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夺目文博会

2019-12-16 09:18李军
科学导报 2019年74期
关键词:斗拱文博会观音

李军

12月5日中午时分,第四届山西文博会展览馆吕梁展区已是人山人海,把一座“木雕楼”围得水泄不通。“这座木雕楼名为大武观音楼,是我历时四年完成的,它的结构没有一颗钉子,通过榫卯工艺,榫和卯一旦咬合,两块木结构之间就能严密扣合,从而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这座木楼的“主人”杨延平一边比划一边向参观者介绍,声音一句比一句高。

古建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在艺术上讲究斗拱结构与力量交织起来的美感,并进行裸露,专家称其为东方的“维纳斯”。在世界的结构学、建筑学和维美学的领域里,有着独特的地位。古代的斗拱建筑,等级非常森严,只限于皇宫殿宇建筑和神廟建筑,其局限性决定了流传在民间的工艺技术人才非常少。由“烫样”演变成今天的古建筑木雕工艺,历经几个朝代的战火与兴衰,目前其技艺传承已出现严重断层现象。

杨延平在大武观音楼上体现的不仅是木雕工艺技术,还表现了中国特有的古建筑艺术传统风格,构思奇巧,结构严格遵循古建筑“营造法”的标准,由于木雕风格主要区别于瓦、扣瓦的前檐部分,技术制作非常艰难,杨延平在漫长的制作过程中进行了多次试验,才形成了现在地域风格明显的大武观音楼缩微木雕,国内行业专家看样后都认为很难得,纷纷鼓励他要留住具有学术与观赏保留价值的这门手艺,创造条件传承下去,其意义深远而重大。

谈及未来杨延平表示,“要结合自己的手艺,创造出更多有价值的东西,通过互联网将这项凝结了古人智慧和中国几千年文化传统文化的精粹继续传承下去,让世人更了解中国,并爱上中国文化!”

猜你喜欢
斗拱文博会观音
说不完的斗拱
说不完的斗拱
斗拱
观音送子图
第十三届深圳文博会闭幕 成交约2241亿元
斗拱系列灯具设计
雨中的人
第十二届深圳文博会圆满落幕
第十一届深圳文博会闭幕
自己的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