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互鉴背景下人类命运 共同体的构建

2019-12-16 08:17李开学
祖国 2019年21期
关键词:合作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要: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面对的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当问题摆在全人类面前时,需要我们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建构以合作共赢为主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战略目标与含义都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民族和国家,而日渐成为以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导向的实践表达。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和文化   合作共赢   新大局观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众多场合多次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并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现如今全球各国祸福与共,休戚相关,深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协力构造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国际关系。他着重强调应构建平等互利、相互商量的合作伙伴关系,进而营造出共建共享、正义公道的世界安全格局。更加强调谋求互惠包容、创新开放的前景目标,推进兼收并蓄以及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这一理念明确概括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一、从中国传统“和文化”到世界文明互鉴理念

中华传统文化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其核心部分的“和文化”积淀了深沉厚重的文明理念,为世界文明的丰富多彩作出了中国贡献。费孝通先生在论及如何处理不同文化的关系时曾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这十六字箴言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和文化”,即自尊自信、尊重差异、和睦相处、和谐共生等等思想的光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传承了中华民族“和文化”思想的光芒,二者虽源于不同的历史时代, 但都在同一个文化理念层次上阐释了世界存在与发展历史演进的现实表达。这种传承使“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既充满时代性且又富有历史内涵,既有全球眼光和国际视野又是一种时代前沿的辩证思维方式。

纵观人类历史进程无不是发展失衡与均衡相互激荡规律贯穿其中,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和竞争曾长期充斥于人类历史发展的时间与空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设想,则从另一角度将这种文明冲突论颠倒过来,从世界发展的顶层设计中指明人类社会并不一定是由和平走向冲突,也存在着各种文明发展的惯性力量综合作用让它可能走向和谐共生。“一带一路”的理论及实践方案以及TPP等国际战略所包含的合作理念以及所提供的路径,都使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

从现实的大国外交博弈中不难看出,世界各国关系中客观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历史发展形成的客观事实矛盾、经济利益选择矛盾、价值观选择矛盾等等,而某些看似水火不容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逐渐向对立面转化。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曾指出:“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这就需要国与国之间都应该从历史的发展变化观察国际事务,把握其运动发展的趋势与走向,全面观察以及处理各种国际社会矛盾关系,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地反映和指导实际国际工作。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与美国的TPP战略同样也是大国博弈的结果。相比之下,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宏观战略,利用“一带一路”等战略思路与实现实践,其核心就是构建亚洲共同体推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奋进目标。而美国自提出“重返亚太”政策后,便不断在亚洲或说是在中国周边动作,如TPP战略、与周边国家的联合军事演习,都是美国为了制衡中国发展所采取的“零和博弈”。中美两国或明或暗的博弈,也体现出对立统一的法则和互为制衡关系,其中既有经济利益的较量,也存在不同文明相互激荡。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历史发展潮流的现实表达

查尔斯·泰勒曾说,历史发展到极致,将成为一个完全理性的共同体,或者可以称其为:体现自由的共同体。马克思也曾在《共产党宣言》中对这一“自由的共同体”关系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描述,他说:“一个能为每个人提供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将会取代阶级和阶级对立的阶级旧社会。”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是被表达为追求社会和谐与个体自由的统一。“自由人的联合体”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基本理念的重要关注点。树立全球视野的全局观,才能提升国际站位,深刻认识国际交流工作的时代重要性和发展紧迫性,自发以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认识论来观察世界,解析国际局势,把控改革发展的方向,理清前进道路上可能面临的障碍和困难,牢固树立全局世界观才能深入领会国际交往与合作的精髓和要义。也只有深刻理解大局,抓住战略要点,更好地掌控国际局势,营造良好国际氛围,牢固树立全局世界观,才能树立以和谐发展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挖掘国际交往中涌现的国际关系诉求,进一步建立新型的文明交流与互鉴的国际关系。

