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议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019-12-15 09:52吴桂忠蔡祥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5期
关键词:听者语感文字

吴桂忠 蔡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朗读是把书面上的无声语言转化为能表情达意的有声语言。朗读的形式多样,有教师朗读,学生齐声朗读读、配乐朗读、录音朗读等。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朗读能表情大意增强语感

朗读不浏览、默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课文深化环节。书面上的文字是不完全的语言,因为缺少了一个语言的重要因素——语音。语音所包含的语气、语调、语势、语感,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书面语言都将受到局限。而朗读作为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不仅可以把语言完整地、艺术地表达出来,而且还能运用语气、语调等传达出那些“不可言传”的情感。朗读者不但要充分把握住文字材料含义,更要仔细感受文本言语形式的具体色彩,以便准确地表达文字作品的情理,使听者在有声语言中接受到直接可感的刺激,透过文字符号间接地感受到作者心声。培养朗读者和听者语感能力,是语文教育中的主要任务。

朗读是用声音传递感受,声音蕴含着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文字的可感性。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才能更深刻地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音节律,受到更直接、强烈的感染。同时朗读又是一个眼、脑、口、耳协同活动的过程,教师或学生朗读时,眼睛所感知的文字,耳朵听到的声音,口耳相传,目视口诵,同时到达人的中枢神经,增加了传入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大大强化了课文的理解。在教学中,对课文内容作任何分析讲解,都离不开对课文抑扬顿挫的朗读,让听者深深地受到感染,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具有巨大的言语感染力,能让学生通过感官和心灵在感受课文言语的同时,发挥出对语言的直觉的感知判断——即语感能力,从而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使学生“先声夺人”。因此,让学生通过朗读直接感受课文的语言文字是培养语感、提高听读、理解水平最有效的方法。语文课经过朗读,更具有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感染学生心灵的作用。它往往比单纯的讲解分析更能使人体察入微、感受至深。所以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少讲语文知识,淡化分析讲解,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在课文语境中自然而然地感受课文的言语形式,从而达到提高“听读”水平的目的。

二、朗读为听者读者产生愉悦

歌声有旋律,美好的旋律让听者如痴如醉。悠扬的歌声能刺激大脑皮层中枢神经的兴奋,给听者带来愉悦性,唤醒感受美、享受美的情趣,是声音带来的美好幻境。同样,朗读也有旋律,就是朗读文段、词语时的轻重缓慢、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是声音和情感的高度融合,能给听者一种美的享受。在朗读的语境中伴随着自如的声音、悦耳的语调、生动的语气传入耳鼓那深邃的思维内涵、高尚的情操,那美好的憧憬、语言的美感,也就同时流入听者的心田,激荡着他们的胸怀,陶冶着他们的性情,在高尚的精神享受中,在生动的美感愉悦中,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语言的美感给人的高尚精神享受常常使人忘記疲劳。但是不论是听别人朗读,还是自己朗读,如果朗读者没有一定的语言艺术素养和功底,语音不准、吐字不清、停顿不妥,不但文段旨意有误,而起思想情感偏离,就不可能领会到有声语言的精妙,感受不到朗读有美妙歌声的愉悦。不善于朗读,精彩的内容读得吞吞吐吐、支离破碎,就无享受可言?特别是语文教师,如果不善于朗读,怎么能带领学生进入文字作品的情境,去领略文字作品的意味,去追求语言表达的完美呢?因此,听者和朗读者的语言造诣越深,越能透出朗读的美感,才有美妙的享受。朗读所展示出的语言美感带给人们的精神享受,说明语言与人的精神世界血肉相连的关系。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总是和他的语言世界相连结、相吻合的,语言世界的扩展同时也是精神世界的充实。英国作家卡莱尔说:“在一切言语甚至最普通的言语之中,都有着某种歌唱的韵味。”可见语言本身具有提高人类修养,使人精神高尚的人文价值,反映了语文学科的主要规律。而语文学科中的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情感教育,语文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情感教育为主要内容。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美的情感,通过朗读活动,将文学作品美的情感渗透于学生的心灵,将文学作品美的语言作用于学生的语感,通过朗读把书面无生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经过耳传入中枢神经产生兴奋唤醒读者听者感受享受美的情趣。

三、朗读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

朗读,是用普通话把作者的无声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的书面语言,让听者闻其声,如见其形,展现事物形态,身临其境地感受当时的情景,从梦幻到现实的过程。低年级朗读在课堂中表现不明显,学生识字量少,大多语文课童趣性强,不能感觉出朗读对课糖的活跃性。朗读在三至六年级就大不一样,这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识字量,文章大多脱去童话性,语文教学不在是识字教学,而是通过阅读了解文章大意,感受作者的思想品质和情怀。学习语文就是读中感悟,在阅读中有默读、浏览、轻声读等,不论哪种读都无法与朗读相提并论,朗读具有渲染气氛,活跃课堂,摒弃乏味,缓解疲惫,放松紧张的作用。朗读是一节语文课教学进行到一定程度,根据文本特点,学生学习情况等进行的读,是一种高标准的读,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感受、审视事物的阅读。带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用普通话读准字音,注重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读。如果朗读处理得恰当,直接关系到一节语文课成功与否,是消除学生课堂学习疲惫、枯燥乏味的有效方法。课堂冷落了可以采用集体朗读、指明朗读、小组朗读等多种形式来有效渲染课堂气氛,放松学生学习的紧张性,缓解学习压力,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作用,全面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全身心地去指导学生朗读,有效地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的朗读达到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和谐婉转的水平,表现出作品的音韵美、语言美,旋律美,从而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为语文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听者语感文字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劳工(外二首)
口译语体的顺应性研究
梦中的文字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岭南园林声景美研究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
三人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