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用建设为突破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9-12-12 06:11杨柳
中国经贸导刊 2019年33期
关键词:营商信用诚信

杨柳

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良好的营商环境支撑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作为“支配商业活动所必需的政策、法律、制度、规则等的一种复杂的融合体”,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软实力,也是各国各地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优化营商环境是实现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变革,其核心是通过制度改革,遵循市场规律,释放企业主体的活力,进一步发挥好政府的服务职能,从而实现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公平、高效、可持续发展。为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良好的营商环境支撑。

二、营商环境评价核心和基础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现代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信用经济。市场主体守信履约,且相互信任,形成良好的信用链条,是维系错综复杂的市场交换关系和正常有序的市场秩序的必要条件,也是形成良好营商环境的基础条件。简政减税、公平竞争、统一规则等,有助于打造适宜营商环境,激发出市场活力。

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各国营商环境评价主要取决于开办企业便利程度、办理施工许可证便利程度、获得电力便利程度、登记财产便利程度、获得信贷便利程度、保护少数投资者便利程度、纳税便利程度、跨境贸易便利程度、执行合同便利程度和办理破产便利程度等指标。

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法律、法规、标准和契约为依据,以健全覆盖社会成员的信用记录和信用基础设施网络为基础,以信用信息合规应用和信用服务体系为支撑,以树立诚信文化理念、弘扬诚信传统美德为内在要求,以守信激励和失信约束为奖惩机制,目的是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

由此,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能够实现信用信息的充分共享,建立跨部门协同监管和联合奖惩的信用约束机制;能够全方位揭示信用风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信用优良者创造更多、更好的发展条件;是营商环境评价的核心和基础。

三、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牵头推动下,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努力下,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有关方面合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支撑“放管服”改革、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维护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社会诚信意识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顶层设计制度基本形成

自2014年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印发以来,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推动下,信用建设不断实现新突破。中央深改组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涉及信用的议题频频出现,多个信用建设纲领性文件在党中央国务院层面陆续印发。截至目前,社会信用体系的顶层设计和运行机制已基本形成,“信用管终身”的路线图日渐明晰。

(二)信用基础设施加快推进

近年来,以支撑简政放权为重点的信用基础建设加快推进,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实现全覆盖、多层次信用信息归集共享体系建成并发挥作用,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信用信息公示水平大幅提高,推动行政审批加快办理的信用承诺广泛开展。

(三)信用联合奖惩效果初显

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运行机制。自《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33号)印发以来,60多个部门累计签署42个联合奖惩合作备忘录,目前还有12个备忘录处于征求意见和会签阶段,推出联合奖惩措施100多项。

截至2018年9月底,全国法院累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211万例,累计限制乘坐飞机约1463万人次,限制乘坐列车高等级席次约522万人次,322万法院失信被执行人慑于信用惩戒主动履行义务。限制失信企业获得政府性资金支持近千亿元。

四、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面推进诚信建设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重要基础,更是新时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根本性任务。建议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围绕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重点围绕信用承诺和信息公示方面开展工作

开展信用承诺方面,结合“放管服”改革和“一网通办”工作,大面积推行审批替代型或容缺受理型信用承诺,通过信用承诺部分取代前置手续、审批报件或者延提报件。研究制定相关领域信用承诺替代审批制度项目清单,明确可以开展容缺受理服务的非即办类审批服务事项。

加强信息公示方面,充分利用信用中国以及各地方信用网站,开展包括医疗卫生、交通、教育、旅游、金融、环保、食品药品监管等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民生领域信用信息的公示,以公示带动采集、以公示带动共享、以公示带动奖惩,实现信用信息采集和公示的一体化、长效化。

(二)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大力发展信用服务业

推进政府各类信用数据归集,开展信用大数据试点示范,实现公共信用信息和社会第三方信用信息的共建共享共用。

出台促进信用服务业创新发展政策,培育具有较强市场公信力和国际影响力的综合信用服务机构,加快推进政府数据与市场主体数据融合开放,支持信用领域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延长信用服务产业链,推动信用产品创新和信用服务市场发展。

(三)加大信用应用探索创新力度,为“信用管终身”贡献经验

今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健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实现“事前管标准、事中管检查、事后管处罚、信用管终身”。

实现信用管终身,关键在于信用产品和信用应用,建议加大信用应用探索創新力度。一方面,鼓励更多城市开发符合自身城市定位的市民个人信用积分。另一方面,以“信易+”行动为切入口推动信用惠民落地工作。充分释放信用价值,提升社会对良好信用的获得感。

(四)全面推进政务诚信建设,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政务诚信是指政府要对社会、对公民恪守信用准则,其核心是依法行政、守信践诺,发挥政府在诚信建设中的示范表率作用。

深入开展政务诚信建设,进一步提升政府公信力,有利于建立健全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建立一支守法守信、高效廉洁的公务员队伍,树立政府公开、公正、诚信、廉洁的良好形象,有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培育良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这对于优化营商环境极其重要。

建议全面推进政务诚信建设,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坚持政务公开,推进阳光行政;坚持勤政高效,务实为民;完善政府诚信制度,健全完善信用联合奖惩制度;探索开展政务诚信评价工作。

(作者为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综合规划处处长)

猜你喜欢
营商信用诚信
神秘的植物工厂
渝中: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激活母城发展新气象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一张图看三运营商政企业务
失信商人的悲剧
信用消费有多爽?
“信用山东”微信号正式启动发布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