在文明互鉴背景下和平与发展依然是世界的主题。经济全球化推进着国际交往,世界各地的时间与空间的距离也因通讯及交通的发达而极大缩短。马克思追逐的理想社会与新时代的现实互通,构建成为马克思主义大局观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这一共同体中,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不能独善其身。各国人民、各个种族之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依存关系。在我们追寻马克思提出的理想社会共同体的道路上,认识当今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注重人类的存在与发展境遇,从另一角度说,“自由人的联合体”被“人类命运共同体”传承发扬和具体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马克思主义大局观下的“理想共同体”在当今社会中的深刻表达。

三、世界文明互鉴背景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明多样化背景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體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必须要有全球化的视野和全球化的建构。经济全球化包含着利益全球化和资源全球化,也即是说:贸易往来可以增加本国收入,同时也由于资源的有限性,本国的发展也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限制。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发展已经是步入全球化的基调,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贸易和生产大国,已跃居为全球第二的经济体。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我们需要更多的能源支撑和国际合作。由于各种资源能源分布在世界上是不均衡的,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受到能源国家的牵制,而目前全球经济处于一个复苏乏力的状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思想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无疑将会是拉动世界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成为世界发展动力的新引擎。随着一带一路进入实质性操作、人民币的国际化,国家战略的全面铺开,将是继中国改革开放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又一次历史性的机遇。谁能在此次历史性机遇到来之时赢得先机,谁就能成为世界经济未来的领军者。比如像中非发展命运共同体即为重要例证。非洲这样一个次发达地区,地大物博,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但是经济与文化相对欠发达,因此急需寻求世界上其他经济与文明的支援与合作以促进其发展。而中国经过几十年发展,自身拥有的资源要支撑一个大国继续高速发展确有诸多困难,也需要寻求更高发展之路和大量能源资源的合作共赢。但由于国与国之间信息不对称,非洲等地区可能会对中国真实的外交意愿存疑。再者,这些国家间的相对沟通空白地带可能会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破坏中国与非洲各国的沟通伙伴关系,进而阻止非洲众多国家与中国的文明交流互鉴与贸易往来。因此,为避免这种状况的出现,我国只有以经济合作与发展作为重要的桥梁和纽带将中国的文化、思想、诉求传递出去,加强本国国际传播的影响力与号召力,才不会在大国博弈中处于被动地位。

此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助于国家间互利互惠、合作共赢。中国在最近几十年来积极与非洲、拉美、中亚、东盟等地区的国家结成友好伙伴关系,并提出了“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战略规划和设计。习近平总书记同外国专家代表座谈时提出,“中国的事业与世界各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是国与国之间合作共赢的事业。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命运共同体在全球各国之间逐渐形成”。在世界各国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全球化时代,只有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坚持砥砺前行、同舟共济,才能够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历史潮流的正确方向,实现互利共赢。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首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行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新型经济全球化发展模式,主张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人类共同价值,主张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倡导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倡导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等,对人类文明作出新的重要贡献提出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这些中国理念、中国主张、中国方案必将深刻改变世界文明格局,必将迎来美美与共、和谐共生的世界多样文明新时代。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出席第 70 屆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重要讲话[N].新华网,2015-09-29.

[2]金应忠.从“和文化”到新型国际关系理念——兼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J].社会科学,2015,(11).

[3]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六章[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

[4]涂裕春.中亚:大国博弈的经济读解[J].探索,2004,(06).

[5][加]查尔斯·泰勒.黑格尔与现代社会[M].徐文瑞,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9,(07):149.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7]习近平同外国专家代表座谈[N].新华网,2012-12-05.

(作者简介:李开学,教授,党委书记,硕士,单位: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合作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问题探析
高校图书馆馆配市场中三方博弈与合作共赢
新闻聚合APP著作权侵权的行为规制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
中国言说的路径与民族国家电影实践及其走向
经略中东:中国展示新型大国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