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类招生培养下专业分流机制优化研究

2019-12-16 08:10吕海生何菁
中国集体经济 2019年35期
关键词:大类招生人才培养

吕海生 何菁

摘要:大类招生培养是当前国内高校一种主要模式,成为今后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专业分流是大类招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文章以南京林业大学机械类专业分流为研究个案视角,认为高校在专业分流时,需从分流依据、时间安排、分流队伍等进行优化,努力发展弱势学科,强化优势学科。大类招生培养也是高校在围绕国家“双一流”高校建设背景下,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践行“三全育人”新举措。

关键词:大类招生;人才培养;专业分流;分流机制

一、大类招生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2000年以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985高校开始尝试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并得到各大高校高度关注与践行。优势在于:一是避免高考志愿填报时专业选择盲目与不确定性;二是促使不同专业学科的生源质量达到平衡;三是让学生入学后重新选择专业,有利于其今后的就业与职业方向的发展;四是有助于学校生源质量的稳步提升。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深入学习、理解和践行“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是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解决的新课题。高校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就是践行“三全育人”理念当中的一种新举措。

2017年国家“双一流”高校划分,促使高校之间生源质量之争必将是重中之重。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促使学校优化整合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质量与办学效益,促使不同学科之间的良性竞争。迹象表明,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趋势,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必然选择。

二、大类招生培养专业分流实践

专业分流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完全依据学生的分流志愿;二是结合分流志愿与学习成绩;三是依据分流志愿与学习成绩,把控各专业的容量。2016年,南京林业大学对机械类专业实施大类招生,实行“3+5”人才培养模式。前3个学期基础课程学习,第3学期末开始专业分流,后5个学期,进行专业课程学习。

分流程序为:报计划→公示方案→动员会→咨询→志愿调研→志愿填报→成绩排序→名单公布。分流时间是第3学期的9月开始,10月底分流名单公布。研究该分流方案:

第一、分流方案依据科学性不够充分。南林大的专业分流依据,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过于强调学生志愿,据调研统计,近80%的学生对分流专业的了解程度,信息来源于学长学姐介绍,他们对相关专业的评价会容易直接影响学生的志愿填报,也必然会直接影响最终结果;二是综合成绩中考试成绩占比达到63%,容易造成学生偏重课程学习,这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亦与“三全育人”理念有悖。

第二、分流程序合理性不足。本次分流方案从公示到志愿填报,主要是通过分流动员大会与咨询来向学生介绍分流对象、分流依据与程序、时间安排等信息。待分流的学生与专业课教师的交流的程度和熟悉程度难以保证全面性和系统性,仅通过分流动员大会与分流咨询是不可能让学生全面了解到分流专业的详细信息。

第三、分流的志愿选择均衡性不足。学生在分流时往往存在着盲目性和跟风现象,根据学生志愿填报统计,研究机械类专业260名待分流学生填报的一志愿分布,如表1所示。有119名学生一志愿选择机电专业,接近待分流学生的50%,而容量只有60人,显然不能因学生分流时的盲目选择性造就冷热门专业,这不符合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初衷。

第四、分流后班级管理面临新挑战。分流方案中没有明确分流后新成立的班级该如何教育?如何管理?宿舍如何分配?学生分流到各个班级重新组班,必将涉及到班主任、学生班干部的调整、宿舍的重新分配、班级凝聚力建设、集体观念的强化、专业认知教育等。特别是在分流前后会存在班级管理的真空状态,新旧班主任之间如何协调接手工作,新旧班级同学之间如何去相处,新同学对班级的归属感如何重新建立或凝聚起来。

三、大类招生培养专业分流机制优化路径

大类招生培养解决了学生在高考后填报志愿就要面临选择专业的问题,让其入学后再进行专业选择。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优化分流机制。

第一、优化分流依据的科学性。优化学生综合成绩比重,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优化计算方式与方法。一方面要建立综合性的量化指标体系,注重学生的智力的发展,兼顾德育、体育等素质提升。另一方面要注重考评标准的科学性,在奖励加分的项目与分值上,进行充分的论证与调研,并广泛征询学生的意见建议,不能致使考评标准太低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

第二、灵活分流时间。专业选择的是复杂心理活动,应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后做出选择,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新生入学后,高校开设“职业生涯与发展”课程,可将其纳入到专业分流方案体系,发挥其在分流中作用。亦可通过智力倾向测验、MBTI性格测试、霍兰德兴趣测验、职业能力测试等方式让学生更能够客观的认知自我,避免在专业分流选择时做出“盲目跟风”行为。

第三、成立学生帮扶队伍,做好分流向导。分流前,成立由辅导员与班主任、优秀学长、专业导师、学生家长代表的分流帮扶队伍,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学长现身说法与专业导师座谈等方式告知学生专业没有绝对好坏之分,每门专业都有其长处所在。分流时,告知学生各专业的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各专业师资资源、教育教学配备情况。分流后,密切关注学生学习上、思想上、心理上等表现情况,做好预判应对与心理疏导工作,让学生适应和认可新专业。

四、结语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深入,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是现阶段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专业分流依然处在探索与试验阶段,也会存在一系列教育与管理问题。在国家“双一流”高校建设的大背景下,对众多高校来说,更要抓住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契机,努力发展弱势专业,强化强势专业,科学、合理性的制定专业分流机制,也是高校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践行“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之一。

参考文献:

[1]赵长山,何付丽,樊东.专业分流:高校按类招生瓶颈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05).

[2]陳士夫,王瑛.关于地方高校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8(01).

*基金项目:2018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8SJSZ025);南京林业大学2018年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立项项目(163040085)。

(作者单位:吕海生,南京林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何菁,南京林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大类招生人才培养
大类招生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涉农专业大类招生的探索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大类招生模式下大学生专业分流的影响因素分析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对“大类招生,分类培养”模式下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