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母儿围产期并发症的影响

2019-12-13 07:15汤燕芳林丽芬林碧芳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18期
关键词:早期护理围产期妊娠期糖尿病

汤燕芳 林丽芬 林碧芳

[摘要] 目的 探究早期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母儿围产期并发症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该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之间收治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纳入研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早期护理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护理过程中通过对比两组产妇和围产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对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 观察组早期护理干预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在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上具有更好的效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护理中,可以有效地减少母儿围产期并发症,护理效果较好,可在一定程度上为母婴提供安全保障,可以在临床护理时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 早期护理;妊娠期糖尿病;围产期;并发症;影响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9(b)-0106-02

妊娠期糖尿病即产妇于妊娠期间出现的糖尿病,患该病的孕妇通常表现为多饮多食,排泄量增多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遇到阴道感染等一系列威胁。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妊娠期糖尿病变得越来越普遍,发病率逐年提高,目前已成为妇产科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对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均造成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1]。因此,寻找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该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2018年2月—2019年2月通过对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间收治的100例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的产妇纳入研究。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此10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人患者的年龄在24~34岁,产妇孕周为37~40周,平均为(36.43±2.13)周。观察组50例患者,患者的年龄在22~34岁,产妇孕周为37~41周,平均为(36.45±2.23)周。各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纳入研究者均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纳入资料完整;对该研究中所用研究方法知情,并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患有严重的传染病的患者;患有严重的精神类疾病的患者,对该次研究中所使用的药物过敏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包括饮食方面的控制,实时监测血糖水平的变化情况、健康知识宣教等。观察组则按计划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①即通过开展讲座或者采用一对一沟通的方式对患者进行产前有关妊娠期糖尿病的健康知識宣教,仔细耐心地回答患者的疑问,使患者加深对该疾病的了解程度,进一步了解自身的现状,增加对治疗的信心。②对患者进行饮食方面的早期控制。首先全面了解观察组中产妇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习惯,根据各自的习惯为其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而对于存在不良饮食习惯的患者,则应帮助其修正不良习惯,保持健康饮食状态。③对患者进行运动干预:为患者制定适合自身病情和身体状态的运动计划,通过科学合理的运动内容使患者的身体机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患者的运动训练全过程必须有人陪同,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态,且一旦出现早产或者流产的征兆时应立即停止运动。④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护理人员保证每例患者均会独自使用微量血糖仪监测自己的血糖变化情况,且测量血糖的频率不能少于1次/周,并严格记录每次测量的具体数值。⑤药物干预:当以上的饮食及运动对血糖水平的影响不够理想时,需在医生的指导之下合理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但由于患者的身体状况特殊,用药时须十分谨慎,应严格按照用药时间即用药后的注意事项进行。⑥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指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尽可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1.4  护理效果评价标准

通过妊高症的发生率、是否存在早产现象、羊水量的多少等判断母体并发症的具体情况。而围产儿的并发症情况则由是否出现肺炎、围产儿和巨大儿作为评价标准。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中母体的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母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围产儿的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围产儿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大量研究已经证实妊娠期糖尿病极易引发母婴并发症,对母婴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严重时甚至造成母婴死亡[2]。由此可见,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其能够有效控制产妇的血糖水平,并减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母婴的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早期护理干预相较于常规护理方法所具备的针对性更强,并以具有预见性而被广泛应用在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当中[3]。该研究通过分组研究最终确认了早期护理干预的良好临床引用效果。主要体现在该护理手段能够明显避免产妇某些并发症的发生,如妊高症。而在产妇常见的并发症当中,妊高症因其引发的症状明显(血压显著升高、尿蛋白含量显著上升等),以及增加患者痛苦程度(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甚至危及生命)而被密切关注,因此对患者血糖的控制十分关键[4]。一旦其血糖超过肾糖阈,将出现尿糖的现象,反之加重血糖,严重威胁产妇的顺利分娩。羊水过多也属于产检并发症之一,过量的羊水对胎儿有致畸的风险,若羊水的监测结果显示其指数超过 30,则可能胎儿已经畸形,这无论是对产妇还是其整个家庭无疑是一种重创,不利于人口质量的提升[5]。早产作为主要并发症可能导致围产儿起病和死亡,主要是因为早产儿的身体器官发育不够完全,如肺发育不全,通常致死率很高,以及神经系统发育不全而导致智力障碍等[6]。早期护理干预通过产前的宣教,向产妇普及有关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以及接受治疗的必要性和自身可以完成的基础护理等知识,医护人员对产妇提出的问题应耐心回答。除此以外护理人员需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保证每例患者均会独自使用微量血糖仪监测自己的血糖变化情况,且测量血糖的频率不能少于1次/周,并严格记录每次测量的具体数值[7]。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指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尽可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关于围产儿并发症,巨大儿是指出生时体重超过4 kg的新生儿,主要是因为产妇在孕期营养过剩所造成的。巨大儿增加了分娩难度,母婴所承担的风险也升高。肺炎主要影响新生儿肺部的发育以及健康水平,严重时有致死的风险。而通过早期护理干预,患者的饮食以及心理均受到科学细致的针对性服务,血糖受到严格控制。适当的运动指导对患者的身体代谢水平以及消化水平均有益处,一方面预防了孕期营养过剩的情况,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产妇健康水平,避免早产。心理干预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当中,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以及对早期护理相关措施的接受程度,有利于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护理中,可以有效地减少母儿围产期并发症,护理效果较好,可在一定程度上为母婴提供安全保障,可以在临床护理时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刘佳,胡婉,司涟,等.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母儿围产期并发症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8,24(22):172-173.

[2]  黄文萍.早期规范化护理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并发症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18,31(2):467-468.

[3]  丁艳艳.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母婴围产期并发症的影响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5(19):164-166.

[4]  王丹丹,戴文珍,林海燕.持续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围产期血糖及母儿结局的影响[J].中国医刊,2018,53(10):1157-1159.

[5]  黄美华.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围生期并发症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34):119-120.

[6]  唐树萍.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母儿围产期并发症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20):162-163.

[7]  张丹.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母婴围产期并发症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1):138-139.

(收稿日期:2019-06-20)

猜你喜欢
早期护理围产期妊娠期糖尿病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补血生乳颗粒对SD大鼠围产期毒性
围产期时间定义
早期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围产期胎膜早破与生殖道病原菌感染的分析
炎症指标在高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羟苯磺酸钙联合复方肾衰汤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护理体会
前足部组织移植术区的早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