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精神闪耀在新时代的征程上

2019-12-14 12:31茹秋明冯敏生
中国老区建设 2019年9期
关键词:全镇老区红色

□茹秋明 冯敏生

朱阳镇,一个地处河南边缘的老区乡镇,在老区精神的激励下自强不息,在思源回报的帮扶中稳步发展,在新时代的发展洪流中展现了奋斗者的新姿态。

河南省灵宝市朱阳镇,是灵宝市唯一一个革命老区乡镇。

朱阳镇坐落在豫、陕、晋三省交界的金三角地区,距灵宝市区33公里,面积783平方公里,辖41个行政村、4.6万人。由于位置偏,基础差,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有10个省级贫困村,贫困户770户,贫困人口 2124人。

朱阳镇拥有革命老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具有以烟叶、核桃、苹果、食用菌等特色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基础。

近年来,朱阳人民积极挖掘红色资源,宣传建设红色文化,精心打造红色品牌,扎实夯筑发展基础,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挖掘运用红色资源,让精神旗帜在革命老区永不褪色

朱阳镇是红二十五军七十四师的诞生地,也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诸多战斗的战场,红色资源丰富,红色文化深厚。

朱阳镇被认定为革命老区镇后,全镇迅速掀起了宣传老区历史、弘扬老区精神的热潮,对辖区内的革命遗址、遗迹进行了全面普查。查明全镇共有革命遗址53处,其中红军遗址13处,新四军及中原解放军遗址36处,抗战遗址4处,遍布23个老区村。

在此基础上,全镇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红色资源挖掘、整理和运用工作。

2017年10月,经过几年筹备与建设的朱阳历史纪念馆在朱阳镇庄严开馆。同年又在镇中心建起鄂豫陕朱阳革命根据地纪念碑;在杨家河村建成了120平方米的红色民俗展览室,并对石坡湾村的革命历史纪念亭进行了全面修缮。2018年,利用老区资金,朱阳镇又在镇中拓建出1.9万平方米的红色广场,树起红色教育主题突出的雕塑群像。

以活动为抓手,以普及为形式,是朱阳镇宣传、利用红色资源的又一构思。

镇老区办与市文联、市作协、摄协、美协、市报社、电视台等单位,联合组织“重走红军路红色研学活动”“党员干部老区红色教育活动”以及英雄冠云山、南河红色山水游等主题采风活动;组织创作朱阳镇老区本地歌曲、拍摄朱阳镇老区照片、录制反映朱阳镇老区军民鱼水情的影视片;镇直单位及老区村,每逢“七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以群众大舞台为场地,组织以朱阳红色革命事迹为题材的群众性文艺演出;投资6万余元在朱阳镇各个学校建成红色教育展室,同时组织编写红色教育校本教材7套,组织师生举办红色故事会、红色影片观映周、红色书籍阅读竞赛、经典红色歌曲演唱大赛等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等等。

据统计,全镇近年来先后开展红色研学活动36场次,参与者达6000余人次;党员干部接受红色教育89次3000余人;开展红色教育活动21次,受教育群众达万余人次。

内生动力兼社会帮扶,让老区人民在脱贫道路上快步前行

化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做好红色旅游大文章,是朱阳镇精心谋划的一项产业设计。

朱阳镇革命历史纪念馆建成开馆后,他们以此为起点,成功地将散布于全镇其他革命遗址、遗迹,如犁牛河革命烈士纪念亭、豫西抗日支队指挥所旧址等连成一线,开辟了一条红色旅游专线,培训6名红色导游及多名史迹讲解员,沿线建成13家农家乐接待服务点。截至目前,已接待游客2万余人。如今,另一条新的红色游线路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施工。

红色游的兴起,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相关产品的旺销,具有朱阳当地特色的奇石、根雕、石砚、文玩核桃等特色旅游产品,以及苹果、核桃、花椒等品牌农产品也纷纷亮相,成为广受欢迎的旅游商品。

