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之所文明之地

2019-12-13 08:23许鸿蕨
上海人大月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如厕厕所革命

许鸿蕨

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正如旅居美国的约翰·伯尔克上尉在其《世界各国的粪石学习俗》一书中所写的:“文明并非從文字开始,而是从第一个厕所建立开始的”。今日之优雅文明的欧洲社会,谁曾想在17、18世纪时还是臭气熏天、肮脏不堪的污浊世界,塞缪尔·佩皮斯在其日志中描绘了那些可怕的年代,其中谈到伦敦城内从上方窗户落下的飘忽不定的粪便。朱莉·霍兰在其《厕神》一书中写到法国到了17、18世纪,排泄物都是直接由窗口泼向街道的。肮脏的环境曾在当时的欧洲多地引发瘟疫。幸好有了下水道,有了马桶的发明与创新,人类才从蛮荒世界走向真正的文明。

所以,一个城市是否文明的真正标志在于公共厕所、菜市场等地的卫生、整洁程度。厕所,已成为人类文明的尺度,人类文明的象征。

本人对外出如厕一直心存芥蒂,缘起一段刻骨铭心的如厕经历,且险些因此送命。上世纪80年代末,有一次单位组织外出考察学习沙洲经验,晚上回程途中,路经一茅厕,司机停车让大家去方便,但因污水横流、蛆虫满地,根本无法踏入,所以一番思想斗争后仍难接受,只能忍着。回到车上后车子一路颠簸,内急难忍已达极限,直到车子行驶两个多小时候后,司机才将大家放在了农田边随处方便。下车后摸黑向农田深处一路狂奔,因天黑心急,看不清脚下的路,等到同行的同事一把抓住我的手时,我的半只脚已经踩到了小河边沿。那段经历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黑色记忆,也让我对农村的文明有太多沉甸甸的担忧。

时隔二十年,到了2008年,又一次新疆旅游途中尴尬的如厕经历,给新疆美轮美奂的景色抹上了一层灰色。当时我们到达一个美丽的景区,只见停车场上突兀地立着一座丑陋的茅房,急欲如厕的我和一位外国女游客“三顾茅房而不入”,高卷起裤筒,面面相觑后又相互用眼神鼓励着,鼓起勇气进去,却又立刻被逼得退回,就这么几进几出折腾着。此后无法释然的游程,再美的景色已然与我无关。不知那外国女游客回去后会如何将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与那次如厕经历联系在一起。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期,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对厕所革命的呼声也就越来越高。从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调研时指出,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新农村建设也要不断推进,要来个“厕所革命”,让农村群众用上卫生的厕所。

这几年借着外出扶贫和考察学习之际,我对“厕所革命”带来的变革顺带着也考察了一番。没想到所见之处,方便之所皆文明之地,甚至是超星级的享受。有“极品”厕所除了整洁、香氛以外,还有镜子电视,边洗手边看新闻、广告,厕所内还非常人性化地设置家庭厕所间,安装一大一小的马桶和婴儿座椅,门口还摆放了等候的沙发。观察后发现进来如厕者皆因眼前的优美环境而瞬间变得举止文明或拘谨起来。这样的变化的确令人瞠目。经与多地厕所清洁管理工人交流咨询后得知,各地“厕所革命”大多由地方一把手亲自抓,可见全国对“厕所革命”的重视,以及对文明城区创建的急迫,难怪乎变化如此之大、成效如此之显著。

在江苏的一个公园厕所外,我与居住在厕所一墙之隔的管理者——一位当地老农交流,更是刷新了我对“厕所革命”带来的文明理念变革的认识。当问及紧邻厕所会否影响日常生活时,老农告诉我,他管理的厕所,几乎一尘不染,没有异味,他随时随地做好清洁卫生工作,就是要让每一位进来方便的人感受到在家里一样的感觉,这样进来方便的人就会把这里当成自己家一样去爱惜,就会文明如厕。这是一位做了大半辈子农民转行的清洁工的观念,新农村建设把他从农田带到了公园,“厕所革命”又将他的观念从一般的厕所清洁工上升到了文明进步的践行者、传递者。

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了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厕所革命”的进展,而“厕所革命”又普遍提升了中国从城市到乡村的文明指数。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共建文明幸福环境,让每个老百姓都平等拥有这种文明,及这种文明带来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从而获得幸福感,这样才能促进国家的文明和进步。

(作者系市人大代表,普陀区就业促进中心主任)

猜你喜欢
如厕厕所革命
新型马桶防员工“带薪如厕”
且谈如厕
中国的出行革命
未来猫厕所
厕所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记得上厕所
着急如厕
颜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