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驱动”型媒体教学模式创新
——以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为例

2019-12-16 18:44周妮娜
传媒 2019年19期
关键词:传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赛事

文/周妮娜

所谓“赛事驱动”型教学模式,其本质就是将全国性质的大赛引入高校课程体系之中,以大赛选题作为课程设定的任务,以大赛成果作为动机来推动学生完成课程任务。这样的教学模式通过大赛实践与课堂理论相结合,大大提升了高校课程的实训内涵与课外实践价值。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赛事驱动”型媒体教学是高校在新媒体教学方面的创新,其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之上,通过有目的性地参与专业大赛的创作,来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逻辑思维分析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以赛事衔接业态应用,推动媒体教学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

学科类赛事作为高校学科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历来主张的是通过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积累运用、实践能力的综合提升、荣誉收获的正向激励、创新学分的规范及吸引这四大驱动因素,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和投入专业性赛事的热情。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以此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和主动学习的能力,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

1.举办3R创作大赛,将传媒学科与传播技术相结合。随着5G时代的到来,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壮大,“虚拟现实”产业正日臻成熟,我国传媒行业和高校传媒学科也正经历一场重大变革。今年,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人民网人民视频联合主办了第四届中国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创作大赛,集结了媒体、学界、商界等众多力量,将业态应用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结合起来,共同推动高校传媒类学科与媒体行业的交流互动、融合共享,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我国3R产学研向深度融合方向发展。

大赛是学院与人民视频对3R技术进行的一次深入探索,双方在未来也将致力于共同打造相关领域的合作项目,共同为我国培育媒体行业的优质人才。几年来,3R创作大赛已成为国内3R创作领域的顶级赛事,组委会还于今年为获奖者设立了专项奖学金,以鼓励学生们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并通过这一赛事挖掘出更多高质量的作品以及优秀人才。大赛要求参赛者们在3R运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内容创作,达到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互促进的目的,既运用到传媒学科的知识储备,也通过媒体传播技术将高校学生引向更广阔的市场舞台。

2.建立产业研究院,为媒体提供智库支持。当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消费升级,给高校关于新媒体产业的研究发展创造了新机遇、新挑战,类似赛事的举办融合了科技、教育等各个产业,有助于以赛事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聚集效应的形成。传媒类创作赛事的开展,有效地带动了高校在媒体教学模式改革上的全面发展。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人民视频强强合作、优势互补,以3R产品的业态应用为导向,共商共建了3R实验室、产业研究院等项目,共同开展行业观察、进行产业学术研究,并以此来达到打破行业壁垒的目的,同时助力VR技术的市场普及和创意延展,为我国3R产业全球化提供了重要的智库支持。

同时,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也是光明日报社与北师大的一项共建项目。目前,学院学术研究的国际化、开放程度,以及在媒体智库平台建设和新媒体研究等领域,均处于国内专业院校排名中的领先位置,树立了良好的学界标杆。在与《光明日报》的合作中,双方以项目化的形式共建研究平台,推动学院师生的研究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媒体行业,走进社会大众的视野。当下,双方人员还经常“互派互挂”,学院教师与光明日报社的记者编辑们到对方单位进行挂职工作,不断加深双方的了解、人才互联,实现工作沟通渠道的实时畅通,互通和掌握彼此需求,优化产学研用渠道,将项目共建工作向纵深发展推进,以共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新闻媒体工作者。

二、以赛事促进教学发展,将教学成果付诸实践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发展势头迅猛,意味着新闻传播学科面临重要转型机遇期。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举办的3R创作大赛不仅是院校、学生自我展现和实践检验的一次机会,更是新闻传播学院与媒体跨平台交流合作、谋求共同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透过行业赛事平台,北师大与业界展开积极合作,帮助学生从校外视角观察行业动向,将教学成果付诸实践。

1.合理选择赛事,比赛内容契合课程内容。新闻传播学属于一项实践性极强的学科,需要与社会发展做好衔接。比如,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传播学专业设置中,包括新媒体传播、社交媒体与移动互联网、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等核心课程。学院通过启动VR/AR/MR创作大赛,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可以有力引导学生积极关注业界前沿领域,这也是学院进一步深化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力举措,是进一步提升学院专业能力的实践探索。

