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19-12-15 09:52丁玉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5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情境数学

丁玉

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学,我们的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是孩子们一生中学习数学的开始,如何在孩子的面前展现出一个五彩缤纷的数学世界,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如何在数学的学习中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呢?我认为应该走一条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结合的数学之路。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在生活中到处可见数学原型,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因此,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注重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让数学贴近学生的生活。

一、 以趣激学,用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的确,只有当数学不再板起面孔,而是与孩子们生活实际更贴近的时候,他们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才会进入学习数学的角色,才会真正感受和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与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才会学懂数学。

数学对于儿童来讲是抽象的、陌生的,但生活对于儿童来讲则是形象的、熟悉的。如果孩子们能在生活中找到数学模型,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枯燥单调的数学理论就会变得生动鲜活起来,与孩子们密切相连的生活实例会使他们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会一下子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

二、注重内化,用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生个性的完美发展,不是靠外界的说教与灌输,而是靠自身的努力和自觉的内化。在传统教学形式上,重结论、轻过程,一切都是把现成的结论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只是凭记忆掌握知识,而不去思考、不去质疑、不去判断,无法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既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巩固了课堂知识。学生能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说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已经内化,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投入到数学生活中

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感受到借助数学的思想方法,我们会对生活中常见的各种优惠措施理解得更深刻,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例如,创设“开放性”的实践题,让学生投入到数学生活中。我在教学中曾创设这样一个情境:“五一”节快到了,王强的父母准备给他500元钱要他到北京旅游3天,但不得超过3天,回天津不能超过晚上10点。让学生帮王强查找天津到北京的火车、汽车、轮船、飞机时间表,票价和旅游点的门票价,制定旅游计划,鼓励学生进一步查找资料。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来自生活实践的道理。在教学“利息和利率”这一课时,可以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学生到银行去参观,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观察银行周围环境,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学生记的时候就开始产生问题了,“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啊……”学生观察得很仔细,然后就引导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到上课的时候让学生介绍自己发现的问题,自己如何来解决问题的,从而使同伴知道如何找到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这样,学生养成了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的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這样让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富有魅力,对于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增强学生的积极性都十分的重要。

“生活数学”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瑕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总而言之,要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在课堂上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启发诱导,在课外要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

新课程标准强调: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因此,作为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数学学习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乐学、爱学,在充满乐趣的学习中,获得知识,增强能力,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自主而主动的思想家”,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情境数学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感悟三角形的高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