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村基层党员思想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2019-12-16 08:10张冰牛肖晗孙云轩
中国集体经济 2019年35期
关键词:基层党员思想建设农村

张冰 牛肖晗 孙云轩

摘要:随着我国全面从严治党进入新常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稳步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压力趋紧,农村基层党员思想建设作为核心内容,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和政治稳定,必须加强建设。文章对农村基层党员思想建设面临的问题进行探析,分析新时期农村基层党员思想建设现状以及新时期农村基层党员思想建设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员;思想建设

一、引言

农村基层党员的思想素质直接决定着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显著分化,社会分层显现,体制急剧转型,利益和文化多元化,社会矛盾突出,价值观念激烈碰撞,农村基层党员队伍思想建设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如果不去及时加强研究,不仅会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损党的形象和党的纯洁性,而且也会影响到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基层和整个中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二、新时期农村基层党员思想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党组织的建设中,基层党员队伍建设是其中的基础。农村基层党建队伍是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广大农村基层群众贯彻党在农村设立的各项方针和政策的中坚力量。但是在农村基层党员队伍思想建设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思想建设的基础薄弱,不够牢固

一是物质基础的薄弱。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是农村一切工作开展的基石,薄弱的农村经济导致党建工作投入经费不足,影响党组织活动的开展。经费是党组织建设的基础,由于上级政府对村级党组织建设投入经费比例过少,农村党组织建设多依靠自身收入建设,资金的无法到位导致党员活动室及配套設施无法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无法有效开展党员教育及其他活动,尤其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建设成为党组织建设忽略的方面。

二是党支部干部能力素质有待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是农村党组织建设的火车头,也是农村党员思想建设的“精神领袖”。农村党组织干部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党组织开展的有效性,也影响着农村党员思想建设的开展,党支部干部需要的是素质的提升,是带领党员深入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村级精神文明建设的先驱,而农村地区由于普遍文化素质底蕴的薄弱导致部分党员干部素质不够,思想深度不够,理念高度不够,导致农村党员思想建设存在制约性矛盾。

三是党员后备力量不足。年龄结构不合理是当前农村党员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村党员存在老龄化的问题。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青年优秀人才的缺乏,农村基层党组织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导致党组织建设进入恶性循环,而老龄化的党员结构,在文化基础、学习能力、工作方针等方面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严重滞后了党员思想建设的先进性,因此农村党组织后备力量不足成为农村党建发展的矛盾。

(二)思想建设的内容匮乏,不够科学

一是缺乏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文化是历史的传承、是一个民族崛起的底蕴、是中华民族伟大崛起和实现中国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文明力量。农村基层党组织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视程度不够,忽略对党员干部增强传统文化的熏陶,忽略对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员和群众中的弘扬和发展,导致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基础薄弱,严重影响了我党在农村地区的意识形态建设。

二是党政理念学习不够深入。在党组织开展党员实践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虽然涉及、包含我国党政、方针、路线以及党政理念教育,但是存在面广欠深的矛盾,党支部在工作中往往重视工作量的完成,忽略了学会、学懂的精神要求。

三是欠缺集体主义观念教育。党政理论是党员学习的基本理论知识,党员首先要认识到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但是在现实的党员教育实践活动中,党员习惯于应试教导党的理论知识以完成“任务”,而缺乏党员本质的任务就是为人民服务。在党员教育中集体主义观念教育欠缺,导致其集体主义观念意识淡薄,诸如在社会工作,乡村环境优化,精准扶贫方面参与度较低。

四是缺乏道德教育。习近平总书记说:“人而无德,行之不远。”在农村基层党员中,有部分党员虽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向党靠拢,积极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方针路线,但是存在道德欠缺的现象,在党支部教育活动中也很少有党员思想道德建设,出现党与德分离的现象。

(三)思想建设的方式单一,不够丰富

一是思想建设方式的单一化。思想建设的方法方式是思想建设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有效的思想建设方式能够在思想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活跃的思想建设方式也对党员的积极投入性上具有吸引力,但是由于农村物质条件的约束,党员干部自身知识匮乏,个人素质等方面的原因,农村基层党支部在开展党员教育实践活动中方式单一,枯燥,方法简单,针对性较差。党员在参与的过程中也存在着积极性,主动性欠缺等问题。

二是思想建设过程缺乏有效落实。思想建设的过程是整个思想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思想建设过程切实得到落实是思想建设有效性的重要措施,也直接决定着思想建设的效果。全面从严治党在农村中开展以来,上级党组织虽制定各种措施和监督手段保证思想建设过程的落实到位,但是还是存在党组织在思想建设过程中的不到位的问题,如过程的不实施,教育活动证据多次利用等。

三是思想建设成果的信息反馈。这主要是指思想建设工作意见的收集和效果的信息反馈。信息的反馈是思想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思想建设工作方式方法,内容等改进的重要指标,对思想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党的教育活动之后缺少对工作后信息的收集工作,存在思想上的不重视和行为上的不作为,难以在实践中检验思想建设的有效性。

(四)思想建设的环境复杂,不够优化

一是农村的腐败问题。媒体报道的一些地方农村危房改造惠民资金被基层干部侵占的乱象,民生工程沦为“敛财工程”,凸显了基层贪腐的严重。部分党员干部失信于民,损害集体和群众利益,这造成思想建设环境的逐渐恶化,农村基层的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挑战。

二是宗族势力。农村基层的宗族势力在历史发展长河中起着稳定社会,维系发展的功能,是影响当地社会生活的重要力量之一,对社会群体具有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农村宗族势力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逐渐变质,其负面作用逐渐显露。对抗基层政权,干扰正常工作;架空基层政权,实行宗族法治;操纵基层政权,影响组织建设等。严重干扰了农村基层的自治体系,不仅削弱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建设,恶化了农村基层党组织思想建设的环境。

(五)思想建设的制度固化,不够完善

一是农村党员干部收入机制不合理,过低的工资报酬不利于调动农村广大党员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对于无绩效的普通党员来说,干好干坏都一样拿固定薪资,这样的薪资制度造成的弊端致使党员干部不会积极参与到农村发展和改革的事务中去,影响农村基层对于思想建设的积极性,也会影响其他农村工作的开展。

二是对党支部书记绩效考核制度的不合理。上级党组织对党支部书记的绩效考核标准包括党建工作,新农村建设、维稳工作,经济发展,计划生育,民主评议六个方面,而在党组织建设考核中,主要考核内容包括发展党员、党费收缴,党内学习,党组织设置,党风廉政,而缺少对普通党员思想建设进行制度性考核,来量化党支部书记思想建设工作效能,因此在农村党建中,村党支部书记往往忽略、侧轻党员思想建设。

参考文献:

[1]陈春燕,时圣玉.关于农村基层党员队伍思想建设问题的思考[J].现代交际,2017(10).

[2]舒婧.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J].新西部,2018(23).

[3]霍军亮.多元文化视域下的农村基层党员队伍思想建设探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02).

[4]佟磊.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问题、成因及思路创新[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8(03).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猜你喜欢
基层党员思想建设农村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高校培养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
浅析如何做好民生检察服务热线工作
基层党员践行“两学一做”
加强电视队伍思想建设做好电视舆论监督工作
做好新形势下化工企业护卫工作的思考
多元文化视域下基层党员队伍思想建设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基层党员保持信仰纯洁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