学院积极汲取赛教活动的经验,对大赛的组织环节和比赛内容进行了探索性的创新。比如,在组织环节方面,首先,学校鼓励学生全员参与活动,使比赛的参与面覆盖到全体学生,给每一位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充分引入激励机制,设立了VR学生奖学金,让比赛内容契合课程内容,调动传媒学子参与比赛的积极性,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奖励,并将参赛情况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依据。其次,要求相关教师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指导和训练,并将组织一定数量的学生到场参与,进行真实的课堂互动,在线感受大赛实况,感受比赛氛围,鼓励开展高质量创作。通过创新实践教学来进行人才培养的模式,大大提高学院在实战人才培育方面的效率与效能。以赛事驱动教学,学生得以将以往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赛事中的真实项目需求有机对接起来,有效转化为实践技能。教师也可以及时高效地对学生开展指导,并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估。相应的,企业也能在直接参与的过程中,有效挖掘符合其用人需求的潜在人才。从中我们不难窥示出学院“以赛促学习,以赛促发展,让学生在比赛中锻炼成长”的赛事驱动型教学提升思路。

2.转变教学思维,从“教一学”转“学一教”。在第四届3R创作大赛的开幕式上,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还与人民网签署了共建VR频道的协议,大赛获奖作品可以在人民网人民视频VR频道进行专题展播。学院通过举办赛事,集结社会各方力量,将学术创新成果与业界强强联合,共同打造中国VR/AR产业的新产品、新平台。不仅让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学习热情得到极大提升,也在无形之中,把教师教学成果转化为了竞赛资源,有助于总结教学经验,及时弥补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学生通过真实的竞赛任务,加深了对业界前沿领域的认知,扩大了知识面,增强与外界的联系和沟通,完成了理论知识到实践应用的转换。

在第四届3R创作大赛期间,展会大屏幕上滚动播放3R创作大赛历届优秀作品,与会嘉宾还可随时取阅由北师大新闻传播院师生共同编著的《中国VR产业发展和消费者调查报告》。大赛属于学界和业界相互促进的校企互动型赛事,企业与校方加深了双向了解。企业对于潜在人才有了初步了解;校方也深化了对于企业需求和产业前沿技术的见解,为后续教学开展提供了大量现实案例素材。不光学生通过本届大赛得到了提升,校方也在摸索创新中拓展了专业影响。

由此,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课堂以外的实践探索上,通过“赛事驱动”迈出了重要一步,未来,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将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的3R技术为核心、以内容作品为重点、以业态应用为导向,着手创建产学研融合创新平台。这对学院的师生们来说,是极其珍贵的财富,与其受制于传统课堂模式的“教一学”,不如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寻求真实项目的锻炼,通过“学一教”,让学生通过直接的经验学习来检验课堂教学,达到教与学之间相互监督、相互转化的效果,不断提高新闻传播人才的专业素质,打造适应时代需要的媒体教学新模式。

三、结语

“赛事驱动”型教学鼓励全体师生全员参与,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为教师们提供了赛事指导、打开思路的创新机遇。同时,“赛事驱动”也不局限于校内交流,还要求校方与企业界达成合作、做好衔接、加深相互了解。公平、高效、创新的校企赛事举办将惠及参与赛事的相关各方。网络促进了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这对于各大院校的新闻传播学院来说,既是挑战,也是助力。各院校在此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各自的强项,加强跨界合作。新闻传播学教育,特别是在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面,各院校间、以及院校与媒体之间应加强合作,可以通过“赛事驱动”,建立交流合作的平台与有效的沟通机制,将科研、教学与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以赛事教学激活和用活自身优势资源,不断探索未来高校媒体教学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猜你喜欢
传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赛事
大众文化视野下的吃播文化
本月赛事
北京师范大学长春附属学校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高建新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葛建全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Moliere’s Sublimation of the Three Unities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faced by Chinese students in Australia
NP1连同N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