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间银行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研究

2019-12-16 08:10汪子倩
中国集体经济 2019年35期
关键词:时间银行人口老龄化

汪子倩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家庭养老功能和机构养老功能在逐渐弱化,同时,与城镇相比,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呈现出更加严峻的趋势。文章通过基于时间银行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研究,分析了我国农村互助养老存在的问题和时间银行的优势,提出了构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服务体系的措施。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既节约了社会资源和养老成本,也有利于提高我国养老服务的质量水平,为我国养老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道路选择。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时间银行;农村互助养老

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正在加速加深。截止到2017年年底,全国人口中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其中,农村老年人口是城镇的2.1倍。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和矛盾尤为突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不断受到冲击,并且由于农村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绝大多数的农村老年人老龄服务购买能力不足,机构养老也不适应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经过调查与研究,单一的养老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现实需求,我们需要多元化、多主体的养老新模式来适应多样的形势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互助养老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互助养老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但随着这种模式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为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实践探索。

一、互助养老和时间银行的内涵

(一)互助养老

互助养老服务以相互信任、互帮互助为其基本原则,是一种通过老人们互相帮助实现自我尊重、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从而获得一定的养老需求并同时满足老年人自身价值诉求的互助行为。互助养老服务根据其开展区域,可以划分为城市社区互助养老服务和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本文主要研究农村互助养老,农村互助养老是以村落作为地域区分单位,以老年人作为主体,由政府或村委会提供场地,老人自我保障,自我实现、互帮互助从而达到一定的养老目标。

(二)时间银行

时间银行参照商业银行的运作理念,通过相应的存、贷规则和激励机制,公益服务者把做公益事业的时间累计起来像存钱一样存进时间银行,兑换其他志愿者为自己提供服务以及一定的物质回馈。时间银行本质即是所创造劳动的后期支付。将服务于养老工作的时间看作货币,将先为他人服务的时间存入银行,以后可以享受相对应的服务时长。

二、我国农村互助养老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资金扶持力度较差、配套政策不完善

互助养老作为一种介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新型养老模式,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完善的体系和机制,主要依靠政府在试点地区的财政拨款和社会捐赠等方式实施,资金来源极为不稳定。扶持农村互助养老需要稳定的、长期的、有效的专项资金进行维系,目前农村的基础设施、老年人生活水平以及养老服务质量缺乏有力的物质保障。因此,农村互助养老依然处于起步阶段,资金扶持的力度不足以及配套政策的缺失导致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缺乏规范性和可持续性,从而存在一定的风险。

(二)未来养老不确定,低龄健康老人积极性不高

互助养老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人人為我,我为人人”,互助养老模式实践的开展主要是依赖于村民自身的道德约束以及奉献友爱的精神,健康低龄的老人在提供相应的志愿服务的同时希望在将来能够得到对等的帮助和服务,解决未来的养老问题。但是就目前来说,由于缺乏一种内部长效运行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模式极易受到冲击。这个目标的实现没有切实的保障体制,低龄老人的未来养老保障存在未知。如果没有有效的机制运行,长期以来参与互助活动的低龄老人,由于受到对未来互助回报的不确定的影响,会产生严重的信任危机,从而会降低他们参与互助养老的积极性。

(三)专业性不强难以保障互助养老服务质量

农村互助养老的理念是“自我保障、互助服务”,不设有专业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从整体上来说,互助养老院的服务质量普遍不高。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现阶段农村互助养老的对象主体是农村中老年的特定群体,普惠性程度不高。绝大多数在农村互助养老院居住的都是一些能够自理,身体状态较好的老年人,而对于一些患有疾病,或者由于身体原因而导致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很难享受到互助养老服务。由于服务主体和对象有其自身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互助养老服务质量。

第二、农村互助养老需要老人彼此互帮互助来实现一定的养老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约大量的护理费用,但是老人一般没有接受专业的培训,不具备护理方面的技能。尤其是对于患病老人,他们更需要专业的医疗护理和服务,而由于农村的经济条件和基础设施的限制,入住老人往往没有接受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遇到紧急情况往往不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进而互助养老的质量不高。

第三、参与互助养老服务的村民素质不能得到保障,提供的服务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互助养老院的质量也难以保障。

(四)缺乏信息管理系统

由于受到政策、经济、资金、人员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目前互助养老模式缺乏信息管理系统,依旧依靠传统的人力手工对互助养老信息进行记录和整理,很难保证记录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在后期也很容易造成记录材料的丢失。由于不健全的信息管理,极容易造成信息堵塞,不能准确反映志愿服务的质量和超出服务的需求,对信息的整合、分析、评估造成极大的不便,不能够有效地配置资源,从而造成资源浪费的情况。

