂与市井炙热话题。尽管昭然著闻的历史事件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一个闪光的节点,但人的思想解放、生产技术的创新与社会秩序的构建的内在必然联系,在人们的回忆中焕发着思想光芒。人们在柏拉图原始民主理念中加强着教育社会功能,在卢梭自然主义中吸纳了尊重个体自由发展的思想。近一个世纪勃兴的行为主义、认知发展、建构主义、多元智能、先行组织者等教育哲学理论,不断为美国教育一轮又一轮的改革开拓新思维和新疆域,也深刻影响着美国社会对教育的再认识再实践。但需要指出的是,我们那些试图脱离社会主义文化的以中国“观念”诠释西方“概念”,或以西方“概念”重构中国“观念”的理论,都难以解开教育现实困难的纽结,都难以达到对时代、对儿童天性的自由把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不容置疑地成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思想理论源泉。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交汇点都无法绕开“人”的研究,探寻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内在必然联系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共同主题。西方文化的“以人为本”思想是把人的生命、人格、个性作为思维的基点,对儿童的学习发展权有着更为积极的自由意义。东方文化的“天人合一”,强调“天”与“人”的伦理诉求,天道不可逆,人道却可为,敦品励学,博雅为之。破解教育难题还须回归现实社会文化和学习主体发展的可能性研究。教育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反映,人的主观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要求有机统一。马克思曾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这说明个人只有在社会生活中才有价值,而社会没有个人价值生活则毫无意义。人的“根本”强调人的存在发展价值与人所以为“是”的人类社会学的意义。人是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儿童是人类社会的未来主人,发展儿童才能发展社会。儿童的成长是在社会期望中不断追求未知知识领域超越和不断建构已有知识经验的结构,逐步形成改造世界的能力,这一过程需要文化的滋养、社会的道德关怀,助力每一个儿童求真、求善、求美的智慧和力量。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是关系民生幸福的事业,还关系到中国的未来发展。全面发展是儿童面向未来社会生活必然的素质要求,牢固“育人为本”理念,增强“改革创新”动力,“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为儿童的人生健康发展助力,这不仅仅是教育者的责任,更是整个社会对教育弥足珍贵的道德关怀。

猜你喜欢
分数儿童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分数的脚步
分数的由来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可怕的分数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