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巨头们尝到了甜头

2019-12-17 03:39文|王
今日中国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东芝博会进口

文|王 哲

进博会现场来自全中国的专业观众和采购团的声音,更给众多跨国企业提供了对中国市场全方位的新认知。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对外贸易作为连接国内经济和世界经济的纽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引进来”和“走出去”齐头并进,区域技术合作持续推进,成功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举办,不仅为参展的中外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一个展示品牌技术实力、产品矩阵与解决方案的绝佳平台,还是一个内容丰富、难能可贵的国际交流契机。进博会现场来自全中国的专业观众和采购团的声音,更给众多跨国企业提供了对中国市场全方位的新认知。

七十年的巨变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旗下的中国技术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轻工业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机械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可以说是新中国外贸的“先驱”,拿现在进博会的盛况与新中国成立之初比,真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新中国成立之初,工业水平“一穷二白”,和百姓关系最密切的消费工业产品更是基础薄弱,且集中在上海、青岛、天津、广州、大连等沿海城市。很多日常必需的消费工业产品都得依赖进口。在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急需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时,中技公司、中机公司、轻工公司等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对外窗口企业应运而生,他们肩负着新中国技术装备引进、振兴民族工业、提升国民经济的艰巨使命。

在西方经济技术封锁的背景下,中国在20世纪 50 年代初从苏联和东欧国家进口的 156 项成套设备,为中国工业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在长春一汽制造厂引进的成套生产线上,诞生了新中国的第一辆汽车。20世纪6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变化,中国改从日本、西欧等资本主义国家继续进口技术与设备,致力于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1963年,从日本引入第一套维尼纶成套设备,成为中国从资本主义国家引进的第一个成套设备项目,缓解了亿万人民穿衣难的问题,而且签订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第一个技术进口合同。

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总体上处于相对封闭状态,外贸主要在国家的集中安排下根据计划要求进行,始终在较低水平徘徊。

2019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展馆

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30年里,中机公司成为中国从西方国家进口飞机和航空产品的唯一窗口。1972年,中机公司首次进口10架波音707飞机。新中国第一个现代化钢铁企业—宝钢,其技术和设备也是由中机公司引进的。20世纪80年代,家用电器还十分稀缺,除了进口国外的电器,青岛海尔、北京雪花、新乡新飞等质量不亚于进口产品的国产电冰箱的零部件和机械控制自动化生产线都是由中机公司从欧洲引进的技术。新中国外贸史上的许多个“第一”都是由他们创造的:为国家进口了第一条集装箱生产线、第一列铁路车辆、第一部电子回旋加速器……

随着时代变迁,中国的外贸企业早已从当时国外先进技术、产品的“搬运工”发展成为和外方平等对话合作的合作伙伴,既“请进来”也“走出去”,有技术引进也有合作输出,同时搭建互利共赢的桥梁。

首届进博会为中国外贸企业的业务人员提供了更多与外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在首届进博会上,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与西门子股份公司发电与天然气集团签署了孟加拉国阿苏甘杰东400MW联合循环燃机电站项目主机采购合同,采购的燃气轮机、蒸汽轮机和发电机是世界上技术高度领先的能源发电设备,还与以色列VIDISCO LTD签署了安检设备采购协议等一系列采购和合作协议。在第二届进博会上,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充分发挥自身国际化业务传统优势,以实际行动践行“进博会让更多国家搭乘中国经济发展快车”的宗旨,与更多的外商进行友好洽谈及业务对接。

优质外国企业竞相进入中国

来自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的消息显示,第二届进博会共有181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800多家企业参加企业展,数量均超过首届。首发的新产品、新技术也超过首届。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西门子是最早确认参展的跨国企业之一,今年继续积极参展。”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林泽波接受采访时表示,效率最高、动力最强劲的SGT5—8000H燃机技术,基于云的开放式物联网操作系统……西门子在首届进博会展台上展出了诸多亮点产品和技术。在第二届进博会上在数字化企业、可持续能源、智能基础设施和数字化医疗等领域继续呈现其最前沿的创新产品、技术、解决方案和应用实例,并与青岛、大连等地的合作伙伴展开进一步的探讨。

林泽波表示,中国是西门子的第二大海外市场。凭借遍布全球的业务网络以及创新科技,西门子未来将继续以本土化的方式参与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之中。

第二届进博会期间,赛诺菲、辉瑞、强生、阿斯利康等在首届进博会闪亮登场的全球顶尖医疗企业继续携尖端医疗药物、器械和技术亮相,希望进一步扎根在这里,服务“健康中国”。

在首届进博会期间,瑞典医科达展台接待了数十位中国各级医院院长、业内专家以及上万人次医疗行业专业观众,多种精准放疗产品引起了广泛关注。医科达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龚安明表示,首届进博会让医科达在品牌知名度、经营业绩等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这让医科达坚定了立足本土化、深耕中国、助力中国健康事业发展的决心。

日本理光集团在第二届进博会的展台比去年扩大4倍,展示了医疗领域中领先的医疗和养老解决方案。利用生物3D打印技术,理光已经可以实现将DNA的分子数控制在一个以内,可以提供指定个数的DNA标准物质来为新药开发等生物医药领域做贡献。

中国的老百姓对日本东芝的印象长久停留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进口彩电、冰箱、洗衣机这“三大件”上。如今在家用电器领域,中国品牌早就驰名海外,那东芝这样的“资深”品牌去哪儿了?通过进博会,人们看到东芝的产品方向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已从过去为中国老百姓所熟识的家电产品类转型至基础设施、能源领域。

东芝公司代表执行役社长兼首席运营官纲川智表示,在第二届进博会上,东芝带来氢电池、采用新材料制作的锂电池以及可用于半导体生产的超导磁铁等展品,“氢电池不光可以应用于汽车产业,整个能源体系都可以使用。”通过首届进博会等对外开放平台,东芝等日本老牌企业了解到中国长三角地区正在加大加氢站建设力度,在这一领域已积累优势的东芝希望未来能加入长三角地区的加氢站基础设施建设。纲川智特别提到:“我看到了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日新月异,包括整个中国有着很大的开放潜力,这对东芝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旭硝子(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上田敏裕表示,2018年他们在首届进口博览会现场得到非常热烈的反响,两天时间就与上百名有合作潜力的客户建立了联系。他们展出的一款透光率最高的用于太阳能光热发电的超白浮法玻璃,是他们在大连的合资公司的王牌产品,受到了很多客商的关注,第二届进博会他们继续参展,并扩大了展区规模。

首届进博会溢出效应体现明显,来自德国的福维克集团,其旗下一家子公司的智能机器人在首届进博会上“试水”,没想到效果超乎意料地好。第二届进博会上,福维克携旗下已进入中国市场的全部品牌集中亮相。“中国市场拥有无限大的潜能,这是我们以及其他跨国企业的共识。”福维克中国区总经理查生表示,首届进博会不仅让中国的巨大市场打开了一扇窗,更展示了中国政府支持优质外国企业走进国内的诚意,也让他们决定向中国市场倾注更多关注和资源。

猜你喜欢
东芝博会进口
2022年上半年菲律宾大米进口增加近30%
孟加拉允许贸易商进口70万吨大米
聚焦“丝博会”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进口食品
阅读之美 摄于第29届书博会
东芝Q300系列固态硬盘
《日本经济新闻》
2016CFB餐博会精彩瞬间
东芝Q Pro 256GB