三、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服务模式优势分析

(一)能够提高有偿互助养老的运行效率

在传统的管理方式条件下,由于受到管理者、组织者的主观因素或者工作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使互助有偿模式呈现出不稳定、不透明的状态,只有信息化管理工具可以从客观上为体系的运行提供根本、合理的保证。时间银行的运行是人与机器交互的过程,可以拓展时间的长度和空间的宽度,并且在处理信息过程遵循着人机服务的工作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而能够保证有偿互助养老模式的高效运行。

(二)可以充分利用信息资源

时间银行的载体是系统网络,强大的数据库可以收纳志愿者个人信息以及服务数据,时间银行可以利用信息资源解决各类问题,发布与处理信息,为管理者进行顶层设计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使得互助养老模式信息统计和处理更加科学规范。

(三)有效解放了管理者,使其从琐碎的事务中脱离出来

由于参与时间银行的志愿者群体具有多元性、多样化的特点,所以在进行互助信息的整合和处理的过程中需要面对大量的数据,手工处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网络信息处理要比手工处理更加地快捷,效率更高,同时有效地解放了管理者,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

(四)具有稳定性和安全性

时间银行在系统服务上具有及时性、可靠性和持续性。在传统管理中,一旦主管人员进行人事变动,则会对整个养老系统组织结构产生巨大的影响,处于一种极为不稳定的状态,甚至可能造成中止运行的严重情况。同时,时间银行与人工管理相比,储存和调用数据更安全、更方便,能够有效地避免信息中断和遗失的意外。

四、构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服务体系的措施

(一)完善相关的制度构建, 实现时间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设计适合当地的“时间银行”养老制度,建立多维度、多层次的激励制度和农村志愿者服务的“储蓄”制度。要遵循老年人养老服务为导向原则,通过多方主体的合作提供多元化和多样性的养老服务供给,设立专门的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机构管理和协调日常事务,包括人事管理、资金管理、监督与评估等。建立完善相关的制度体系,为时间银行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政治保障,也便于对时间银行进行有效、科学的管理,实现时间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二)创立有效可行的激励机制,充分提高农村居民参与的积极性

时间银行本质是一种志愿服务,把志愿服务和享受志愿服务结合起来,创立有效可行的激励机制,在志愿者自身需要社会帮助时优先享受志愿服务。从而使志愿者服务成为“付出、积累、回报”的爱心储蓄,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志愿者队伍中来。互助共享,整合社会各主体的力量为互助养老的发展和完善提供服务,面向村民开放,形成“互惠互利、资源共享、促进发展”的社会氛围。付出与回报相挂钩,增强了互助服务的可靠性,也能够充分提高更多的志愿者參与的积极性。

(三)设计合理规范的评价监督体系,提高互助养老的服务质量

设立评价和监督方面的制度,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们对时间银行的顾虑,增加信任度。一方面,将提供服务的人员在时间银行储存的时间和质量相联系,体现了社会公平和诚实守信的品德意识,能够使时间银行发挥出最大的效用,同时也方便管理人员对志愿服务的对象的需求进行评估,尽可能地满足现实需要。另一方面,可以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将服务性质的质量划分不同的等级,将达到等级的志愿服务算作有效服务登记到系统里,并且将时间储蓄卡与志愿者个人信息挂钩纳入诚信征信体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提高互助养老的服务质量,保证了时间银行的权威性、公平性和有效性。

(四)完善志愿者培训管理制度,提升志愿服务水平

作为志愿活动性质的服务行为,农村互助养老往往面临的一大难题是志愿者的专业化服务水平较低,没有专业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由于我国养老服务受众群体广泛,养老护理专业人员缺乏,意味着我国养老服务不能仅仅依靠专业的护理人员。政府要完善志愿者培训管理制度,加强对志愿者的专业护理知识教授以及基础的医疗护理技能培训,可以采用定期开展讲座、鼓励专业护理人员对志愿者进行实操培训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高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赵思凡.“时间银行”引入互助养老服务的实现路径研究[D].西北大学,2017.

[2]郝亚亚.山东省农村社区互助养老:意愿及运行优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8.

[3]陈际华,姚云伟.时间银行模式在农村互助养老长效运行机制中的探索——以苏北SN县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7(17).

[4]李秀芳,等.以时间银行模式破解农村养老服务困境[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18(05).

*基金项目: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810373141。

(作者单位:淮北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时间银行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房价波动与银行稳定性关系研究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基于CiteSpace的近十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可视化分析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时间银行社区循环互助养老模式调查报告
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山东推出“时间银行”应对老龄社会
老龄事业
在瑞士,“时间银行”能“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