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带草”凭啥受文人青睐

2019-12-16 14:13周明
文史博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成书郑玄讲学

“书带草”的名字典出东汉。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对书带草有这样的记述:“书带草其名极佳,苦不得见。《谱》载出淄川城北郑康成读书处,名康成书带草……”李渔所记郑康成即郑玄,东汉学者,经学大师。辞官后回到故里,以著述讲学为业,曾为《易》《诗》等经著作注,在山东淄川城北康成书院讲学时,“所居山下草如薤,叶长尺余许,坚韧异常”。郑玄便采其长茎,用来捆扎书籍,本来有些凌乱的书籍,便整理有序。“康成书带”“书带草”一名便由此而出。

书带草是一种很平常的植物,因长得细而紧密,浓绿似墨,且凌冬不谢,便成了城市绿化上品。书带草也是点缀园林、庭园的上好植物。常可以在公园的花前、水畔、石间还有阶下看到书带草“蓬蓬四垂”的绰约风姿,所以书带草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阶沿草。

园林大师陈从周先生特别喜爱书带草,常常拿书带草说事。陈先生的一本散文集也取名《书带集》,并在“后记”中特别写到了对书带草的喜爱:“书名定为《书带集》,因为书带草是江南园林中最常见的长绿草,算不了什么,但又少不了它。”

唐朝诗人李白有诗:“书带留青草,琴堂幂素尘。”苏轼写下了“庭下已生书带草,使君疑是郑康成”的诗句。明朝诗人王世贞也有诗句:“仍栖故垒学庚桑,书带沿街薜荔墙。”书带草作为植物,因此便蕴含了更多的书香墨意和人文气息,而千年流芳。

书带草珠状的根须,叫麦冬,是一味很重要的常用中药,在我国古医籍中均有详尽记述。

猜你喜欢
成书郑玄讲学
银龄讲学
从官场到书房
一代通儒郑玄
2019银铃讲学计划印发湖南拟招260人
郑玄:做官不如读书
Analyze differing interpretations of the articulation in Schubert’s Impromptu Op.90 No.1 and No.2
浮生若梦,落眉成书
《五经正义》编纂考
《世说新语注》成书时间新考
海峡两岸郑玄学术研讨会学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