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探究

2019-12-13 20:59
法制博览 2019年25期
关键词:多元化农业经济

王 茉

中共西安市委党校,陕西 西安 710054

随着党的十九大会议的召开,乡村振兴战略也在逐步得到实施,但是在实际实施中面临了生产、生态、文化习俗等方面的问题,导致乡村经济发展遭到阻碍。要想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一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将党在农村各方面工作中的协调、指导作用充分发挥,二是要对实际情况进行客观分析,坚持走农村特色化发展和经济多元化道路,从而才能为乡村经济稳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方可带领广大农村走向富裕,防止脱贫再返贫情况的发生。

一、强化党的领导

基层党组织应当将发展乡村经济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从而强化其领导核心地位,这样不仅可以令党组织更好地为群众提供服务,还可有效解决阻碍乡村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团结群众将乡村发展经济做好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脱离贫困。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是否得以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支专业的工作队伍,因此要注重对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的人员组织、素质培养、严格管理等。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减少技术、智力和管理等方面对乡村经济发展产生阻碍的问题,令下乡通道通畅无阻,注重培养具备新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造就更多的乡土人才,从而增强队伍建设,从智力、人才方面为乡村振兴提供支持[1]。

二、完善现代农业的基本体系

首先是要了解市场需求,并根据市场需求对农业的基本体系进行完善,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对农业产品体系的价值链、产品链等进行整体谋划与建设,并结合当地的资源,对资源充分利用以发挥其优势,进而升级种植业、畜牧业、产品加工、水产业等各个农业,促进其融合发展。其次,在构建农业生产体系时,将消费者对产品品种、质量及需求量等进行调查与预估,以便所生产的能够符合其需求。根据我国的资源优势,建设粮食大宗农产品主产区,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品牌与产品,建立极具代表性的支柱产业,为消费者提供质量更好、品种更多更齐全的产品。对传统农业进行武装改造,运用现代化的设施与技术将其发展为绿色产业,提升其机械化、信息化、科技化和标准化水平。最后,引领农业经营规模向多种形式发展,从而发展壮大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将以往的分散生产逐渐转变为规模化经营,让农业通过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等方式获得多向发展,以达到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的目的[2]。

三、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目前,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依托是政府组织的公共服务机构,并与各类企业法人的经营性服务、事业单位的公益性服务等相结合,对于一般性的普通需求基本上可以满足,但是并未达到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要求。因此,要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龙头企业为骨干、将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基础,其他社会力量作为补充,将农业发展前、中、后的全过程服务都加以强化和完善。积极开展各项配套设施服务,如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业金融保险、动植物疫病防控、粮食烘干、代耕代种、加工销售等。尤其要关注小农户的发展,为其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服务,从而扶持其发展多元化农化,令增收空间拓宽,产品的分档次和附加值也相应提有所提升,将其逐步引入现代农业发展的轨道[3]。

四、融合乡村各产业发展

首先,融合农业经济的内部产业,例如通过农业与牧业合作、农业与林业合作、等方式发展绿色、高效的农业,促进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然后,充分挖掘农村的资源优势,并对其加以利用,以建设绿水青山,促进农村的生态经济。同时,将乡村的住宿、农作等与现代旅游、农业、养生等相结合,发展乡村民宿、农耕体验、养殖观赏等项目,打造生态环保的乡村旅游,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还可以利用电商平台,发展电子商务,推进农村的现代化流通,将农户的花卉、水果、蔬菜、草药等汇集到电商平台上进行线上流通。通过将乡村各产业进行融合发展,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促进农业增效,从而达到乡村振兴的目的。

五、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其对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所以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也是势在必行的。随着十九大的召开,在党的领导下,完善现代农业的基本体系、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融合乡村各产业发展,令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得以顺利进行,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多元化农业经济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