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话填充词与口语表达能力相关性探究

2019-12-13 07:17殷培贤
文教资料 2019年28期
关键词:话语标记

殷培贤

摘    要: 会话填充词是话语输出和理解中不可忽略的重要成分,在自然会话中频繁出现,参与整个会话生成,是说话者控制话轮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得当使用会话填充词的能力是保证学生在对话中开始话轮、保持话轮、出让话轮与结束话轮的元语用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录音文本分析与测试卷测试结果分析,调查现阶段普通本科院校学生会话填充词使用现状,并就强化学生会话填充词与元语用能力进行讨论。

关键词: 话语标记    会话填充词    话轮    元语用意识

1.引言

会话填充词又称填充标记语,会话填充词在自然会话中出现频繁,是话语输出和理解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口头表达的特殊性,填充词出现在说话人对交流内容准备和构思的过程中、组织语言的过程中及说话人实际表达的过程中。同时,由于口语表达的瞬时特点,说话人需要对个人的话语进行随时修正,也是会话填充词经常出现在口语表达中的原因。在语言表达过程中,填充词经常伴随说话人话语中的停顿,借助话语中的填充词,说话人避免受话方对停顿产生的猜疑和误解,更重要的是让说话者在话语停顿的同时保有话语权,拥有并维护当前话轮。会话填充词可以在对话的过程中表明自己对会话内容的赞同或怀疑不解的态度,表示对对话时说话人犹豫不定,积极准备,或理解并认真配合的态度等。因此,从说话人的视角看,填充词提供了在会话过程中合法停顿的效果,在保持话轮的同时赢得了思考时间,生成会话并吸引对方的注意。从听话人的视角看,填充词可以昭示说话人话语生成轨迹,更好地组织和理解说话人的话语使交流顺畅进行,并借助填充词实现自己等待话轮、打断话轮或帮助话轮继续等态度。

2.文献回顾

话语标记广泛存在于日常交际中,语言学家对话语标记的作用有着不同的认识,语言学家指出话语标记的主要作用包括:使话语语篇的连续明晰化,帮助听话人理解话语及减少听话人的理解话语时的努力;而我国研究者指出话语标记语本身没有意义或者负载意义较少(何自然,冉永平,1999,2002)。对于话语标记语的分类,研究者的意见不一致,文献中有多种不同的分类(Chaudron & Richards, 1986;Nattinger & DeCarrico, 1992; Philip,1995; Schiffrin, 1987; Fraser, 1997;何自然,冉永平,1999;王立非,祝卫华,2005)。我国研究者在讨论到话语标记时都会使用王立非与祝卫华在2005年提出的分类模式,按照其划分,话语标记语分为逻辑连接标记语和填充标记语两大类。逻辑填充词包括附加性标记语(and, also, furthermore, moreover, besides, still, and, too, in addition);列举性标记语(for instance, for example, such as);对比性标记语(but, on the contrary, however, on the other hand, nevertheless, yet, while/whereas)重复性标记语(in other words, namely, that is to say);因果性标记语逻辑(since, because, so, thus, hence, therefore);顺序性标记语连接标记语(first(ly), second(ly), third(ly),last (but not least, next, in the first place);总结性标记语(in summary, to sum up, in sum, in total, in conclusion, in a word);让步性标记语(though, although, even if, even though);时间性标记语(after, meanwhile, now, before, when, while);强调性标记语(above all, very, almost, actually, really, fully, extremely,completely, totally, indeed, incidentally);条件性标记语(if, unless, whenever)选择性标记语(either/or, other than, neither/nor, otherwise)对等性标记语填(as well as, at the same time, or)。填充标记语包括无含义填充语(well, oh, yeah, oh yah, uh, En, eh, um),有含义填充语(you know, you see, I mean),本文討论的重点是填充标记语。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语用学确立之时,Van Dijk就对话语标记语的语用研究(Van Dijk,1979),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Ostaman(1981,1982,1986)展开对语用小品词you know的研究,并指出小品词实现了话语标记和话语组织、相互应对及态度标记等,交际行为的理解要依赖小品词的语境。Schiffrin对话语标记语的话语功能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指出话语标记语对五个相互联系不同话语层面上的话语意义连贯起着重要的作用。

