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黄梅戏乐队的发展过程

2019-12-15 20:38罗锐锋
黄梅戏艺术 2019年3期
关键词:锣鼓竹笛黄梅戏

□ 罗锐锋

黄梅戏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它唱腔优美、表演细腻,雅俗共赏。其优美的唱腔离不开乐队的帮衬,这里谈谈黄梅戏乐队的发展过程。

(一) 三打七唱

早期黄梅戏被称为黄梅调,其表演形式为“三打七唱”。所谓“三打七唱”,即演出时由三个人手执打击乐器(堂鼓、大锣、小锣)伴奏兼帮腔,七人登场演唱。剧中人物若多于七人则由其中几人兼代。这种“三打七唱”的模式一直沿用到抗日战争时期。在当时的草台班子演出中,所有闹台、唱腔伴奏、身段表演都是由打击乐伴奏。没有出现丝竹等旋律乐器。这种表演形式看起来很简单,但和唱腔的配合却非常和谐、流畅,因此生命力很强。例如生活小戏《夫妻观灯》中的【观灯调】;《打猪草》中的【对花调】等。这些源于民歌的旋律,经过数代不知名、有才华的黄梅戏艺人的丰富、发展,用锣鼓伴奏的唱腔,如今都已成了具有典型黄梅戏音调的唱腔了,迄今仍传唱不衰,脍炙人口。像这些专曲专用的花腔小调,是黄梅戏音乐中一笔重要的遗产。

(二)民族管弦乐的加入

1938年安庆沦陷,被日军占领。城里唱京戏和黄梅调的艺人几乎跑光。剩下不多的艺人把京戏和黄梅调两个剧种组合成一个班子,同台演出。这期间王少舫先生因为非常喜爱黄梅调,于是开始偶尔演唱黄梅调。但由于不习惯没有胡琴托腔的“三打七唱”形式,就请京戏的琴师用京胡为唱腔托腔(当时安庆人称为京托子)。胡琴的加入,不但润色了黄梅戏唱腔,也规范了黄梅戏演员因嗓音条件不同而造成的调门不统一。对后期各种民族乐器的加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1945年以后,安庆有位拉京二胡的王文治先生正式加入黄梅戏班社。王文治先生有着优秀的作曲能力,他参加过《天仙配》、《春香传》等剧目和电影《天仙配》的音乐改革,为黄梅戏创作的一些过门、唱段,至今仍作为学唱黄梅戏的基本教材而流传,并确定了黄梅戏以高胡作为主奏乐器。1951年左右,王文治在安庆民众黄梅戏剧团,先后创作了黄梅戏“平词”“彩腔”等一系列不同板式的弦乐过门,从此替代了黄梅戏长期以来用锣鼓伴唱的表现形式,为后来黄梅戏的音乐发展创设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前后,陆续有乐手加入到黄梅戏的场面中来。他们不仅带来各种曲牌《八仙庆寿》、《琵琶词》等,还把笙、竹笛、唢呐、琵琶、三弦等民族管弦乐器带入到黄梅戏乐队中来。使黄梅戏出现了吹、打、弹、拉等多种民族乐器伴奏的小型民乐队,让黄梅戏旋律更加优美、流畅,从而使黄梅戏进入一个崭新的篇章。这样的小型民乐队一般10人以下,包括高胡、二胡、竹笛(兼职唢呐)、琵琶(或扬琴)、大胡、板鼓、大锣、小锣、钹等演奏人员。演奏时多为齐奏,其风格淳朴,实用性极强。

(三) 西洋乐器的加入

1954年安徽省黄梅戏剧团首次在黄梅戏乐队中引入了西洋管弦乐器。当时为了移植朝鲜歌剧《春香传》,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的作曲者时白林加入黄梅戏创作队伍。它首次运用了西方作曲技法创作黄梅戏乐队总谱,并首次用手势指挥乐队成员演奏。

根据当时的乐队总谱可以看出,乐队成员共20人左右,具体为高胡1人、二胡2人、京胡1人、中胡1人、琵琶1人、竹笛1人、三弦1人、双簧管1人、单簧管1人、小提琴2人、中提琴1人、大提琴1人、低音提琴1人,再加上打击乐数人。剧中的唱腔部分和幕间曲部分多以齐奏的形式进行演奏,前奏、间奏、尾奏则按照配器分谱进行演奏。一般由高胡、二胡奏主旋律声部,竹笛、小提琴演奏副旋律声部,琵琶以分解和弦伴奏,中胡、中音提琴、单簧管奏中音声部,大提琴、低音提琴奏低音声部。《春香传》这部戏第一次运用了中西合璧的中型乐队,改变了传统剧目大齐奏的做法,极大地丰富了乐队的伴奏效果,在黄梅戏音乐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春香传》的成功尝试,为黄梅戏中西合璧乐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55年黄梅戏电影《天仙配》上映,这部电影首次去除了戏曲锣鼓,改用烘托戏曲氛围的描写音乐取代。这种大胆的尝试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有人提出,丢了传统锣鼓,完全运用西洋的和声,这丢失了黄梅戏的地方特色,也使得戏曲表演中的台步与舞蹈身段大大减少,让黄梅戏越来越不像黄梅戏,像歌剧、音乐剧。但这种尝试极大地增加了黄梅戏伴奏音乐性,在音乐创作、乐队编制等方面又有了进一步的要求。这种模式深受青年观众的喜爱。在此后的黄梅戏电影、电视剧中,这种用描写音乐取代戏曲锣鼓的做法被不同程度地借鉴使用。80年代初期,流行音乐风靡全国,黄梅戏作曲尝试在乐队里加入电声乐器,如架子鼓、电子琴、电吉他。但除了电子琴,其他的电声乐器终因音色与黄梅戏风格差异太大而取消。

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一代一代的黄梅戏人不断地进行新的尝试,新的改革。正是这些勇于探索、改革的黄梅戏人让黄梅戏由一个民间地方小调发展成全国五大剧种之一,在全国广为流传。

猜你喜欢
锣鼓竹笛黄梅戏
新编黄梅戏《鸭儿嫂》舞美设计
黄梅戏《白蛇传》选段
黄梅戏《中国梦》
My Mother
黄梅戏《祝福》
我的坚守
软槌锣鼓 声震九州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试论潮州大锣鼓的艺术特色
龙潭八牌锣鼓的概况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