海拔高、光照足、环境清,是朱阳镇发展农业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朱阳镇立足这一优势,着力培育高山核桃、烟叶、苹果、花椒、辣椒等特色产业,以纯绿色去赢得大市场,以原生态取信于消费者。

2018年,全镇完成烟叶生产2.54万亩;广植高山核桃36万亩;发展食用菌40万袋;完成乔化果园改造3000亩,苹果套袋2亿只;在7个老区村推广试栽苹果矮化砧木1000亩。这些具有朱阳特色的农业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朱阳烟叶”“朱阳苹果”“朱阳核桃”等品牌越来越响亮。

在着力打造特色产业的同时,玉米、豆类、畜牧等传统种养业的发展也得到了巩固和提升。自然山水风光游、森林山区特色游、河湖湿地观光游、特色农业体验游以及乡村生活休闲游等特色鲜明的旅游产业也悄然升温。

朱阳老区在发展经济中牢固树立抓项目的观念,以抓老区发展项目和引进适宜产业项目为重点,充分利用各个渠道的资金、技术、人才,大力推动项目落地、项目运转和项目管理,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朱阳镇花大力气引进的浩岩制衣扶贫车间项目,年生产出口棉服、羽绒服、风衣、夹克及运动装等成衣100余万件,可提供600余个就业岗位,每个岗位的务工人员每年均可增收2万—3万元。

在多个老区村落户的温氏集团温室肉鸡项目、龙煜公司花土猪养殖项目、高山蔬菜和连翘种植项目等等,也都用艰辛的探索实践,磨砺出一个个成功的范例。

目前,除加工项目外,全镇发展种养合作社35个,创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个,地市级农业龙头企业6个,县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个。

2018年,全镇省级贫困村摘帽3个,脱贫392户1425人,易地搬迁安置困难群众 702户2782人,新增困难群众就业岗位300个。

打造秀美红色朱阳,让美丽乡村建设在老区彰显风采

“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红色朱阳”,是朱阳镇提出的响亮口号。

朱阳镇全民动员,由内及外,由近及远,从清扫村道、街道,扩延及清理村庄周边垃圾、杂草;从清洁旅游线路到清除246省道杂物;从村村设置可动垃圾箱、配备保洁员、配套垃圾运送车,到房前屋后、空地路边栽植花木;从义务廊道绿化,建设省道、干道、河边三条美丽乡村示范带,到河道清淤,开展洁水净水行动;从人人讲卫生、户户讲整洁,到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在镇村约200公里的三条主干道上,栽植绿竹、白皮松树、蜀桧等景观植物,修整域内河道40余公里,全面提升服务设施30多处。促进家家户户改灶改厕美化庭院,并结合农村生态造林、生态修复、生态保护,以及乡村路水房院绿化、美化工程,全面改善村容村貌。

朱阳镇利用元宵中秋、二月古会等节庆,开展道德模范评选、好人好事展览、和睦家庭表彰等宣传活动,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广泛进行孝善教育,弘扬孝老爱亲、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教育,鼓励各村开展“孝老爱亲”“互助帮扶”等教育活动;宣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等行世理念,推进诚信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意识;积极营造弘扬老区光荣传统、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文明风尚。

2018年,全镇共开展群众性风尚教育活动33次,组织传播新风新俗志愿者赴乡村服务120余人次,表彰道德模范标兵150余人。

通过专家研讨、民间表演、节会展出等形式,使民间文艺、民俗作品不断丰富提高。如独具特色的朱阳虢洲石砚、秸秆烫画、秦池锣鼓书、高杆狮子舞等得到了挽救和继承;文物古迹、革命遗址、传统村落等得到了保护和利用;地方优秀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发展。

猜你喜欢
全镇老区红色
红色是什么
延安,老区的希望
红色在哪里?
不能让老区一个贫困户掉队
革命老区迈上幸福路
奋力打赢老区脱贫摘帽攻坚战
追忆红色浪漫
奇幻塔罗岛之七
全镇最小的人
咬定目标抓“创建”全镇面貌别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