国内研究重点集中于对话语填充词的定量研究上,重点使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对比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母语使用者在会话填充词使用频度和用词的不同,或者语言水平高的学生和语言水平低的学生在会话填充词频度和选词上的不同。比如何安平和徐曼非(2003)通过定量研究对比中国英语学习者中口语高分组与低分组对小品词的使用频率和使用类型,研究表明口语中小品词(Small Words)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口语的流利性,这对改进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和口试评估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王丽和王同顺则使用了SECCL(The Spoken English Corpus of Chinese Learners)和BNC(British National Corpus)中电视访谈部分的语料,通过对语料中语用标记语在两个语料库中的分布频率和语用功能异同,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学生在言语交际中对语用标记语的使用频率过低,对绝大多数语用标记语的使用范围和功能的了解和掌握不理想。李巧兰(2004)对高级和中级英语学习者及英语本族语者口语交际中的语用标记语使用情况做了比较研究,发现我国英语学习者在语用标记语的习得上难以达到英语本族语者的水平,存在语用石化现象。李民和陈新仁(2007)对中国学生与英语本族语者对well这一话语标记词的使用做了对比。文秋芳《中国了大学生口语发展的规律与特点》一书中,研究某高校英语专业学生72名大学生英语口语四年的发展规律与特点,重点论述学习者对话语标记语用能力变化。这些研究中的研究对象多为英语专业学生,且样本来自于同一所高校,所以研究结果不能完全代表中国不同类型高校学生英语水平的不同。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话语填充词的元语用意识如何,是否可以在对话中实现对话轮的控制是本论文的关注重点。

3.研究方法

3.1研究问题。

3.1.1普通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会话填充词使用的频率与前人研究结果没有明显变化。

3.1.2會话填充词使用意识强化培养,可以增强学生对话轮的控制能力。

3.2研究步骤与方法。

对本校大学英语2017级三个班133名学生进行了模拟四级口语测试题中常规话题的三分钟对话,并进行第一次录音。之后对学生进行为期2周会话填充词的相关训练,并再次进行常规话题的第二次三分钟录音。从被试的133名学生中筛选出100名学生的录音,而后随机抽取其中的70份样本,并对语料使用Antconc软件3.2语料分析软件,搜索语料中所使用的填充词标记语,包括无含义标记语与有含义标记语。在对语料标注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对比分析。

之后,对被试对会话填充词意识进行问卷调查,测量学生对于会话填充词语用能力的分类能力,就填充词标记语意识进行访谈,并检查学生元语言知识体系的构建。

4.结果分析

4.1普通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会话填充词使用的频率与前人研究结果没有明显变化。

通过第一次样本统计数据显示,学生缺乏对会话填充词的理解和基本的语用意识。样本显示学生对于无含义标记语使用超过有含义标记语,在无含义标记语使用过程中,集中于使用um,en,oh,这种单一的无意义填充词,基本没有使用well这个本族语使用者较多使用的无含义填充词。对于有含义填充词,第一次样本统计显示不到20%的被试使用了you know,I mean这类有含义填充词的使用,并且在标记统计的过程中,发现被试在使用yes,no时,主要作为对对话方提问的回答,没有被试使用同类表达作为会话填充词。第二次样本统计显示,学生减少了对于um,en,oh等单一的无意义填充词的使用频率,有意识地添加了well这一本族语使用者较常使用的填充词,但大多数被试在使用过程中缺乏语用得当性。通过对第一次和第二次样本的比较分析,学生尝试使用更丰富的有意义会话填充词,但是使用的频度和多样程度不够高。

由于所有样本对话模式都采用四六级考试中的考试模式,即对话过程中是随机配对的非面对面对话模式,整个对话过程中缺乏其他对话辅助模式,会话填充词在这样的条件下显得更为重要。总的来说,样本中的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的会话填充词语用能力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过于使用无含义标记语,如en,um等,且在使用过程中,大多为没有语用意义的停顿,或是使用长时间的沉默实现的话轮更迭,造成对话的迟滞,这样的会话是缺乏信息交流意义的。

在使用有含义标记语的过程中,多次使用单一填充词,语用意识不明确。说明普通本科院校非专业大学生的填充词使用能力与前人相关研究相比没有明显变化。这一结果与他人研究结果重合,即我国学生过少使用well,I mean,过多使用you know,而且差异显著,整体上中国学生比美国大学生更多使用无含义标记语,在使用有含义标记语的过程中,选词单一重复,使用频次过高,缺乏多样性。

4.2会话填充词使用意识强化培养,可以增强学生对话轮的控制能力。

在两次样本收集分析之后,为了强化学生对会话填充词在话轮中的作用,依据Cook的描述,设计开始话轮(Hello there; Hi; How are you?; How are things?)、保持话轮(er; um; anyway; you know; I mean; sort of)、传递话轮(What do you think?)、结束话轮(Right; Well; anyway; Ok; then)的使用,使用测试卷形式统计学生是否可以准确定位会话填充词在话轮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学生对于开始话轮与传递话轮的填充词定位准确,但是对于如何保持话轮与结束话轮,超过半数的学生没有精准的认识,定位混乱。

经过两周培训强化,针对开始话轮、保持话轮、传递话轮与结束话轮的强化,超过72%的被试能够正确掌握会话填充词对话轮的作用。但是结合第二次录音样本分析,学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学生虽然可以理解并记忆会话填充词的对话轮的作用,但是短时间的强化,学生难以使用会话填充词对话轮的连续性产生影响。如果加长对学生进行会话填充词的强化训练,会提高学生对话轮的控制意识。

在语言交流过程中,为了达到一定的对话目的,说话人会选择和使用特定的填充词,强化会话效果,而这一过程是受意识控制的。在使用、调整和选择填充词的过程中,实际上是说话人顺应并实现交际目的的过程,是一种顺应语境语用策略,在话轮转换的过程中,填充词体现了对话双方对话语生成所做出的努力。会话填充词的强化和符合语境的使用过程实际是培养学生元语用意识的过程,交际主体在具体的语境下,在互动行为过程中不断选择、不断互动。促进学生的元语言知识构建,具有语用理据、语用手段和语用策略的意义并更好地助力学生口语能力发展,增强英语学习效果。从课题组重新深入讨论并对会话填充词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再分析,并结合我国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新近出台的《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中关于语言使用者的语言的口头表达能力的描述,量表中对口头语言分为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策略,其中口头表达策略是指语言学习者和使用者在完成口语交际任务时运用的交际策略,其包括规划、执行、评估和补救等方面。

5.启示

虽然会话填充词对话题的本质内容没有起决定性作用,但反映了交际主体的认知能动性,体现交际主体试图调试其语用选择,是元语用意识外化形式,正确自如地使用会话填充次是流利使用语言的关键环节。教师要注意消除学生使用会话填充词的石化现象,把对会话填充词的强化训练作为口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Ostman, J. O.. You Know: A Discourse Functional Approach[M]. New York: Garland,1981.

[2]Schiffrin,D.. Discourse Markers[M]. CUP,1987.

[3]Schourup, L.. Discourse Marker[J]. Lingua,1999(107):227-265.

[4]何安平,徐曼菲.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Small Words的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6):446-452.

[5]李巧兰.英语学习者话语标记语语用石化现象初探—基于真实口语语料的调查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3):53-57.

[6]李民,陈新仁.英语专业学生习得话语标记语WELL语用功能之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1):21-25.

[7]冉永平.话语标记语well的语用功能[J].外国语,2003(3):58-64.

[8]王丽,王同顺.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用标记语习得研究—一项基于SECCL和BNC的实证研究[J].现代外语,2008(8):292-300.

[9]王立非,祝卫华.中国学生英语口语中话语标记语的使用研究[J].外语研究,2005(3):40-48.

[10]文秋芳,胡健.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发展的规律与特点[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重点)(FJJKCGZ17-094)。

猜你喜欢
话语标记
客套话“不好意思”互动话语功能探析
浅论现代汉语构式“毫无疑问”
电视选秀节目导师抢人环节话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